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角下华阴老腔的合唱化研究

2023-09-10 15:19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华阴老腔段落

张 浩

(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文化底蕴深厚,艺术发展源远流长,尤其是戏曲在各个地方的孕育和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剧种和形式。陕西戏曲艺术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秦腔的声腔为众人所知,它表演洒脱、声腔豪放,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华阴老腔是一种以秦声声腔为基础,融合关中皮影、民间音乐、诗歌、美术、技艺为一体的皮影曲艺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虽然它与“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等同属于西北地区皮影戏所唱的唱腔,但与这些姊妹艺术的音乐有着很大的区别,其音调之特异、风格之别致,以鲜明的个性独立于戏曲之林。它的唱腔粗犷豪放,慷慨激昂,多以方言字音为材料,唱中含吟,吟中有白,二者穿梭交替,“厚重质直,其风也古”[1]28。其唱法有合有应,伴唱轮、齐相托,此起彼伏,犹如波涛汹涌,令人振奋。

华阴老腔演出形式、演唱剧目经过不断地改进和调整,逐渐在电影、电视中焕发光彩,比如电影《活着》、话剧《白鹿原》。正因为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在2006 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谭维维演唱的《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一声喊》,使得华阴老腔与摇滚乐相结合,让传统的演绎又多了一些现代色彩,许多年轻人也知道了老腔,并被它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

老腔火了,吸引了大量当地人和一些大学生学习老腔和乐器,老腔保护工作中心还举办了老腔培训课程和老腔进校园的活动。最著名团队的要数喜民老腔班社,他们现在作为地方文化代表经常在全国各地表演,登上了央视的春晚,参加全国许多电视台的晚会和综艺演出,极大增强了老腔的影响力。

但是,在老腔表面繁荣的背后,仍有许多困难。例如,老腔艺术家王振中和张喜民目前都已高龄,年轻人学老腔者虽然不少,但他们在短时间内只能学一两首经典段落,学好老腔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部分人抱着猎奇的心态,学习的长久性很难保证。另外,剧目的匮乏,平台的缺少等都是影响这门艺术发展的因素。虽然华阴老腔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面临资金不足,传承艺术家年龄增长,学员学习缺乏持久性等问题,对于华阴老腔,我们仍然需要认真思考未来。

一、合唱的特点及功能

合唱是一种集体多声部的声乐表演艺术,集语言(歌词)、音乐(旋律与和声)、演唱(发声表演)为一体,具有音色丰富、音域宽广、力度对比强烈、和声变化多样、气息循环悠长、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强等特点。它要求歌唱群体高度的统一与协调,在训练音乐听觉的同时,还可以使人在合唱中获得美感、成就感、愉悦感。合唱还具有参与人多,覆盖面广,专业性和大众性等特点,例如群众合唱团队发展迅速,人数众多;高校合唱团朝气蓬勃,引领合唱方向;中小学合唱团基数庞大,是合唱健康发展的保证。有了众多的参与人,这些团队演唱的合唱作品就会影响广泛,深入人心,产生良好的音乐传播效果。

合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有100 年左右的历史,跟19 世纪末西方基督教运动在中国的流传和20 世纪初随着“新学”兴起而形成的“乐歌”运动有着密切关系。之后,它在中国蓬勃发展,有初期李叔同创作的《春游》和赵元任创作的《海韵》等经过时代考验的优秀作品。20 世纪30 年代后随着上海国立音专的建立,以及黄自、马思聪、周淑安、吴伯超、聂耳、冼星海等新一代音乐家的出现,抗日救亡群众歌咏活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合唱基本沿着专业音乐教育和群众歌咏活动同时并进,此时的合唱作品有黄自的《抗敌歌》《旗正飘飘》、贺绿汀的《垦春泥》《游击队之歌》、冼星海的《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等。20 世纪40年代有马思聪创作的《民主大合唱》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合唱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反映人民现实生活题材,接近群众歌曲风格的合唱作品,例如刘炽《祖国颂》、施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陆在易《雨后彩虹》、王世光《长江之歌》等;第二种是以民族音调为基础或素材,反映人民生活和风俗题材的合唱作品,例如麦丁《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罗忠镕《阿细跳月》、瞿希贤《牧歌》《乌苏里江》、王震亚《阳关三叠》;第三种是大型合唱套曲体裁,例如瞿希贤《红军根据地大合唱》,晨耕、生茂、唐诃、李遇秋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郑律成的合唱套曲《长征路上》、田丰《云南风情》等。

进入21 世纪,合唱艺术的形式、声音、表现趋向多元化。作曲家立足地方,植根民族,创作了许多精彩的作品,尤其是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例如刘晓耕创作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合唱作品,例如《水母鸡》《崴萨罗》等,这些合唱作品展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是民族音乐语言的浓缩和提炼,全国各地的合唱团竞相演唱,在国内外合唱赛事中频频获奖。这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和发扬起到了莫大的帮助,对树立我国民族文化自信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华阴老腔作为陕西关中地区极具特色的一种唱腔类型,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唱的形式同样能让更多的人们接触它、感受它、喜欢它。以往的喜民班社、摇滚与老腔的结合,电影电视的展现等等,让人们看到了老腔的形式,听到了老腔的音腔,感受到了老腔的魅力,但是缺少参与感。许多从事演唱的音乐人,也只能进行欣赏,因为嗓音、音域、节奏、伴奏等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如果进行多声部编创,形成合唱形式,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参与感,从而让老腔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有了更近的距离。合唱与华阴老腔的结合定能产生强烈的反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会产生积极影响,这与合唱本身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合唱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群体性

合唱是集体性多声部声乐表演艺术,非常大的特点就是群体性,这是艺术门类中少有的一种形式。小型合唱一般在16~24 人左右;中型合唱一般在28~36 人左右;大型合唱一般在40~80 人左右;还有在节庆演出、大型晚会中上百人的超大团队。众多的人数为合唱丰富的表现提供了支撑,演唱过程中,人与人的群感性非常强,共同演唱一首作品,情感的一致性让彼此形成了非常好的默契感,有时,不一样的声部交织让音乐此起彼伏,波澜壮阔,产生了声乐交响之效果。

(二)大众性

如果说群体性是合唱在人数上的一个特点,那么大众性就是合唱在范围上的一种界定。合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艺术形式,有嗓音、有一定的音准就可以在一起训练,门槛相对较低,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一个城市中,合唱团应该是最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形式了,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既有群众团队,也有专业团队,参与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覆盖面非常广。

(三)传播性

群体性决定了合唱艺术具有非常好的音乐传播功能,其中的参与者都能切身感受到作品的音响以及带来的美感,对于华阴老腔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参与度和传播性上,是非常有帮助的。大众性为合唱在音乐传播上又增添了极大的动力,专业或者非专业都有参与,所以,在专业院校和社会中,合唱艺术之花处处开放,竞相争艳。

合唱展演和赛事,对于合唱艺术的传播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合唱作品。假如一支团队有50 人,共有20 支团队参加某项活动,那么就有1 000 人进行交流和学习,如此多的人数对合唱作品或是合唱音响的传播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华阴老腔合唱改编的探索

让老腔艺术产生重大变革和影响的是1993 年张艺谋拍摄的影片《活着》以及1995 年电影《桃花满天红》中老腔的呈现。之后在濮存昕导演的话剧《白鹿原》中也有了精彩的展现。其中的许多曲目和段落成为华阴老腔如今的常演曲目,比如《关中古歌》《人面桃花相映红》《将令一声震山川》《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

针对这些老腔乐曲进行的合唱化研究,笔者在翻阅了许多文献中未能发现相关资料。与合唱艺术结合是丰富传统非遗音乐内容和形式的有效方式之一,并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根据《关中古歌》和其他一些关中音乐素材进行改编创作了混声四部合唱《关中新歌》,根据老腔和碗碗腔音乐改编创作了混声四部合唱《人面桃花相映红》。

下面根据这两首作品来分析华阴老腔合唱改编的创作路径。

(一)旋律

1.确定调式

老腔音乐以七声徵调式为主,也有个别板式的唱腔表现出宫调式。[1]29《关中古歌》是一首徵调式的作品,全曲高亢豪迈,音域跨度较大,需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才能胜任。

双泉村张家班演唱的《关中古歌》有多个版本,定调为C 徵调式和B 徵调式。各版本的最高音基本都达到了小字三组的c 左右,演唱有很大难度。这些版本没有转调,直至结尾。其中有一些旋律会有不同,有即兴成分,但音高总是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中央电视台三套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栏目中《关中古歌》的音域(见图1)。

图1

图中可看出,此首作品音域达到两个八度,高音达到小字三组f,这对于演唱者是一个很大挑战。

辽宁电视台《中国好家庭》栏目中《关中古歌》的音域。此版本的音域依然是两个八度,高音达到小字三组e(见图2)。

图2

合唱拥有非常宽广的音域,一部混声合唱包括SATB 四个声部,每个声部都有自己适合表现的范围,总体的音域大致(见图3)。

图3

若改编为合唱版本,需要考虑音域和音高问题,尽可能保证原作的特色之外,让合唱中的各个声部都可以得到最好展现。即使是合唱这样宽广的音域,也无法达到老腔高音的位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适度改编,其中就包括确定调式调性。

由老腔的旋律音以及高低音位置进行分析得出,最低音比较合适的位置(见图4)。

图4

最高音比较合适的位置(见图5)。

图5

考虑到全曲的音域为两个八度,所以定为D 徵调式较为合适。最低音至小字组g,最高音至小字二组g(见图6)。

图6

笔者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关中新歌》在曲式结构上为回旋曲式,以D 徵调式为主,最后的再现段落进行转调,在F 徵七声燕乐调式上进行呈现,最高音与前段一致,都为小字二组g,并直至结尾。音乐进行过程中,每个段落产生调式变化,色彩对比明显。

2.特征音型——“拉坡”

唱腔是老腔音乐的特色所在,老腔音乐中有“慢板”“哭板”“流水”“花战”“飞板”“拉坡”“走场子”“滚板”等版式。[2]144在这些唱腔中,“拉坡”是老腔音乐中独有的,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板式,不能成为单独的乐段,甚至连唱词都没有,往往是接在“流水”“飞板”等其他板式之后,接唱前面独立板式唱段最后两句的最后一字,全体演奏、演唱人员一起合唱“哎”或者“嗨”这样的虚词。在齐唱中,又分为前起和后接两个声组,此起彼伏,交替接应。中间既有合唱,也会有某几种乐器的短小炫技部分,场面热烈,既是全曲的高潮,也是结尾。

节奏和旋律具有一定特点,长短不一并且有统一性,它往往反复出现,贯穿全曲,具有统一乐曲格调的作用,能表达出某种情绪或意境的音乐形象被称作特征音型。老腔里面的拉坡,可以看作是特征性的音型,这些音型表现出了特定的情绪(见图7)。

图7

上面的这条旋律与谱例4 都是很有特色的音型,多次在华阴老腔《关中古歌》中出现,它与前面的领唱相呼应,一领众和,具有强烈的“拉坡”之感。

3.旋律和调式的发展变化

音乐主题是乐曲发展变化的基础,它是音乐作品的核心。要完美的表现音乐,只有主题是不够的,必须从主题旋律出发,符合逻辑地、辩证地运用发展手法,并在发展中不断渗入新的节奏和音调,对音乐内容进行适当的扩展,从而完整地揭示内容、完美地塑造形象。

(1)紧缩发展(见图8)

图8

将《关中古歌》原有音乐中的乐思“飞到”,通过音值的逐渐缩短,力度逐渐增强,使音乐的气氛变得热烈。

(2)旋律扩展(见图9)

图9

通过调式变化、节奏变化、音区转移等手段,将旋律进行扩展,使得音乐情绪进一步递进发展。

(3)变化再现(见图10)

图10

音乐再现时,由主题段落的D 徵调式转到F 徵调式,增加了《关中新歌》音乐的对比性和色彩性。

4.多种音乐素材的巧妙结合

在原有的快板段落中,合理加入其他音乐素材,形成段落之间的对比,让乐曲内部更加富有表现力。

此段落是根据碗碗腔的唱段改编而来,行版柔美的情绪和主题段落欢快热烈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图11)。

图11

此段落是关中地区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相对前面的段落,它显得比较通俗,增加了和听众之间的亲近感(见图12)。

图12

(二)节奏节拍

音乐的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在它的作用下,调式音列中的音才能井然有序的运动,才能有横向的旋律和纵向和声的产生。节拍是节奏的一种表达方式和时间单位,是在音乐进行中强弱序列的组合。节拍制约着节奏的进行,他们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519

1.特色节奏型(见图13)

图13

这是在华阴老腔《人面桃花相映红》唱段中提炼出来的主题乐句片段,附点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得音乐具有浓厚的关中特色,豪迈奔放。

2.紧打慢唱(见图14)

图14

此段落采用紧打慢唱的创作手法,伴奏声部热烈而又欢快,旋律声部节奏稍悠长,情绪豪迈。

3.艺术加工(见图15)

图15

将老腔《关中古歌》中的音乐素材进行发展变化,对节奏、节拍进行艺术加工,增加音乐的动力。

(三)和声

合唱是一种集体多声部声乐表演艺术。多声部顾名思义就是有多个旋律线条同时进行,有可能是同节奏织体形成和声,也有可能是不同旋律同时进行形成复调,抑或两种形式交替进行。

合唱在编写过程中,和声的设计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老腔这样极具地方色彩的戏曲音乐来讲,如何编配和声,让多声部的色彩更加原汁原味,这需要对旋律的特点以及老腔的音响有充分的把握。

1.代替音和弦

“代替音和弦”是指在“三度结构的和弦”中用二音或四音代替三音所形成的“非三度结构的和弦”[4]40(见图16)。

图16

上例是《关中新歌》中快板的钢琴伴奏片段,其中右手使用了大量的代替音和弦,主要以使用二音代替三音为主,这样产生了二度、四度、五度同时发声的音响,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旋律中的关中老腔风味有了完美统一。

2.二度叠置和弦

“二度叠置和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度音程叠置构成的和弦。在形态上类似于音块或音束。在五声性调式中,大二度作为基本音程经常出现,大二度音程的叠置所产生的碰撞,在民族音乐中凸显一种独特的色彩,这样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音乐节奏的律动,给人一种奇特的听觉效果(见图17)。

图17

此例最后两小节,在音程上形成了二度叠置的音响效果,二度音程本来有强烈不协和之感,但在民族和声中,二度音响又是谐和并具有色彩性的。此处的音响意境悠远,余韵悠长。

3.变和弦

变和弦是指包含变化音级的和弦。比如在A羽调式中,和弦音为bB/D/G 的和弦称之为降三音的七级和弦的第一转位(见图18)。

图18

《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抒情段落以D 商调式为主,有时也会进行离调。上例在第一小节出现了变和弦,增加了作品的和声色彩和韵味。低音的良好进行使得音乐流动性很强,之后转入A 羽调式。

4.气氛描写(见图19)

图19

上例的和声主要是二度的碰撞,但此处主要以乐句为出发,强调由少到多,由弱到强,节奏逐渐密集产生更加热烈的音乐气氛,和声的作用退居次位。

(四)曲式结构

音乐作品合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便称为曲式。曲式由每首作品的内容所决定,并努力与内容取得统一。曲式结构大概有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等。曲式结构越复杂,篇幅就越长,情绪对比就越强烈;反之,作品就相对简单,情绪较为统一。

老腔音乐的结构比较单一,一部曲式居多,通过间奏和重复等手段扩充音乐的篇幅,情绪普遍比较热烈,速度较快。改编为合唱作品,曲式结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加入抒情段落的碗碗腔,使其成为三段曲式结构,或者回旋曲式等,让音乐充满更多的变化和起伏。

改编合唱《关中新歌》曲式结构(见图20)

图20

改编合唱《人面桃花相映红》曲式结构(见图21)

图21

通过图示得知,改编后的音乐在速度、调式、音区等方面产生了对比,情绪变化多样,色彩丰富,动静结合、快慢交替,有较强的动力感,很好地表达了音乐情感。

(五)语言

陕西关中平原,又称为渭河平原,这片肥沃的土地赋予了关中人民耿直、实诚、豪爽的性格。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用关中方言来交流、沟通,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语言体现了关中人的思想性格、生活情趣和价值取向,包含着关中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民间智慧。

关中方言生动形象,在电影、电视剧、话剧、歌曲中使用频繁,能够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趣味性、或纪实性、或乡土味等,给人接地气之感。

1.唱词中的地域性

将唱词中个别字和词用方言表现,能够使得音乐更具有地方色彩,更能够引起听众共鸣(见图22)。

图22

此乐句中“山”字,根据方言的需要,唱为“san”,地方风味浓郁(见图23)。

图23

此乐句中“是”和“下”字,根据方言的需要,唱为“si”和“ha”;以及陕西关中方言中具有特点的一个字“嫑”,读音为“bao”。这些唱词增添了音乐中地方特色的味道,有诙谐幽默之感。

2.生活化的念白

为了强化作品中的关中特色,设计念白段落。它不受唱词的限制,在念白过程中,语调可以更加细腻,所以更能够接地气(见图24)。

图24

此段落通过关中方言有节奏的念出,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充分地表现了关中地区人们豪放、洒脱的气质,以及对待生活豁达、乐观的情绪(见图25)。

图25

这是音乐结束部分,最后“嘹咋咧”是点睛之笔,将陕西人最为熟悉的口头语作为念白,使得音乐充满了关中韵味。

3.戏曲念白的运用

念白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以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在戏曲中常与唱腔部分互相衔接、陪衬、对比,形成戏曲中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体现人物思想的一种手法(见图26)。

图26

此段戏曲念白,是在间奏快速的伴奏音响中有节奏地用关中方言慢速念出。紧打慢念的戏曲元素使音乐增添了色彩,产生了推动性。关中方言增强了作品地方特征,又使音乐得到良好的过渡,进入带有碗碗腔风格的抒情段落。

三、华阴老腔传承发展的新路径之合唱编创

在世界音乐艺术之林中,合唱以其独特的参与性和广泛的传播性屹立其中,展现出极佳的多声部音乐性,又对参与者有包容性和亲和性的特质。正是这种便于参与、便于传播的广泛性特质,使这种音乐形式能够很好地弥合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困难、参与度低的现状。如果能使合唱这一音乐表现形式很好地与民族民间音乐联系起来,就能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使民族民间音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

将地方戏曲音乐改编为合唱的过程,就是对民间音乐作品选拔、提炼,进行规范化、文本化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音乐改编为合唱也正是如此。这不仅可以丰富民间戏曲音乐的形式,将它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促进了地方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播,将群众的力量纳入文化建设,集结力量,共同唱响民间音乐的魅力和风采。合唱与华阴老腔等非遗音乐的结合是一种创新,表现在:

(一)表演形式多元化

1.多声部表现的独特性

老腔音乐热烈奔放,气势如虹。演唱中,一领众和,高亢洪亮,时而齐声高喊,时而放声大笑。但终归只可欣赏聆听,不能轻易模仿演唱,只因音域过高,用嗓强烈。改编为合唱之后,不同的声部演唱不同的音区,并且将旋律和节奏适度整理,演唱的难度有所降低,更多的演唱者参与到老腔的演绎中,从而切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音响冲击。

2.原生态表现与合唱化相结合

经过改良后的老腔,现如今在舞台上大约有11左右人进行表演,每人手持一种乐器,边奏边唱,其中特有的表现形式“拉坡”,即一领众和的演唱,将音乐的气氛推向高潮。还有大段关中方言的说唱,将地域风格精彩进行展现。这些原汁原味的表现形式,在进行合唱改编时要合理的设计,同时在音乐的层次、对比、发展上,展现出合唱艺术所特有的表现形式。

(二)演唱内容丰富性

1.不同音乐元素与老腔的结合

老腔音乐热烈奔放,与委婉、绵长的碗碗腔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加了音乐的动力性。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关中歌曲“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朗朗上口,幽默诙谐,增强了音乐的通俗性,与其他段落此起彼伏,各抒其情,交相辉映,变化并统一。

2.华阴老腔多声部的呈现

老腔新唱最大的特点是多声部思维的运用。以往老腔更多是单线条进行,演唱中以独唱为主,其中还加入“一领众和”的形式,个别段落和乐句以齐唱进行展现。乐器中的月琴由2 人齐奏呈现,其中一人担任主唱。板胡由6 人齐奏呈现,月琴和板胡时而共同齐奏,时而填充板胡音乐。总之,音乐基本为单声部旋律,没有和声与复调。

合唱版是基于混声四部织体进行创编的,不同音区、不同声部构成了具有强烈色彩感的和声与复调,其中运用了具有民族风格特征的“替代音”“二度叠置”“变和弦”等和声。和声中的明和暗、谐和与不协和、舒缓与紧张等色彩与老腔本来的情绪表达相得益彰,这是老腔呈现的新方式。

(三)参与性广泛

合唱是一种群体性歌唱艺术,参与人员多,表现力丰富。老腔音乐原本是在皮影戏中,幕后进行演奏演唱的一种戏曲音乐,大约有5 人,他们的职务分别是:说戏、签手、后槽、板胡、坐挡。后经改革,由幕后走到了台前,大约11 人进行表演。

改编为合唱之后,参与演唱的人数有了大幅度增加,合唱团大约有50 人演唱,极大地增加了老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人数,更多的人有了感受老腔和演唱老腔的机会。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合唱展演线上播出也变得正常,观看人数也更多。在这些活动中和老腔改编的作品进行训练期间,更多人们可从各个方面了解老腔的知识,从而推动老腔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需要多单位、多部门以及众多喜爱这门艺术的人产生合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并且需要持久性,才能使得这门艺术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对其进行合唱编创固然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四)原生态与合唱音响的矛盾

华阴老腔豪放、粗犷的嗓音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许多人喜爱它,这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这种声音表现出来的情感最为热烈、质朴,原生态味道浓郁。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合唱编创作品,则不能完全使用这样的声响,因为合唱讲究谐和、均衡,团员之间产生共情,一起表现作品,过于独特的声音则会破坏合唱的美感。笔者在创作作品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合唱用声上,变得更为开放。尤其是个别“音”或“字”,强调了嗓音的原生态之感,以及加入关中方言念白,进一步强化地方色彩。

(五)合唱编创中“度”的把握

除了嗓音有特点之外,华阴老腔还有诸多地方之味,不再赘述。如何在艺术加工的同时,既能体现出合唱之美,同时还可以保持更多地方特色,这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样浓郁的音响,在编创时很容易出现过于艺术化;或者在原有的色彩中找不到出口,过于趋同。所以需要把握好“度”,才是对华阴老腔最好的艺术表达。可以肯定的是,合唱艺术不能完全体现华阴老腔的特点,但是,它绝对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的变化发展,是其艺术形式和音响色彩化的有效探索。

四、结语

华阴老腔作为秦东地区的一个戏曲剧种,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假如能够将老腔以及秦东碗碗腔等戏曲音乐元素进行提炼,以合唱的形式进行演绎,也是对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发展的一种很好的尝试。就像谭维维所演唱的与华阴老腔进行结合的通俗声乐作品一样,不断创新,才可以得到更多大众的关注和参与。

如何在创新华阴老腔以及碗碗腔这些传统戏曲音乐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保持他们的原汁原味,需要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要汲取更多地方音乐元素的精华,收集并提炼他们,通过二度创作,做到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现代性与原生态相融合,表演者与观看者互相体验,这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和碗碗腔传承和发展的路径之一。

创新发展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出谋划策,提供新颖的路径和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繁荣不断被现代流行文化所侵蚀的传统艺术。本文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与合唱艺术在结合中的一些问题,希望通过相互的结合,找出艺术表达的不同方式,能够使华阴老腔和碗碗腔等艺术有更多的路径表达,期望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发挥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华阴老腔段落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浅析华阴老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老腔唱新歌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