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宗东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又将迎来新一轮改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和切入点,以新的文件精神引领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使原有工作在新的目标指引下实现提质增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此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期能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课程标准》持续关注三维目标,并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想性,强调语文学习要融入生活,要跨学科渗透。面对这诸多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做足功课,既要深入理解、把握、挖掘、吃透教材,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实际,更要凸显语文的跨学科功能[1]。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课堂可能出现的教学场景,从而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在课前要围绕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精心融汇在短短的一节课40 分钟里,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要体现出语文课包容量大的特点,又要便于学生接受。所以,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的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学生去“读”。读的方式包括齐读、分小组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接龙读、朗读、默读、精读、细读、浏览等,各种形式五花八门,可以说“读”占据了语文课堂很大的时间。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还存在着大量的朗读“低效”甚至“无效”现象。学生只是在机械地一遍又一遍按教师的要求读课文,充其量只是比原来读得更熟练了,而不是理解得更深入了,而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课堂时间白白浪费,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教学谈何高效呢?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提高学生朗读的效率(这里不仅指读得快,更重要的是指读的过程中能快速把握阅读材料本质,并有所收获),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不能仅满足于“读得越来越熟练”这样的要求,而要讲求高效的读书方法。例如,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或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当地给予他们读书方法指导,引导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感悟,并不断加以摸索、体会,掌握阅读的技巧和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读书效率自然会提高,也逐渐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课堂阅读效率[2]。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和主旨在于教师围绕一个议题或主旨,选择一组结构或主题相近的文章,师生共同阅读、建构、理解,最终达成共识。这一阅读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语文阅读效率,更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我们应将群文阅读的这一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而不是象征性地将它视为一种教研活动。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虽不能保证每节课都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但可以简而化之,将其精髓“类比阅读法”运用到日常语文阅读实践中,使学生经常有机会接触并运用这种方法去读书,从提升阅读速度和加大信息获取两个方面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新课程标准提出构建学习任务群,其实质是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这就类似于群文阅读把多篇文章组织起来一样,这里把多种要素组织起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讨论交流是课堂推进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切实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促使讨论交流活动高质量开展。教师要善于抓住讨论交流的关键点,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学生思路、答问走偏。人们曾经批评过一种僵化的教学法,那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引着学生跳进事先挖好的一个又一个“坑”,学生缺乏自主思维,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于是,一些教师对此进行了改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所谓的“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加以任何指导[3]。这些教师认为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结果却是课堂表面上看很“精彩”,实际上偏离教学目标,效果并不理想。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准确把握合理引导和适当放手的“度”,避免极端做法。学生思维活跃值得肯定,也需要教师去引导和激发,但同时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有效引导,备课时要善于把握教材难点及学生思路容易走偏之处,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尽量使学生少走“弯路”。这样通过师生合作而共同解决问题的做法,远比那种放任自流、待出现大的问题再行调整的做法高效得多。当然,有时候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先让学生尝试走一段“弯路”,发现不行,再引导他们调整回来,在可控情况下这种做法也是可以适当采用的,不可一概而论。
新课程标准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强调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一种很重要的过程性评价,对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看起来在认真听讲,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投入课堂学习,但教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似乎懂却又答不上来。有些教师认为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直接对其进行批评;也有些教师习惯于不让这些学生来回答问题,认为这样做没用。这些做法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实,他们在课堂上是认真学习的,也掌握了课堂所学,只差最后一步:心里面清楚,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格外重视这些学生,要帮一帮他们。如引导他们整理自己的思路,帮助他们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再趁势表扬、鼓励一下这些学生。这样学生当堂解决了问题,走完了课堂学习的最后一关,难道不是我们高效课堂所应追求的目标吗?那种怕浪费时间而缺乏耐心去引导、帮助、鼓励这些学生的做法,恰恰是不注重评价的过程性的表现,是违背《课程标准》精神的[4]。
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里的“有本领”既包括有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习惯,也包括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乐学善学、勤于思考、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知识和学习技能的结合无论对哪门课程都是一样重要的,语文也不例外。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平常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当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前面学习过的一些知识点会在这里再次出现或被用到,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与此同时,对于前面学习过程中理解得不深刻的知识,学生在后面新知的学习中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面的拓宽,却又豁然开朗,加深了理解。这一切都充分说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前后所学的知识可以串成一线,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印证、互为补益。在语文学习中,研究、分析、总结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使学生对前后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并运用这一特点,敏锐地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衔接点,引导学生将前后所学知识衔接起来,连贯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样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扎实、有效,也大大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好的语文课就是实现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统一,将阅读方法、写作技巧、思想教育都融入其中,力求课堂容量、效益最大化。其实,还远不止这些,新课程标准在定位课程性质时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其内涵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文化自信、时代意识等。可以说,语文课程的教育意义非常全面。通过一些日常听评课交流活动,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惯用引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一节课的教学在扫除基本的字词障碍之后,就用大部分的时间来分析课文内容,这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后面分析课文的部分占用课堂时间过多,而学习形式和内容又过于单一,有点浪费时间。语文课的任务难道只是为了引领学生分析课文、读懂课文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如上所述,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里面涵盖了很多内容,且不说它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仅就其自身而言,就包括了字词的学习、阅读方法的培养、写作技巧的训练、意志品格培养、思想情感教育等。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把这些要素考虑进去,综合施策,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学习活动,在一堂课中有多种不同的收获,一举多得,这才是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
当今时代电子信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早已突破传统,相比之下,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场景更能够打动他们,更能吸引他们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这种功效,绝大多数教师并不否认,难点主要在于制作课件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直接引用现成课件又影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动性。所以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是常态化应用,只是在有些情况下才使用,即便是有些教师使用频率较高,但还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的、浅层的应用。不过,现阶段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信息技术2.0 培训,为打破这一僵局带来了新的契机。电子白板功能强大的备课、授课系统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高效,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教师既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又苦于课件制作环节特别费时的问题。此外,《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如课堂互动环节利用课件设置的竞争游戏、电子白板通过相关软件开展的学生个性化评价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每一次课程改革既是对课程设置、教材的改革,也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一线教师,要把握好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和活的灵魂,并善于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引领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使语文教学前景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