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峰
9月A股將处于政策密集落地的窗口期,投资者对国内政策和经济增长的信心将迎来改善。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总体基调偏积极,并首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奠定本轮A股“政策底”。政治局会议后A股阶段性反弹,而后由于7月进出口、社融、经济数据疲弱,及某大型地产民企现金流风险等事件冲击风险偏好,A股再次筑底。
“政策底”确认后市场往往出现反弹,但市场底部的构筑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对经济基本面预期的好转和对资本市场信心的恢复才是市场走出底部的主要驱动力。历次维稳政策密集出台后,A股市场反弹持续6个交易日至29个交易日,反弹幅度在4%至19%区间。
复盘自2008年以来A股市场5次典型的“政策底”:2008年9月、2012年6月、2015年7月、2018年10月和2022年3月。“政策底”的确认通常伴随着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密集出台。
当前高频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动能仍有些偏弱,核心拖累在于地产。8月制造业PMI为49.7%,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但仍位于收缩区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指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仍达59%以上,需求不足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制约依然存在。从7月经济数据来看,当前国内总需求不足的核心拖累项仍在于地产。2023年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6.5%,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1.5%,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8.5%;从高频数据来看,7月以来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出现进一步下滑,反映居民对楼市的信心偏弱。
近期资本市场和房地产领域政策密集落地:一是资本市场四大利好政策明显提振市场信心,并有望改善中长期股票市场微观流动性;二是地产需求端政策加码宽松,存量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调、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等,将进一步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有助楼市企稳修复。
具体来看,资本市场“政策组合拳”有望促进资本市场活跃。8月27日,资本市场多项政策利好同时落地,包括印花税减半、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规范减持、减缓IPO。其中减持新规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根据统计,截至8月25日,A股5048家上市公司中,不可减持的公司有2314家,数量占比45.8%,市值占比38.6%。若剔除上市不满3年的公司,不可减持的公司仍有1708家,数量占比33.8%,市值占比33.4%。本次最严“减持新规”将明显缓解未来A股解禁减持的资金流出压力,改善股票市场流动性,同时近期上市公司回购、公募基金密集自购等也有助于中长期向A股注入增量资金。
再有房地产需求端政策加力,一线城市均落地“认房不认贷”政策。继住建部等三部门推动落实“认房不认贷”后,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又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和《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降低首付比例、降低二套房贷利率下限和调整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此外,近期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落实首套房“认房不认贷”等,均有望明显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进一步释放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有利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企稳修复。
9月A股将处于政策密集落地的窗口期,投资者对国内政策和经济增长的信心将迎来改善,当前A股风险溢价仍处于近三年高位,市场在持续缩量背景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中期来看,减持新规下的股市资金需求端放缓和中长期资金的缓慢入市,有望使A股逐渐打破存量博弈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