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探析

2023-09-11 08:14李华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建筑工程

李华猛

河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北 沧州 062450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新时代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数量,与以往相比较都有明显扩大的态势。在推动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及施工单位利益维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施工建设阶段,如果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则难以保证所提供的建筑物质量符合要求,在增加企业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深入到实际当中可以发现,虽然建筑单位重视安全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其中依旧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法律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不足、工程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安全检查不到位、不够关注材料设备质量等。因此,在“安全第一”理念的指引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则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工种复杂、露天作业较多、危险系数较高的鲜明特征。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建筑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大[1]。因此,在对其进行建设施工时,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基本宗旨,确保施工各个环节处于安全衔接的状态,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实效性。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及时有效地排查,优化施工管理过程,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1.2 减少现场安全事故发生

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通过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对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说明和有效规范。围绕现场施工人员,做好与之相承接的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控制在最小范畴之内。近年来,通过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对其进行有效避免。但是,探究其中主要成因则是,部分人员没有重视安全管理。虽然已经设置了监督管理部门,但是尚未充分发挥这一部门的真正效用,处于形式化的状态。因此,则需要将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到实际当中,监督管理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对施工技术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增强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的新时代环境之下,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朝着快速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涌入,这也意味着建筑工程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面临的竞争较为激烈。在市场争夺战中,对于企业而言,若想处于优势地位,则需要重视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把控,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以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也就是说,对于尚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而言,可以得到社会和建设单位的认可[2]。因此,施工单位则需要通过各种资源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

2.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首要步骤,可以为这一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从国家法律宏观调控视角下,指导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安全管理贯彻落实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

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结合建筑工程企业的特点,对当前存有的问题进行透彻详尽的分析。以此为切入点,确保所制定的国家政策具有纲领性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各个地区来说,要深入到实际当中,做好市场调研和经济情况分析工作,对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和健全,以便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依据。此外,建筑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其内部构建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便对相关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切实有效的约束,这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注重人员安全教育

深入到我国实际当中,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在对其进行施工建设时,安全第一是总体目标。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围绕建筑工程,对其进行施工之前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及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此时此刻,则需要领导和管理者予以重视,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环节中,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在地区及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现场施工的现状进行透彻详尽地分析,及时有效预测安全隐患因素。对于施工中所面临的不安全行为,要进行重点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认识水平,以便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系统有效的转变,确保所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处于有效承接的状态。

此外,要加强对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在上岗之前,需要确保每名专业人员拥有相应的资质,接受专业教育培训。特别是在安全防范方面,更是要落实这一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以便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奠定基础。

2.3 提高安全管理重视程度

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在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时,相关人员要提高安全管理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建设单位而言,更是要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环节中,落实“安全第一”的管理精神[3]。与此同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建设工期,并严格贯彻执行。

一方面,建设单位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对安全管理予以重视,并上升到发展战略层面。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精准定位安全施工管理目标,将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这对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增强,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建设单位还可以通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调动三者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以安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驻场,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对各方在安全管理方面遇到的冲突进行统一协调处理。另一方面,以建筑工程项目为主要对象,在对其工期计划要求时,可以通过参考工期定额的方式,对工期进行科学化把握,增强建筑工程工期计划制定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要监督管理施工工期。在维护好各方切身利益的情况之下,避免压缩工期现象的出现。例如,可以增设监督部门、投诉部门等,对于其中一方所提出的压缩工期投诉进行有效接收。在接收投诉之后,则需要开展与之相承接的调查工作进行核实,积极处理问题,推动建筑工程项目活动的顺利推进,对相关责任人要进行追究问责。此外,项目计划与工程进度要处于合理搭配的状态,提高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达成既定工期目标的同时,也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充分了解项目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工期计划,对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化制定。

2.4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完善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清晰明确的安全责任,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围绕安全管理,建立与之相承接的管理机制,需要将“安全第一”的建设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当中,使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力度及管理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

第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此,对于相关单位而言,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要与行业规范处于有效承接的状态,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安全管理目标,并对安全管理细则进行明确说明。安全管理范畴在囊括建筑工程整体系统的基础上,还需要覆盖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做好子项目、具体建设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施工类型和建筑具象的区别,建立健全相应的科学调整机制,增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含量,实现安全管理制度的转型升级,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开展奠定基础。第二,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增强安全责任意识。以建筑工程为主要对象,在对其进行筹建、规划、施工等环节时,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促使建筑工程施工流程朝着规范化、明确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筑工地控制工作当中,要定期考核负责安全管理的作业人员,确保所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细化安全管理责任。第三,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透明化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责任之间的有效衔接,增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含量。

2.5 改善现场施工环境

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现场施工环境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施工环境安全指数的提升,可以确保现场作业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安全管理实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改善现场施工环境,建设单位要加强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对施工过程中的空间进行优化和调整。特别是对于与施工环境安全性有关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资源,更是要进行及时有效地高效整合,适当性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更多的先进安全管理设备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当中,形成完善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设施体系,将其中的不稳定因素、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消除。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环节中,对于其中潜藏的危险源要进行常态化管控。以类型、安全风险指数等为依据,分级设定建筑工程危险源,安排专门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细化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重大危险源,要对其进行全天候的实时化动态监控。如果出现风险不可控的情况,要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及时排查处理危险因素。对于不稳定因素较多、安全事故频发、涉及面较大的危险源来说,则需要从安全管理方面入手,对其力度及各项资源投入进行有效加大,重点巡查此类危险源,将施工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控制在最小范畴之内。

2.6 科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以建筑工程为主要对象,在对其进行安全管理时,所囊括的内容较多,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工作、安全事故发生后紧急处理工作、突发事故事先干预机制、安全问题应急预案。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为了更好地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果,使得事故干预机制的有效性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组建事故应急专项工作小组。需要说明的是,小组内的成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有所熟悉,由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多个类别的人员进行共同组成。不同类型的小组成员,要加强对其安全教育,增强小组成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明确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其贯彻落实到实际当中。高效整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资源,将安全事故发生后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负面情况控制在最小范畴之内。与此同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要以建筑施工类型为主要参考依据,对以往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高效整合,分析其中的事故成因,归纳总结经验,强化安全事故处理方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逐步扩大事故应急预案的覆盖面积,增强实践过程的灵活性含量。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工作小组可将事故的基本情况及时有效上报给相关领导。根据预案的具体内容,围绕事故原事故类型,以此为依据,开展与之相承接的排查处理工作,并由专门人员进行设备抢修,对安全事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控制。

2.7 定期保养施工机械设备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没有足够重视现场设备的安全管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场设备的管理摆放处于较为随意的状态,不利于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阻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因此面对此种情况,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对其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

第一,以机械设备为主要对象,所摆放的位置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相关要求为依据,做好摆放管理工作,及时排查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第二,清理现场垃圾,确保施工现场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例如,相关人员要以施工情况为主要切入点,科学安排运输垃圾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中的各种垃圾。与此同时,对于运输车的管理要予以重视,确保其处于安全运输的状态,避免垃圾掉落情况的出现。第三,结合具体设备对其进行管理,明确重点管理设备和常用施工工具,有效控制危险源,强化管理效果。第四,对于各种设备而言,要进行备案处理。操作人员要符合资质要求,做到持证上岗。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有效保养,安装完成之后要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其中,检测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在节后复工、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时,需要以机械设备为主要对象进行专项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论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提高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减少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领域内,安全管理依旧面临一些问题,如法律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不足、管理意识薄弱、安全检查不到位、不够关注材料设备质量等。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予以正视,结合工程现状,借助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注重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改善现场施工环境、科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保养施工机械设备等策略的实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效果,增强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含量,推动其朝着安全文明、可持续化的方向推进。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