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 成就高效
——构建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课堂

2023-09-09 21:34:53翟信荣
小学生 2023年18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生活化内容

☉翟信荣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累丰富的知识内容,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的阶段,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其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助力其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为其长远发展助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在不断改革和调整,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很多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以生活化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并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还有一些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思想和意义没有正确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1]。此外,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阅读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能力难以取得良好的发展。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会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展开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习惯于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导致其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对其能力的发展不利。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对自身观念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为其后续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打好基础。

二、小学语文生活化阅读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受年龄限制,小学生普遍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理解新事物、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最终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2]。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不同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等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每个民族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和自己所搜集的图片、视频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和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其更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同时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此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文章,让其对文章中的段落进行深入研究,将文章内容分成“上学来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和下课的情景”以及“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民族小学”几个部分,并引导其感受大青树下的小学所具有的美丽、团结、祥和、欢乐的特点。最后,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让其认识到各个民族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让其为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发展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名对国家发展有益的人才。

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进而更快进入到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了解,最终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组织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优质的课堂活动可以将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以直观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进而实现能力的提升。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课堂活动与实际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3]。通过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充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几篇童话故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来写童话”的比赛,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以及自己对童话的了解以小组为单位编写童话故事。在完成故事的编写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所写的故事内容演绎出来,并让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最精彩的一篇。对于获胜的小组,教师要给每位成员发放“故事大王”的徽章。通过写童话比赛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其主动参与到故事创作当中。在小组合作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童话内容进行复习,有助于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学生需要进行反复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其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有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在故事评价环节,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能够得到锻炼,有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后的故事演绎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以生活化的课堂活动辅助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成长实际,能够吸引其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有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增加学习体验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思考并结合自身经历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情感引导,让其站在作者的角度认真思考,深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不能以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是要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现有知识理解和掌握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4]。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对文中所描写的事件有初步的印象。在此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阅读过程中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去体会其情感。最后,再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体会作者想要通过文章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生活中父母对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或是十分严肃,或是十分热情,无论哪一种都是他们爱我们的方式。母亲的热情是为了帮我们树立信心,鼓励我们勇敢走下去;父亲的严厉则是让我们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要用心体会他们表达爱的不同方式,并在其呵护下健康成长。在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讲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相处和交流的方式,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此外,教师要让学生讲述自己在学完文章后重新回忆生活中的琐事、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在听过学生的分享过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和文章内容进行总结,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其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的状态,并再次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收获来自父母的鼓励和鞭策,无论怎样,这都是源于爱,我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要学会感受父母的爱,并要心怀感恩,更好地成长。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增进其情感体验,对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四)整合教材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丰富的,其中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内容都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对此,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增加其知识储备,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文章内容,让学生用心感受小作者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的场景,母女俩浓浓的亲情,体会小作者内心的无限温暖。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让其在放学后与父母在月下散步,并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以小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后续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分享出来,通过相互的交流丰富其情感体验,同时增进其对教材中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小作文,教师要认真评阅,并选出优秀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朗读,以此助力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助力其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通过让学生在课后与父母共同散步能够增进其生活体验,让其感受到语文和实际生活的关联,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在相互交流感受和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感知能力能够得到提升。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并将其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体会,充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做好教学设计,为学生呈现更加优质的学习内容,让其在阅读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五)重视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较为有限,教师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展开阅读教学工作,难以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在此基础上做好对课后时间的有效利用,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课外阅读活动,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在活动当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发现其优势和兴趣所在,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重视并加强引导,做好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助力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其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内容。在为学生推荐书籍时要充分考虑其个性特点,对于基础、兴趣、能力不同的学生要为其推荐不同的阅读内容;对于语文基础较好且学习兴趣十足的学生,可以为其推荐完整版、白话文的四大名著,让其在课后认真研读,在丰富其知识储备的同时,让其对中华文化经典著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其语文素养;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为其推荐相对简短的四大名著片段,让学生在阅读简单内容的过程中积累相应的文化知识,同时培养其对名著的阅读兴趣,让其主动探索和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从而促进其语文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讲讲我的阅读收获”的课外阅读主题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体会,并分享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助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其视野的开阔和知识量的增加,对其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在分享阅读收获和感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完成对知识的进一步吸收,同时实现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重视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对其了解阅读知识、储备写作素材有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助力其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更好地实现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以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发展实际,能够吸引其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对其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进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学习当中,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日后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生活化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