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转场

2023-09-09 23:48张洪娟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李娟转场鲁迅

张洪娟

人与人对审美存在差异,源自入场与转场的交错和切换,定场与离场的坚守和撤退,其间发生的聚焦、挪移、跳跃及想象,无处不在。

有一次,在一列火车上,我无意中发现一个男学生掏出素描本画着什么,他不断把目光聚集在我的身上。他略有歉意地说:“对不起,最近一个月我一直在记录火车上的人。”我微笑着说:“你的观察很细啊!”

“我喜欢画,高考前没有时间画。我要全力以赴应考,考完后决定画100个人物素描。当我画完了亲属,找不到模特,我就坐上离家很近的绿皮火车……我喜欢慢火车,总能让我找到一些有趣的观察对象。”

我惊异于这个男学生从考场——教室到素描场——列车的巧妙转换,敢于把高考后的诸多事暂时放下,走上绿皮火车。这种身份交错,令我深思。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以“在场”的姿态不断投入生活,细腻地描绘着自己和他人。

新疆女作家李娟的写作经历,就充满着生命的不断转场,有些转场甚至是她咬着牙自找的。转场是哈萨克族牧民依照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每年进行三四次。近百万牛羊告别春牧场,在牧民的驱赶下向夏牧场迁徙转移,待到秋天返回,整个行程足有上千公里。正是李娟紧赶慢赶——追随转场的大部队,频繁辗转于阿勒泰等多个地方的各季牧场,凭借敏感细腻的性格和对人情冷暖卓越的洞察力,全息式地呈现出哈萨克游牧者的独特人性与人情,方有其作品的无尽审美趣味。

转场,给作家李娟带来的眩晕感,却正是文学所追寻的期望。少数民族人群熟知的生活,往往因语言阻隔让更多读者感到异常新鲜。作家李娟追随迁徙转场的哈萨克族牧民,深潜其中长达几个月,第一手见闻与第一线感喟以行军式的在场散记排叠而来,令读者欲罢不能。哈萨克族牧民与作家李娟的不同视角相互切换,迁徙转场带来的心灵审美与角色融入,同样耳目一新。

在非虛构文本中的“我”这一角色,对众多读者具有直击性,因为李娟不仅仅是叙述者,最为更重要的是转场事件的参与者。她的阿勒泰世界,正因转场事件的不断发生,使文学姿彩在地理空间挪移下产生无与伦比的光芒。李娟因转场生发的感性世界,是“活的感性的全活动”。

在电影拍摄上,也有说不尽的“转场”,它在影片中可使情节变幻流畅、情绪衔接自然,如“暗场”“淡入淡出”等技法。1936年3月,鲁迅先生给欧阳山、草明写信说自己爱看电影。正是电影艺术的浸染,鲁迅文字里充满了审美与转场的诸多意味。鲁迅《故乡》开篇,先是一个长镜头的场:“我”上船回故乡,视角从船舱的篷隙向外延伸,从“苍黄的天”到“萧索的荒村”,苍黄而阴晦。后插入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刺猹的场,从“深蓝的天空”到“海边的沙地”,从“金黄”到“碧绿”,从“金属划破长空”到“猹在瓜田中穿过的窸窸窣窣的声音”,鲜亮而明净。

为什么鲁迅对于故乡色彩的描写变化这么强烈?这是因为戏剧化转场可以带来他对故乡现状与过往的再审视,以此降解自身失望甚或悲凉的缕缕情绪,通过曾经明亮的人物“小闰土”照亮自己现在矛盾的内心。鲁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既有落落寡欢之意,又有即将藕断却丝丝相连的文人情结,正是“转场”点亮了作者的情绪。

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转场反转之后,俨然小英雄的“小闰土”再无可奈何地续联到现今喊“我”为“老爷”的“老闰土”身上,鲁迅对故乡审美是在矛盾中转场,又在转场后再次反转了。他与“闰土”并非对立关系,但已完全隔膜,所以“我”只有把转场希望诉诸并寄寓于“宏儿”和“水生”他们这一代人。

擅长在场与场之间挪移的鲁迅,一忽将《故乡》叙事从现时转至过去,一忽又从过去转回现在。转场镜头饱满而丰富,过渡衔接不露痕迹,让读者身临其境。闰土形象的转型,是他在童年、中年境遇上使性格出现大的转场;而一段时间下的成长变革,则可看作是一次次小的转场。

最近的国外电影,一种带有表现主义特色的审美与转场正悄然回归。《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南国野兽》《光之后》《神圣车行》《幻梦墓园》《幸福的拉扎罗》等,通过多重审美与转场,实现了与魔幻感、超现实或表现主义的层层维系。这种电影转场上的奇幻,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审美和蕴含。

音乐场因声音的侵占性,割据不同受众。TAXX(上海一个酒吧)在抖音上曾开过一场DJ打碟直播,最高7.1万人同时在线,就是通过不同直播间的来回转场,产生云生活运动方式,让乐迷真正感受到音乐人转场带来的狂欢场景。

中国明式家具简约空灵,中通圆和,一副“隔世有话要说”的样子,却成为当代设计师转场运用的经典。像蛇一样的十几个婉转程式,利用暗场衔接,又以流畅衔接省略切换,既增加了场景的流畅性又营造了紧凑节奏,还有对人的心理和意念的进行隔世描写。

北欧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就从明代圈椅中获取灵感,将心理画外音与超现实元素的巧妙引入,从而设计出一系列现代版的“中国椅”,如肯尼迪总统电视答辩时使用的那张后被称作“总统椅”和风靡全球的Y字型圈椅;日本工业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也对明家具情有独钟,他设计出了传递古典美学元素的无印良品家具。

元代画家黄公望《写山水诀》曰:山水之法,在乎随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以熟为妙。从他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整卷境界来看,山峰起伏,凡数十峰,一峰一形状;数百树,一树一姿态,变化层出不穷。树造身份,然后万树繁荣相从、各有发生;众峰凸起,然后山岭揖逊折搭、山脉皆顺也。

诗人舒婷在《四月的黄昏》写道:“四月的黄昏里/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在峡谷低回/在天空游移/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又何必苦苦寻觅/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轻轻,轻轻,温柔地//四月的黄昏/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而不能相许/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啊,流啊,默默地。”该诗由两节对称构成,每节八句,每一节都先由前四句景物情思定场,后四句人性痴情转场,步步吟唱碰撞,层层递进勃发,包含了当代汉诗入场与转场的交合、定场与离场的迷离。

中国审美体系诸如意境、谐和,孤标高致,是韵致营造与境界构筑。“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最丰。”比若文人山水画,在笔墨韵致上注重依照主体的想象与意趣进行创作,现实形象常退居其次,形成“以形捉神”的创造天地。

朱朱诗歌,是具有变异的转场与审美。其《寄北》有这样的句式:“跳动在火焰之中;我们消耗着/空气,并且只要有空气就足够了/每一次,你就是那洗濯我的火苗/而我就是那件传说中的火浣衫。”这由李商隐《夜雨寄北》脱化出来的情灼转场,是从“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心绪之“剪”,耐人寻味。

这样的审美与转场,不以外在直观视觉感受为要,而以整体气氛营造构成另类意境,需深度品味,方能体悟和捕捉其微妙神韵。探究情境内在意蕴和意趣、留意于物而臻于我交融,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或“消受白莲花世界,风来四面卧当中”。苏东坡“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郑板桥“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都表达了这种独妙的审美与转场情趣。

作家和艺术家们通过转场,呈现一个新的世界。它激荡和连接着前一个时代,既延续了前一个时代的追求内核,又点亮了后一个时代的精神价值,使人们对于它们的审美日益成熟。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中学)

猜你喜欢
李娟转场鲁迅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plus medications for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BMP-2 and OPG levels
鲁迅,好可爱一爹
Analysis on 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by Oct.2016
鲁迅《自嘲》句
岂容社会戾气“转场”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大型强制间歇式沥青搅拌站转场快速拆装施工工法
Effect of Working Temperature on the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of aPleated Stainless Steel Woven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