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思考

2023-09-09 21:34:53高雅丽
小学生 2023年18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高雅丽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作业不仅仅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激励学生学习、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双减”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最大化发挥作业的价值,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与意义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基于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应试化、短视化、功利化等问题,“双减”政策面向中小学学生,重点强调两大减法,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负担。“双减”政策的发布,为整治教培机构乱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提供了机遇。对于校园教育而言,正确解读精神文件,让学校优质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中之重。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双减”政策减掉的是教育培训中的课外辅导、超前输入等造成学生学业负担的部分,使教育的重心重新回归学校,这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指引教育事业向更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迈进[1]。其次,“双减”政策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机会,教学有了更多创新与发展的空间。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也有更多的动力,推动教学的创新。最后,对于学生而言,“双减”政策本身对于少年儿童学习的关怀与能力的提升更加重视,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对其学习效率的提高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抓住这一教育新趋势,以生为本,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良性教学模式,才能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同时,“双减”政策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当前背景下真正做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重新审视学科定位,重新思考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新模式[2]。其次,具体到作业层面而言,“双减”政策排除了课外辅导的干扰,但同时也对作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语文中有不少作业重复率高、机械、刻板,摸索快捷高效的作业设计形式,把握作业合理布置的分寸,实现减负增质,对每位小学语文教师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

(一)作业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合理布置需要紧扣语文教学目标。紧扣小学阶段、年级阶段以及具体课文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首先,作业设计要体现语文育人功能。小学语文学科素质表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阅读、审美等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核心素养[3]。其次,作业设计要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不论是小学学段内的整体教学目标,还是具体到各个年级、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要渗透到作业设计与布置的实施之中。最后,作业设计要超前,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准备设计作业。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初步构思作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要将其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作业,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将教学重点融入作业,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二)作业内容要进行系统思考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减少作业布置的无用功,教师必须系统思考与规划作业建设,避免因教师自身的经验局限,而无法确保作业反映知识的全貌,或是知识的关联性不强[4]。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系统思考作业在教学环节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意义,即如何有效将前置性的预习作业、过程性的巩固作业以及延伸性的拓展作业贯穿教学全过程,发挥好作业的链接性功能;其次,需要系统思考作业布置的关键要素,包括作业的目标、类型、难度,以及差异性等多个方面,以保证作业布置的合理性;最后,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共性,有条不紊地梳理课程内容,保证不遗漏重要知识点,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与筛选教材,同时在此基础上注重强化作业的应用性与适应性。

(三)作业形式要进行创新改革

作业的改革与创新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关系着“双减”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地。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单一枯燥,缺乏弹性,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不仅要减量提质,同时也要形式多样,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作业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双减”政策以及作业创新的深入研究和研讨,合理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以求实现作业的层次性、灵活性、创造性与实效性。同时,作业创新要给予学生更多创造的空间,帮助学生突破课本的束缚,注重课内外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诸如创新作业、实践作业、探究性作业等多种形式,让语文作业活起来,使学生行动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

(一)优化基础性作业,融入课堂教学环节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初步阶段,练好语文基本功,夯实语文基础,是实现有效学习、高质量学习的必要之举。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师要进一步加深对基础性作业内涵、价值的认识,不能忽视基础性作业的重要性,一味减少基础性作业。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五个基本能力主要是指认读、语法、修辞、阅读、写作,小学语文基础性作业基于五大基本能力,将课程任务具体化,是每个学生都要保质保量完成的作业。小学语文教师要构建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实施体系,适当融入基础性作业,巧妙设计基础性作业落实的路径与方法,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以二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基础作业布置为例。小学语文教师以课前预习单、课中任务单、课后作业单三种形式完成基础性作业的课堂融合。课堂伊始,教师结合多媒体设备展示“预习清单”,具体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采取小组探讨的形式,互帮互助,点燃课堂学习的热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指导学生认字朗读,解决预习问题,为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结合课后习题,提出“前三自然段开头提到北极星是‘指路灯’,为什么?”“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指的是什么?”等问题,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随堂习题作业可以为教师捕捉学生的学习情绪、发现学习问题提供依据。教学结束后,基于该篇诗歌语言的优美性,布置基础的积累性作业,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

(二)巧设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化作业顺应了小学生的天性与学习偏好,能够在愉快轻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不仅具有科学性,而其所涵盖的寓言故事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紧密结合教材延伸的趣味化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形式。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与之相符的趣味化作业,以教材内容为核,以趣味形式为辅,挖掘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潜能,拓展知识范围,让学生在作业中玩出兴趣、玩出智慧、玩出素养,促使学生享受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例如,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喜欢绘画、唱歌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在二年级下册第十四课《小马过河》的教学中,教师可布置“画一画”作业,让小学生们根据课文画出故事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故事情节,同时对故事表现的动物形象以及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再如,五、六年级高学段的小学生,其感知能力与学习能力都已经在发展,理性感知能力在逐渐提高,教师趣味化作业的设计可以适当提高知识性。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故宫博物馆》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按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以“知识卡片”的形式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能按照课文内容,制作相应的知识卡片,或关于生字词、或关于优美词句、或关于各个建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综合复杂的内容以单点知识的形式呈现,在“知识卡片”制作与趣味问答中提高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进而提升语文能力。

(三)注重生活化作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语文作业同样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作业。将作业与生活相联系,也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巧妙衔接课堂内外,打通语文课本与现实生活的路径,让学生产生语文就在身边的感觉,对语文充满亲切感。“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布置生活化作业,有助于让学生在更开放、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应用语文,进而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语文素养。同时,在引导学生完成生活化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保持清晰的作业思路与端正的作业态度,做到“减负”与“增效”并重。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大自然的声音》就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活泼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小动物的各种声音,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是对学生向往大自然的初步引导。因而,该课的作业布置可以延伸课文主题,同样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作业主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或周末时间,去收集大自然的声音,可以用手机录音,也可以用语言描述,不限形式,重在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在作业中感受大自然,感受语文语言的魅力;此外,考虑到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教师也可借助在线作业平台来完成作业音频、视频或书面作业的提交,同时也便于分享与展示。在生活化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创造的快乐,使其在作业中读懂生活、热爱生活。

(四)设计层次化作业,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质量

不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需求、个性、能力、兴趣以及态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层次化作业的必要性。因而,立足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需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布置更加合理化、弹性化的语文分层作业,不仅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落实“双减”的有效途径之一。相比千篇一律、模板化、统一化的作业模式而言,层次化的作业可以初步实现兼顾所有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可以帮助上游的学生提高、中游的学生巩固、下游的学生不断进步,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语文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达到“培优、提中、促低”的教学目的。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有两则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教师在作业布置中可以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以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的形式来设计,一方面实现了弹性作业,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必做作业如背诵、默写、翻译重点字词和语句,主要面向文言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夯实文言文基础的基本教学目标;选做作业如同类型文言文阅读题,面向文言文基础好,以及想要提高能力的学生;学困生除了抄生字、组词外,还可能抄一些容易出错的常用词。再如,对于优等生,不仅能详细观察和描述,还要能表达一定程度的感情;中等生需要仔细观察和具体定义;对于“学困生”,需要用更正式的方式仔细观察和了解主要特点,写一段话。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既面临着教学重心回归的机遇,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减负”与“增效”的挑战。在作业设计紧扣教学目标、进行系统思考以及创新内容形式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优化基础性作业、巧设趣味化作业、重视生活化作业以及设计层次化作业四个方面入手,切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 12:05:08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