本刊评论员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指出:“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曙光就在前头。”三年抗疫实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年抗疫实践,基础教育领域攻坚克难,停课不停学,同样经受住了考验,有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
第一,要让伟大抗疫精神成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活教材”。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支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三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每所学校都是疫情防控的一个分战场,每位校长和师生都是一个战斗单元,担义务,负责任,敢于斗争,科学抗疫,坚忍不拔,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伟大抗疫精神及其实践是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而宝贵的课程资源。
第二,扩大战果,整合开发疫情防控主题课程,把抗疫经验转变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三年抗疫实践,广大师生在历练中成长,在奋斗中积累经验。要引导师生认真总结梳理,并进行有效传播,着眼未来,造福后人。首先,要牢固树立健康发展理念。学校要建立师生身心健康跟踪和指导制度,教育学生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有律,积极锻炼身体,守护自身健康,珍视生命价值。其次,要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创设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鼓励学生当好“小先生”,传播科学精神、抗疫精神和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带动乡村社区讲卫生、讲科学。最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遵守社交文明规范。引导学生提升安全意识,关注生物安全;倡导社交文明,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极做好预防与应急准备,不信邪、不退缩,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第三,勇开新局,促进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应用。一方面,应当继续将线上教学技术优势嫁接进线下课堂。三年抗疫实践,师生掌握了较为熟练的网络教学技术,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整合开发了覆盖各地、服务全程、可供选择的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应当有效利用这些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其直观性、高效率等优势。另一方面,应当继续重视家校合作共育作用的发挥。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家校共育地位上移,中小学校要延续成熟细致的家校联系方式方法,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掌握更多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技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需要广大青少年奋发进取,不怕困难,勇毅前行。中小学校要激励青少年从三年抗疫实践中汲取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秉持新理念,奋进新征程,担当新责任,开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