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100)
近年来,随着全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民宿数量与日俱增,民宿由此成为各地旅游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民宿要想取得良性发展,在结合当地政策及旅游资源的情况下,还要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我国民宿发展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多数民宿设计大同小异,无明显特色。民宿作为全新的旅游业态,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对自身进行创新。为此,本文基于肇庆民宿发展现状,在探讨其民宿发展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借助本研究为肇庆民宿实现有序发展提供指导。
民宿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英国,随后经日本引进并融合本土特色后传入中国。国外民宿产业经过长期的完善发展日渐成熟,形成明显的行业特点:其一,行业管理依靠协会组织;其二,由装修设计至运营管理均各具特色;其三,服务突出差异化、本土化及家庭化;其四,业已形成集聚效应。但民宿在我国属于旅游行业的新兴业态,处于探索与磨合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在2019年对外公布《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湾区内所有城市均要强化自身功能、文化实力、商业环境、旅游业态等方面的建设。借此东风,肇庆在同年公示《肇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该纲要结合湾区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本市全域旅游建设战略目标及全新布局,要实现旅游业、商业及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确保旅游事业全区域、全方位、全要素的全面发展,强化全民参与,实现全域布局,推进全域渗透。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明确,十四五期间要突出我国文化建设的全局位置,推进文旅融合,确保以文塑旅的同时,实现以旅彰文,持续促进文化和旅游的互融发展。上述系列顶层设计为肇庆市发展旅游经济、强化民宿事业指明了开发思路与战略方向。肇庆市基于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发展的大好背景,要推动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结合自身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古城的优势,持续推进民宿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肇庆市民宿发展规模在广东位列第三阵营,依照权威数据,截至2022年末,肇庆民宿数量为370余家,与以深圳与广州为主的第一阵营(民宿数量超过2000家)、以清远与惠州为代表的第二阵营(民宿数量高于500家)仍有一定差距。但相对而言,肇庆发展民宿具备显著的优势:
其一,交通区位优势。肇庆位于湾区2小时内的交通圈,其交流覆盖珠三角的所有中心城市,人口数量规模达5610万人,这为肇庆提供了海量的旅游消费潜在群体,而民宿服务为旅游必备消费。
其二,文化资源优势。肇庆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现存接近300处古代建筑及历史建筑,233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有192项非遗文化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加上肇庆一直以人文旅游资源这一核心优势为依托,开展基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这为民宿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三,旅游资源优势。肇庆为国家森林城市,市内西江常年保持良好的Ⅱ类水质,是湾区生态环境的“绿肺”,同时山地丘陵占肇庆面积的80%,使城市西北方向天然形成“山界屏障”,是天然的旅游胜地。加之肇庆拥有5A级、4A级景区数量众多,也是发展民宿事业的天然优势。
近年来,肇庆不断结合自身交通区位、文化资源及资源等多项优势,积极将其向发展优势进行转化,促进具有本土特色的民宿事业实现健康发展。肇庆在2015年开始正式发展家庭旅馆,这是民宿的雏形;随后几年肇庆持续结合旅游、文化及优势,同时融合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形式,进一步发展家庭旅馆,并迅速步入民宿经营的快速发展期;2020年至今,乡村旅游在肇庆的火爆使其民宿开始迅速融入大湾区,并逐步开始展现出特色化、品质化等特征,但总体发展仍是以自发性及分散性为主。截至2022年底,全市商事登记为“民宿”的市场主体超过370个,肇庆民宿发展初步形成多个产业群,典型的有环星湖、环鼎湖山等民宿集群。
肇庆民宿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现阶段,肇庆已有7家民宿成为广东省民宿示范点,在大湾区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同时,肇庆民宿类型繁多,涵盖豪华、精品、普通、共享等多个类型,面向不同需求群体。同时,民宿多集中于全市生态及旅游资源较好的位置地段,如端州、鼎湖等城区。此外,肇庆为规范民宿发展,建立了民宿协会对行业实现全面、系统的管理。
肇庆民宿发展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要正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肇庆作为湾区的经济欠发达城市,民宿发展面临如何走出特色路线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民宿发展定位模糊、民宿服务质量较差、民宿过度依赖景区等。
现阶段,肇庆民宿涵盖高、中、低多个类型,但整体来说,肇庆市城区民宿数量不多,并且以低端民宿(客栈)为主。而酒店住宿业的主要宗旨即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整洁且安全的旅游居住场所。肇庆现阶段民宿模糊的定位对自身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本市民宿产业发展仍停留在为客流解决基本住宿层面,并未真正与肇庆本土特色文化、人文风俗及自然资源等互相融合。现阶段,肇庆市民宿定位在体现岭南本土文化、彰显肇庆地方风俗方面严重缺失。
如以肇庆岩前社区为例,该区域为肇庆民宿建设相对集中的区域,各家民宿临湖而建,同时伴有食肆、商铺等,有星湖美景加持,别有一番韵味。然而,因为岩前社区在建设民宿方面缺乏明确定位,导致这些临湖而建的民宿颜色各异、户型不一,缺乏应有的旅游业态。同时,此社区周边的民宿建设未形成规模化,难以形成民宿集聚效应。发生这些的根本原因是旅游资源规划与民宿建设定位缺失。
此外,肇庆民宿建设多以原有民房做基础加以改建,而且多是个体独立经营。因为缺乏专业运营经验,加上政府缺乏有效引导与整体规划,导致民宿仅可满足基本的食宿要求,对文化内涵及主题特色缺乏有效挖掘,难以形成持续且长远的消费吸引力与影响力,这也是未来肇庆推进民宿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肇庆民宿服务质量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肇庆各民宿服务意识不足,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过关,在部分服务层面如卫生条件、礼仪态度、服务技能及工作效率均存在不足。如一些民宿未做好卫生清洁,导致房间卫生条件不过关,严重影响游客入住体验。又如多数民宿为原有民房改建或扩建,因此设施、消防等方面均无明确标准,导致各个民宿配套设施、材料质量不过关,极易发生危险;其次,各民宿设施同质化严重。如端州区七星岩景区周边民宿同质化现象极为突出,各民宿在环境选择、房间设计等方面大同小异,难以带给游客惊喜,加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然无法形成较高的美誉度;最后,民宿管理专业性不足。肇庆部分民宿尚未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混乱,难以保证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
肇庆现在营业的民宿多集中在景点或著名商业中心附近,其中绝大多数民宿旨在提升景点的住宿接待能力。首先,民宿营业之初,大部分经营者均未重视民宿自身推广和宣传,只是被动接待来自网络的订单或现实上门的游客,导致民宿运营缺乏明确的目标。加上经营者未形成明确的市场运营观念及经营目标,未能细分客源渠道,严重依赖周边旅游景区、节假日或旅行社的客源供给,缺乏有效措施抓住自助游散客,导致民宿经营淡旺季分明,旺季无房供应,淡季整体闲置;其次,肇庆各地民宿因过于依赖景区,导致民宿客源渠道严重重合,加之各民宿未结成经营联盟,恶意竞争现象严重,使民宿发展受到限制。如砚洲岛位于肇庆鼎湖区,该景点被称作“城里的桃花源”,是较具代表性的岭南乡村风貌。砚洲岛民宿经营虽有一定的文化特色,但多数仍依赖砚洲岛,缺乏必要的营销与宣传,导致该景点各民宿辐射面及知名度有限;最后,肇庆市民宿数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回暖而日渐增多,但多数民宿借鉴的是宾馆标准,前文分析过,民宿多为传统民房改建或扩建而成,其与正规的宾馆酒店所在高楼大厦明显不同,如果以宾馆行业标准来规范民宿业态,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同时,肇庆目前未明确民宿业的具体主管部门,导致民宿行业监督难以确定和落实。如果依照宾馆大类进行管控,则商务部门为其上级主管单位,但鉴于肇庆多数民宿建在景区周边,文旅部门也要承担一定的监督管理责任。因此,无明确的主管部门对民宿行业加以规范,也是肇庆民宿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
在分析了肇庆市民宿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以促进肇庆市民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肇庆市民宿发展的优化策略如下:一是明确民宿发展定位,强化民宿品牌建设;二是提升民宿服务质量,明确卫生服务标准;三是强化民宿发展特色,做好民宿项目规划。
基于肇庆民宿发展的现实情况,肇庆于2022年8月发布《2022年肇庆旅游民宿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在报告中明确了本市推进民宿产业发展的主要事项。《报告》描绘出未来肇庆发展民宿事业的战略蓝图,即明确民宿发展定位,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特色化的民宿产业,至2030年初步形成肇庆民宿产业的全新格局,建立起20家品牌民宿示范点、吸引超过200家民宿市场投资及带动全域民宿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民宿发展内容创新而言,肇庆要围绕《报告》对于民宿发展的定位,落实肇庆民宿品牌建设,设计并建立民宿体验中心平台,采集本市民宿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确保运营服务、场景体验、元宇宙应用、配套设施等功能的实现,突出民宿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全域旅游业态结构,为游客旅游提供全新沉浸式体验。
就民宿发展机制创新而言,肇庆要为促进民宿发展健全相关配套扶持政策,拓展民宿融资渠道路径,同时设立民宿发展资金,为民宿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立奖励政策,分别对就民宿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及品牌宣传等方面的优秀经营者提供一定的资金作为奖励,推动民宿健康发展。如肇庆借助2022年第二届广东民宿大会与12个高端品牌民宿达成签约意向,投资总规模超过4亿元。
就民宿发展人才培养而言,肇庆要重视专业经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湾区各高校合作开展专业人才输送,同时施行民宿高端人才数据库建设,制定吸引高端复合型人才的相关政策,做好民宿产业人才储备。如肇庆成立广东民宿学院肇庆基地,旨在落实并强化民宿专业人才培育。
首先,提升民宿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良好体验。提供优质服务是肇庆民宿软实力的外在表现,对于民宿提升口碑非常重要。肇庆要积极强化对民宿经营者与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优化配套基础设施,使服务实现标准化。肇庆民宿可以将本身独有的历史、人文风情与民宿设计互融,使民宿更具特色,吸引游客进而形成口碑与美誉度,适当增加体验项目提升自身附加值。同时,民宿经营管理者要学会以人为本、以身作则,不断强化民宿卫生条件及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民宿服务水平,提升游客旅居环境的舒适度与整洁度。
其次,肇庆要引导民宿实现规模化、群落化发展,减少公共成本,提升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一是民宿要打造品牌效应。民宿品牌带来的集聚效应要以突出自身特色为基础,这对民宿实现有序发展极为重要。肇庆要全面扶持本地实力、文化及特色兼顾的民宿项目,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为民宿品牌化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制定发布政策推进民宿服务发展,吸引知名品牌民宿进军肇庆,尽全力将肇庆建设成湾区品牌民宿示范地;三是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圈,提升本土宜游性。加强与岭南其他文化的融合,建立起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人文厚重、文化多元的肇庆民宿群落;四是推进民宿发展品牌化进程,肇庆要坚持创新,民宿既要保留地方传统文化,又要兼顾旅游生活需求,合理规划、科学精心设计,将本地人文、习俗风貌、特色文化与旅游需求全面融合,提升民宿的人性化,使游客形成深刻的记忆点,这是民宿品牌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再次,借助资源优势,赋能民宿发展活力。肇庆要立足湾区地理区位、交通网络、扶持政策等各项优势,通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以自身江山、人文与文化等各项资源为依托,聚焦周边微度假潜在客户群体,致力于建设高端民宿、推广文化民宿与建设民宿集群等支柱产业,全面挖掘肇庆各类山水、习俗、红色、“非遗”等旅游资源,引导发展民宿+康养、民宿+农业、民宿+文化、民宿+“非遗”等不同创新型旅游新模式,推进环星湖、环鼎山、贺江画廊等民宿聚焦地的优化建设,全面打造肇庆特色旅游产业品牌。同时,引导下属各地同样突出自身资源优势,推广以民宿为基础的度假休闲旅游方式,建立特色鲜明、主题多元的新创民宿集群,加快端州环星湖、封开贺江碧道画廊等民宿带的差异化建设。
最后,健全保障机制,为民宿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一是健全配套扶持政策。肇庆要持续出台推进民宿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如2021年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旨在改进涉企服务、调配市场要素、优化营商环境,此举可以为投资本土民宿的企业提供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有效支持;二是建立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肇庆文广旅体、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要联合起来建立协作机制,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动民宿发展机制的全员参与、多主体互融及全过程监管,确保民宿发展的多方共赢;三是积极构建交流协作平台。肇庆要组建民宿行业协会,用以规范本土旅游管理及民宿发展;四是以广东民宿大会、民宿招商推介会等为媒介,丰富民宿发展的融资渠道建设,同时积极推动民宿招商资源环境的宣传推广,邀请知名品牌或连锁民宿企业来肇庆进行考察,推动本地民宿产业对外洽谈,全面引导本土民宿与外界优质经营资源实现共享,强化行业自律,开展诚信经营,以促进肇庆民宿可持续发展。
肇庆在推进民宿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地方特色,强化整体规划,落实旅游振兴,全面实施产业兴市、旅游旺市的民宿发展战略,确保民宿发展的持续开发与梯次构建。肇庆要以保护本地生态环境、人文习俗及历史文化为前提,开展民宿发展与各类资源的结合与融入,使民宿发展与环境保护、非遗传承、旅游开发等相适应。如肇庆岩前社区属于民宿运营相对集中的地带,在规划该区域的民宿建设时,因其临着星湖并沿着绿道,因此可将民宿、食肆、商铺进行整体规划,打造成为“网红”特色民宿。而肇庆也可以考虑将宋文化融入民宿发展之中,使人文、景观与旅游形成和谐互动。如民宿建设时将宋城墙、包公祠等文化元素引入其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又如西江水质出众且盛产河鲜,加之西江景点集中于羚羊峡、大鼎峡和三榕峡等处,基于河鲜打造美食民宿品牌,也属于另辟蹊径的发展之路。此外,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肇庆要借此大好时机,依托城市特色旅游资源,强化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与民宿行业的融合规划,以农林渔牧等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民宿+农业休闲”式的特色化项目。如肇庆段省际廊道乡村建设试点,其周边乡村民宿已引入社会投资规模高于网红村,同时村民纷纷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中,成为肇庆推进文旅融合、强化民宿发展的代表。
综上所述,要使本地民宿取得长远、健康的发展,肇庆要充分挖掘当地优质旅游资源,融合当地人文特色,拓展与区域旅游资源相匹配的民宿发展路径。同时还要结合国家及当地相关政策,紧抓客源并拓展市场,强化民宿服务管理,提升民宿的竞争优势。当地政府也要全力扶持民宿产业发展,促进旅游经济与民宿产业协同进步,确保肇庆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