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振 徐才丹 郑远思
从学术作品来看,2022 年中国民俗学领域出现不少新气象,在保持既有研究态势基础上,民俗学理论和学科建设、民间艺术参与乡村建设、海外民俗学作品译介以及新民俗事象或事件研究等方面都有所推进,当然也有一些具体问题还有待深入和拓展。接下来,本报告将按照民俗学理论、历史民俗学、民俗学专题研究和国外民俗学研究等几个板块,对2022 年度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主要学术论著展开述评,以期向学界展示本年度中国民俗学学术研究的新进展。①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笔者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搜集和挖掘本年度国内民俗学领域的相关学术作品,但受学识能力所限,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而且在作相关评述时也难免与原作者本意稍有差异,以上问题,敬请各位学者谅解。
民俗学理论研究是构建民俗学学科知识体系和提升学术品格及洞察力的基础。对于民俗学学科建设来说,理论不仅是民俗学者在面对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时借以提出问题的工具,同时其本身也是民俗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转型与生活方式变革,传统民俗学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难以满足现实需要。②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兼谈实践民俗学的知识生产问题》,《民俗研究》,2020 年第6 期。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民俗学理论研究队伍中来,并从民俗学基本概念、研究框架、研究理念、学术使命、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学术讨论,同时国外一些相关讨论亦被译介到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③萧放主编:《民俗学前沿研究(2019—202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
民俗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研究方面,岳永逸结合文献资料和早期民俗学者的相关著述,对早期民俗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风俗”“民俗”“礼俗”等词汇,进行了概念史梳理,并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民俗学特有的学科品性问题。④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2 年第1 期。李向振对早期中国民俗学领域有关“民俗”(folklore)的翻译、定义等基本概念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①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萧放、席辉对历史文献中出现的“方俗”概念进行了讨论,并在民俗学语境下将之与“风俗”概念进行辨析。②萧放、席辉:《风习的在地化——方俗的历史研究与当代价值》,《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胥志强讨论了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③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刘晓春从人类纪的视角反思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汉语民俗学的两种代表性主张,提出“自然之链”这一概念,认为民俗学应该重拾有关人与自然互为主体的认知。④刘晓春:《接续“自然之链”——在人类纪追问民俗学的“现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 期。
表演理论研究方面,王杰文对“表演研究”的学术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表演理论把民俗学关注焦点从民俗事象转向了过程,更强调民众主体在类型与表演之间进行权衡的能动性,为民俗学的研究视角拓展到民众日常生活实践的其他领域提供了可能性。⑤王杰文:《超越“口头艺术”的边界——“表演研究”与面向未来的民俗学》,《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李牧对源自美国民俗学领域的表演理论进行了讨论,尤其对语境理论的运用进行了反思和重审。⑥李牧:《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
女性主义民俗学是近年来民俗学领域的前沿话题之一,是民俗学与女性主义或性别研究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研究范式。⑦康丽:《从性别麻烦到范式变革:中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建设》,《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对女性主义民俗学进行反思性总结和梳理,是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该研究范式学术潜力的应有之义。马丹丹对美国学者葛希芝就女性民俗学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在谈话中,葛希芝强调了将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等问题。⑧马丹丹、[美]葛希芝、李媛媛:《作为视角的性别与作为秩序基础的性别——葛希芝的女性民俗学访谈》,《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
在民俗学研究视野拓展方面,谭萌在结合前人关于集市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集市作为民俗学理解日常生活新视野的可行性、适用性和重要性等问题。⑨谭萌:《集市:民俗学理解日常生活的新视野》,《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张举文对民俗功能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⑩张举文:《民俗功能新探》,《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2 期。王素珍认为礼俗是一种文化制度,通过对礼俗等文化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个体是如何有效地被社会组织起来这一重要社会议题。⑪王素珍:《民俗学的制度与礼俗研究谫论》,《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3 期。此外,沈燕从身体与实践、记忆与叙事、情感、追问日常生活之理所当然等四个方面讨论了民俗学如何关注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问题。⑫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文化遗产》,2022 年第3 期。
在对民俗学学科领域基本问题的讨论方面,张多、祝鹏程、李向振、惠嘉、张青仁、梅东伟、孟令法等几位学者分别从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学理、二分体制下的学科归属、民俗学学术对话与共同体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的价值诉求、民俗学的初心、民间文学学科危机以及民俗学分支学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⑬张多、祝鹏程、李向振等:《回返学科领域的基本问题——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董晓萍立足“经典民俗学”这一关键概念,对20 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民俗学领域的相关成就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民俗学的中国特色等问题。⑭董晓萍:《经典民俗学的基本问题与主要发现》,《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5 期。
一般来说,历史民俗学包括民俗史研究和民俗学史研究两部分。①李向振:《中国民俗学研究2021 年度报告》,《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2 期。前者主要是对历史上的某种民俗事象或某个民俗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或者是对当下某种民俗文化事象或某个民俗文化事件进行历史追溯研究;后者则主要是对作为一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门类的民俗学学术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就国内民俗学研究而言,2022 年在民俗史和民俗学史两个方面均有所推进。
在传统民俗组织与仪式研究方面,王霄冰以中国宗族组织中的族谱为研究对象,叙述其历史发展变化和记忆性特征,并指出民俗学对于族谱研究可在祖先叙事于不同异文中的讲述策略、不同族谱和国家正史之间的互文关系等四个方向进一步发展。②王霄冰:《作为“记忆之场”的族谱及其民俗学价值》,《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 年第2 期。徐志强讨论了清代悠久渡船会的形成过程和组织形态。③徐志强:《传统中国民间船(桥)会的组织形态及其生成机制——以清代悠久渡船会为中心》,《民族艺术》,2022 年第2 期。刘全志通过分析汉代“解祠”黄帝祭祀仪式的功能和意义、考察“枭羹”习俗盛行的缘由,揭示民间习俗、祭祀仪式与文学书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衍生过程。④刘全志:《汉代“解祠”黄帝的仪式与“枭羹”习俗的形成》,《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王蕊关注到清末民初“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习俗,从习俗价值观、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及地方经济文化禀赋对其演变进行分析。⑤王蕊:《清末民初“男主外,女主内”习俗的演变》,《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6 期。
在辨析历史上与民俗相关的概念问题上,鞠熙对历史上出现的两种风俗观进行了辨析。⑥鞠熙:《天下与遗产:中国古代风俗学的两种面向》,《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李涵闻通过考察澳门社会在多重礼俗主体互动实践影响下形成的“中礼西俗”和“西礼中俗”,印证了礼俗互动传统在地方社会生活中依然延续并衍生出属于自身的特色之处,为礼俗互动研究提供了一个现实案例。⑦李涵闻:《礼俗之别:中西礼俗在澳门的互动研究》,《文化遗产》,2022 年第2 期。
其他方面,宗世昊从博物学的视角考察了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镇水兽这一物象的衍化过程。⑧宗世昊:《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镇水兽的形象溯源与流变》,《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1 期。李小东关注丧礼相声对民国时期京津社会关系运作的逻辑——以差序格局为核心圈层来完成礼数的正常运行。⑨李小东:《丧礼相声与民国时期京津平民的社会关系运作》,《社会》,2022 年第6 期。李松涛则从丧服制度入手,追溯当下政府行为特点背后的思想渊源,从中展开对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内在精神的理论探索。⑩李松涛:《尊尊之义:从丧服制度看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情感原则》,《社会》,2022 年第6 期。
与2021 年相比,2022 年民俗学史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早期区域民俗学史的关注增多。比如林继富、赵尔文达对抗战时期西迁贵州的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展开的对贵州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大规模调研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早期民俗学在施政参考方面的时代和现实意义。⑪林继富、赵尔文达:《“施政参考”的民俗学——基于抗日战争时期大夏大学贵州民俗调查的讨论》,《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4 期。岳永逸通过引入民俗、社区与文化三个视角,细致梳理和讨论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的本土化探索问题。①岳永逸:《民俗、社区与文化:燕京大学社会学的本土化探索》,《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岳永逸:《口耳之学——燕京札记》,《开放时代》,2022 年第3 期。安劭凡对20 世纪40 年代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生有关平郊村的社会调查活动进行了细读和反思,指出这些早期社会调查显示,平郊村呈现出了明显的都市化乡村的图景。②安劭凡:《重访平郊村——20 世纪40 年代华北城郊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呈现与历史学细读》,《开放时代》,2022 年第3 期。
第二,对早期民俗学者的学术倾向和方法论思想进行重审或反思。比如董晓萍重新阐释了钟敬文先生故事学研究在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和本土化历程中的基石作用。③董晓萍:《民俗学中国化的一块基石——论钟敬文的故事学研究》,《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王杰文、周争艳、汤莹等对顾颉刚先生在民俗学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及研究理念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进行了再讨论。④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周争艳:《何为“真”:学术史背景下顾颉刚“真”之观念的演变》,《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汤莹:《困中前行:顾颉刚与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除顾颉刚先生得到特别关注外,秦文硕通过讨论民俗、俗道和礼俗等关键词,指出许地山先生的相关研究指向了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礼俗转向。⑤秦文硕:《民俗、俗道与礼俗:许地山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礼俗转向”》,《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覃延佳对杨成志先生早年对越南地区民俗文化的考察进行了讨论。⑥覃延佳:《在“同种”与他邦之间:杨成志对越南民俗的考察及其方法论启示》,《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张伯存对周作人的民俗书写进行了分析。⑦张伯存:《周作人的民俗书写》,《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
第三,对当代民俗学学术史进行反思和梳理。比如在一篇短文中,萧放讨论了2000 年前后民俗学学科建设的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并结合近二十年发展的情况,提出新的展望。⑧萧放:《对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王霄冰则讨论了现代中国民俗学学院派和实践派两大传统问题。⑨王霄冰:《民俗学的实践派与学院派两大传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
在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上,田野作业作为民俗学个案研究的经典研究方法,得到了不少学者的持续关注。2022 年一些学术作品对田野作业方法进行了反思和重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俗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经典田野作业反思与拓展方面,杨利慧对过去30 年当代神话学研究中的田野作业方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⑩杨利慧:《从“以事象为中心”的田野作业到网络民族志——当代神话研究方法探索30 年》,《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李向振从知识生产角度重新阐释了田野作业中研究者、当地人与学术作品阅读者之间的双重关系和各自权力边界问题。⑪李向振:《作为知识生产机制的田野作业及其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6 月29 日。龙圣则提出田野作业当包含现实和文献两个维度,并讨论了如何在现实中理解文献以及在文献中如何构建现实田野等重要问题。⑫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6 月29 日。彭牧讨论了田野中的身体在场问题,并结合美国民俗学领域表演理论的知识脉络讨论了田野工作者的身体感知、感觉经验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⑬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沈燕立足田野经历对田野作业中的自我感受进行了反思,指出田野作业就是在田野调查中观察和理解他者,同时也解剖和反思自我。①沈燕:《田野作业的自我感受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6 月29 日。
在研究策略探索方面,刘芹利、杜博思通过介绍其关于中国历史上牲畜贸易课题的研究策略,提出口述史访谈可以被视为一种历史田野的新方法。②刘芹利、[美]杜博思:《历史田野新方法——利用社交媒体外包“生牛贸易”口述史的一种尝试》,《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祝鹏程则从文明生产方式的高度重新评估了历史上“采风”活动的学术意义。③祝鹏程:《采风:一种文明生成方式的古今流变》,《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祝鹏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机制的采风》,《文学评论》,2022 年第5 期。对历史上的“采风”活动进行学术史和研究方法上的重新讨论,无疑拓展了当前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的面向。
在经典民俗志书写研究方面,李向振围绕近十几年来北京城郊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生计选择和村落社区的运作方式展开深度田野作业和民俗志书写。④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年。在民俗志书写主体及形式探索方面,董秀团立足云南大理石龙村村民李绚金的日记,讨论了地方民俗精英在民俗志书写方面的可能性。⑤董秀团:《地方精英民俗志书写的可能性及反思——以云南大理石龙村李绚金村民日志为例》,《民俗研究》,2022 年第4 期。赵世瑜在影印稿本《退想斋日记》的序言中指出,清遗民刘大鹏的日记具有生活史和心史的史料价值,这体现了日记作为个体化文类的特殊性。⑥赵世瑜:《乱世下的乡村世界和无法挣脱的梦魇——影印稿本〈退想斋日记〉弁言》,《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陈曲、王志清则通过对实践民俗学内涵的挖掘,进一步讨论了对话与交流式民俗志书写方式的可能性及可行性问题。⑦陈曲、王志清:《对话与交流式民俗志的书写及思考——师公韦锦利与民俗研究者合作的“实践民俗学”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 年第3 期。王霄冰、陈科锦在地方性民间文学的概念框架下对传统民俗志的类型和文体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⑧王霄冰、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民俗研究》,2022 年第6 期。
岁时节日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具体讨论对象来看,当前民俗学界有关岁时节日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普遍性节日研究,这里面又包括对普遍性节日追根溯源式的研究和对普遍性节日的理论探讨;二是区域性节日和民族节日研究,这些研究大都以个案作品呈现;三是现代节日或新兴节日的研究。
在普遍性节日研究方面,萧放⑨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1 月27 日。围绕春节期间的年节礼俗,阐述了中国人的人文关怀、时间更新意识和生命意识,指出年节礼俗具有凝聚民族情感、延续民族文化时间的积极作用。部分学者从文化谱系的视角、节日游戏、节日文化内涵等方面,讨论了端午节的诸多面向。⑩比如田兆元:《端午节庆的文化谱系与多元叙事》,《文化艺术研究》,2022 年第4 期。付海鸿:《游戏草木间:斗草习俗中的人与植物》,《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2 期。刘婷、王喆:《试论近代端午文化空间重构的爱国主义逻辑》,《青海民族研究》,2022 年第2 期。吴晓东等关注到七夕节及七夕相会的起源与历史上七夕乞巧活动的相关情形。①吴晓东:《七点观测法与七夕相会的起源》,《民族艺术》,2022 年第2 期;赵洋:《乞巧与狂欢——制度与民俗互动下的唐代七夕乞巧》,《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2 期。此外,李向振详细梳理了冬至节俗的历史源流及其文化内涵。②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节日研究》(第十九辑),2022 年。贺少雅、孙英芳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③贺少雅、孙英芳:《二十四节气研究述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6 期。张海鑫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介休寒食节的文献记载、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④张海鑫:《介休的寒食节习俗文化》,《寻根》,2022 年第5 期。孟令法发现传统节日习俗中的地方性防疫知识在代际传承和媒介生活中出现衰落和“泛娱乐化”的现象。⑤孟令法:《传统节日习俗中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3 期。
在区域性或地方性节日研究方面,李银兵、段成名将视野投射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关注其从传统步入现代、从文化“剩余物”变成核心文化内容、从文化资源转向文化产业、从民族地方走向大众社会的一系列转变,以此实现在生活、文化与政治上全方面的当代复兴。⑥李银兵、段成名:《生活、文化与政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当代复兴》,《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毛巧晖、张歆、杨赫立足于北京端午节的文化承续与当代发展,探讨遗产化语境下节日民俗的民俗内涵、文化及资源开发。⑦毛巧晖、张歆、杨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节日民俗的资源转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5 期。
近些年来,学界除了对传统的普遍性节日和区域性或地方性民族节日持续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生活变迁而出现的新的节日习俗及文化现象。⑧比如刘晓:《城市艺术节:人类学诗学的田野实践场》,《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6 期。王舒啸:《传统节日与现代城市生活的错位问题初探》,《文化遗产》,2022 年第4 期。
2022 年中国民俗学领域在关注民间信仰与仪式活动等议题上,除部分理论探讨的论著⑨岳永逸、刘守峰:《做宗教:使中国成为理论的当代中国宗教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22 年第5 期。外,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构建、民间信仰与地方或民族文化认同、仪式文艺、傩文化研究等多方面均有不少作品。
在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过程及历史构建研究方面,张江华以广西柳州“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为切入点,讨论了王朝国家缔造地方社会空间与地方家族和宗族在应对来自王朝国家“内地边疆”构建的叙事策略时的双向互动关系。⑩张江华:《传说、风水与一个多民族宗族的生成——柳州“计氏豢龙传”故事的演化及社会过程》,《社会》,2022 年第3 期。朱光涌考察了莱芜城子县村朱氏宗族的三场宗族活动及其祖先叙事,发现宗族的系谱性与功能性具有交互作用并且影响着宗族的支派分化现象。⑪朱光涌:《祖先叙事与宗族建构中的分合——基于莱芜城子县村朱氏宗族的考察》,《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林灵、黄景春则立足关三郎信仰的生成与转变,讨论了历史上广西地区汉民族与当地少数民族交流、交融与交往的关系。⑫林玲、黄景春:《从关羽到关索:关三郎信仰的生成与转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2 期。贺少雅以浙江平卿村“做福”仪式为个案,讨论了社祭传统与村落公共性再生产的问题。⑬贺少雅:《社祭传统与村落公共性——浙江平卿村“做福”的再讨论》,《节日研究》,2022 年第十九辑。
在地方或区域民间信仰研究方面,邢莉对以“民间信俗”为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甘肃泾川西王母信仰进行了讨论。⑭邢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对于民间信俗的文化认同——以泾川西王母信俗在当代的建构为个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4 期。蒋明智、梁娟美对广东肇庆高要地区的社神及水神信仰进行了分析。⑮蒋明智、梁娟美:《高要社神与水神信俗》,《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段友文、贾安民对黄河流域山陕豫河神、雨神信仰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及演进逻辑问题。①段友文、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以黄河流域山陕豫河神、雨神信仰为考察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4 期。张西昌关注到血社火这种民俗传统,分析其作为隐形系统的文化功能、表现形式及背后的信仰逻辑。②张西昌:《血社火民俗的文化功能解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4 期。王良慧以台湾地区的岳王信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源起、传播和岳飞形象的变迁。③王良慧:《台湾地区岳王信仰的源起、传播及岳飞形象的变迁》,《文化遗产》,2022 年第1 期。马光亭对苏北乡村的“日者”进行了分析,认为日者的存在根植于当地的传统时间观念,并由此展开对地方时间观念的讨论。④马光亭:《时间作术:当下苏北乡村日者的多种样态》,《民俗研究》,2022 年第4 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性信仰进行了田野调研并形成具有问题意识的调研报告。⑤比如李琳、刘海平:《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神信俗调查与研究》,《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张应强、和丽妮:《民俗活动中的仪式实践与神明形象建构——以大理鸡足山太子像的考察为中心》,《民族学刊》,2022 年第7 期。葛玉梅:《走向人神的本主:大理白族地区的精神信仰》,《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周建新、赵长雁:《傣族社会的“披拨”及其被驱逐的实践逻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4 期。嘉日姆几:《仪式过度及其理论——以一位彝族患者的仪式治疗史为例》,《开放时代》,2022 年第6 期。孟根达来、陆益龙:《游牧的想象与演绎:对内蒙古一敖包祭祀仪式的深描》,《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石鸿:《多民族交融视野下哈尼族巫师的社会地位及其变迁》,《文化遗产》,2022 年第1 期。蔡磊:《圣凡之间:蛇的民间信仰与文化意象》,《西部学刊》,2022 年第13 期。等等。
在傩文化研究方面,王廷信从文化变迁角度讨论了傩文化的当代传承问题,指出需要从供需关系入手保护傩文化所依赖的社会生态,不宜为适应现代社会而对其进行强行改造。⑥王廷信:《文化变迁与傩文化的当代传承》,《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孙文辉对傩文化形态与其中蕴含的思维观念进行了讨论。⑦孙文辉:《傩,那些来自远古的信息——中国傩文化形态与思维辨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4 期。
物质民俗是民俗学的重要关注对象之一。长期以来,围绕物的民俗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礼物及相关议题上,对其他的民俗事象或事件关注则相对较少。近几年来,随着图像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被引入民俗学领域,越来越多的民俗学者开始注重分析各类图像的民俗意涵或运用民俗学方法和理论讨论图像的文化意义等。
礼物及相关议题研究方面,刘晓峰以真子飞霜镜为研究对象,从古代时空文化体系的阴阳五行思想、音乐文化角度对其图案、特性和文化喻义进行了解读。⑧刘晓峰:《真子飞霜镜:来自古代时空文化体系的解读》,《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万利平对当代川南兴文地区的红白喜事礼俗场景中的乡村文艺演出进行考察,揭示出传统礼制对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依然具有规范和建构作用。⑨万利平:《当代川南兴文地区演出礼物的流动》,《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5 期。张晓琼通过送“镜”礼俗的发展变迁,展现了江西赣中客家乡村中村民交往图景与乡土社会格局的变化。⑩张晓琼:《江西赣中客家乡村送“镜”礼俗的变迁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6 期。张凤霞通过讨论河南省周口市农村地区的年馍赠答礼仪,进一步探讨了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稳定性、开放性与持续感如何实现等问题。⑪张凤霞:《礼物的馈赠法则与年馍的符号意义——以河南省周口市农村地区的年馍传统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2 期。
图像与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王加华以中国古代桥织图绘制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形式本身在中国重农、劝农传统下对礼治建设与象征性政治运作的意义。⑫王加华:《形式即意义:重农、劝农传统与中国古代耕织图绘制》,《开放时代》,2022 年第3 期;王加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民族艺术》,2022 年第4 期。杜新豪对明代中后期日用类书中的耕织图进行研究,分析其反映的内容和特性,指出其作为象征与教化意义而非技术传播的价值。①杜新豪:《证史与阐幽:明代中后期日用类书中的耕织图研究》,《民俗研究》,2022 年第4 期。袁宙飞、李璐佳借助改良年画中女性图像的呈现,对清末民初女性社会角色和生活场域的变迁历程,以及此过程与整个社会礼俗秩序变迁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②袁宙飞、李璐佳:《性别·角色·场域:改良年画中的女性形象与清末民初社会变迁》,《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刘昭瑞、郜翠平③刘昭瑞、郜翠平:《从图像资料看粤东客家地区的茶亭与铺递》,《文化遗产》,2022 年第3 期。借助明清时期粤东客家地区茶亭和铺递的图像资料,讨论了历史上茶亭的功能及其兴衰。李东红、魏金济对图像叙事的研究范式进行多学科讨论,认为解读图像背后社会历史情境与思想意识时,需要将图像作为文化表达、文化传承和文化习得的“文本”。④李东红、魏金济:《“图像文本”研究范式的多学科讨论》,《思想战线》,2022 年第4 期。林海聪对清末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记录档案进行了梳理和讨论。⑤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学者讨论了岩画、水路画、画像石、墓葬画等图画形式中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问题。⑥如高娃:《“石上史书”中的草原民俗文化——以达茂旗岩画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5 期。贾鸿源:《汉代西王母与风伯图像关系探究》,《文化遗产》,2022 年第4 期。于奇赫:《明代水陆画贤妇烈女形象考辨》,《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1 期。杨栋:《大禹传说图像叙事与文本书写的多层互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程万里:《汉画神仙世界的理念设定与形态构建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22 年第1 期。
饮食文化方面,万建中立足北京的饮食嬗变,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华、夷饮食风味习惯的差异与融合。⑦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以北京为考察点》,《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6 期。郭文钠通过考察明清时期佛山地区的饮食文化史料,讨论了佛山地区的经济史、社会史、乡土区域意识和不同层次的地缘群体认同。⑧郭文钠:《佛山地区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史料的特点及内涵》,《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2 期。另外,李铁华对民国医药民俗研究的相关问题与视角进行了梳理与反思。⑨李铁华:《民国学者医药民俗研究的学术进路与现实观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
其他有关物的民俗研究方面,任正讨论了竹马的历史演变、文化遗憾以及当代发展,为非遗保护研究提供了新视角。⑩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4 期。苏娟关注到梧州六堡茶的生产交易与良俗建构问题。⑪苏娟:《梧州六堡茶的生产交易与良俗建构》,《文化遗产》,2022 年第1 期。肖宇强借助民俗文物的定义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中的中国传统服饰进行了分析⑫肖宇强:《海外藏中国民俗文物研究的四重维度——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中国服饰为中心》,《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
民间技艺及民俗艺术是民俗学领域的传统议题。民间技艺及民俗艺术边界并不容易确定,从文化实践角度来看,大体上包括民间曲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建筑、民间音乐等几大门类。⑬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民俗学一直在关注这些民间艺术门类,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学科分工日益精细化、学科边界日益明晰化,许多民间艺术门类逐渐被美术学、艺术学、民族音乐学、戏剧学、服饰研究、艺术人类学等专门学科纳入研究范畴。与此同时,以上诸多学科大都有相应的学科发展年度报告,为避免与以上报告出现不必要重复,本报告只选取部分明显具有民俗学研究倾向的作品进行述评。早在20 世纪上半叶中国民俗学学科发轫时期,即有一些学者关注到民俗艺术问题⑭比如赵简子:《原始民俗艺术与戏剧》,《民俗》周刊,1929 年第57/58/59 期。钟敬文:《关于民间艺术》,《艺风》,1933 年第1 卷第9 期。苗子:《关于民俗艺术》,《艺风》,1933 年第1 卷第9 期。钟敬文:《被闲却的民间艺术》,《民众教育月刊》,1936 年第5 卷第2 期。岑家梧:《中国民俗艺术概说》,《文史杂志》,1945 年第5 卷第9/10 期等。其中,岑家梧先生曾明确指出,“艺术民俗学则以研究文明民族之民间艺术为对象”,并从民俗艺术是理解传统生活习俗、民俗艺术是深入民众骨髓与民众生活凝固不可分的传统以及民俗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民族元素等三个方面,论证“中国民俗艺术之研究,为刻不容缓之事情”。。其后,数十年里,民间技艺与民俗艺术研究一直没有离开民俗学者视线,相关成果既涵盖了众多民间艺术门类的各种个案研究,又不乏理论研究作品。
纵观2022年中国民俗学领域,在民间技艺及民俗艺术研究方面,既有民间杂技、九曲黄河灯、风俗画、木版年画、河东线腔、民间游戏、同州梆子等各个民间艺术门类的田野研究①参见周腾:《“身”在其中:当代杂技表演中的故事呈现》,《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3 期。文雅、邓伟民:《文化语境视域下的传统艺术及其当代传承——以江西采茶戏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22 年第7 期。王潞伟、苗田:《山西平遥现存木偶皮影戏台调查研究》,《文化遗产》,2022 年第2 期。刘霄:《同源异流:从偶到人的艺术变迁——河北线腔存续状况调查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2 期。叶艳宁:《消费语境下民俗戏曲的多元融合——以鲁中地区为研究对象》,《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肖宇强:《海外藏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的“数字孪生”及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文化遗产》,2022 年第1 期。高佳佳:《非遗及民俗文化“同州梆子”的保护与传承》,《文化学刊》,2022 年第11 期。董占军:《20 世纪以来中国民间美术研究关注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22 年第4 期。刘佳:《20 世纪50 年代后民间工艺的主题性创作——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品为例》,《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1 期。陈聪:《变革先锋: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手工艺现实主义创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4 期。吴震:《桃花坞木版年画民俗用途论述》,《民艺》,2022 年第4 期。张兆林:《分工与互惠:中国民间艺术生产的协作实践——基于聊城木版年画内部生产关系考察》,《民族艺术》,2022 年第1 期。刘卓:《民国纸媒中的风俗画——〈北洋画报〉连载陈师曾〈北京风俗画〉册页的若干史料钩沉及分析》,《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王方晗:《昭陵六骏之“飒露紫”与近世中国石雕艺术观念与西方的生成》,《民族艺术》,2022 年第4 期;刘姝曼:《“圆圈”内外的“卑南人”——从年祭圈舞的多重表演面向看社群形象的当代重塑》,《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张娅妮:《民俗重构与文化自洽:当代胶东地区乳山大秧歌的“非遗化”过程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4 期。等等。,又有包括民间艺术空间、民俗艺术学理论、民俗艺术雅化等问题的艺术民俗学层面的理论讨论。②比如陶思炎:《论中国民俗艺术学的理论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22 年第1 期。徐赣丽、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现代民俗学的探索》,《民俗研究》,2022 年第4 期。徐赣丽:《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4 期。朱怡芳:《手工艺伦理的本质与范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3 期。林岩:《新时代传统手工艺发展热点与趋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 年第6 期。李敏、吴婧瑞:《生态位管理视角下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民族艺术研究》,2022 年第2 期。
近些年来,“朝向当下”和“转向日常生活”的民俗学研究已经基本成为学界共识。如何实现民俗学学术研究转向,实际上蕴涵着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传统民俗事象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新样态;二是如何看待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式民俗文化事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眼光看向各种表现为年轻人亚文化形式的民俗事象,并借鉴新文化史、社会史、人类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形成不少比较有水平的研究成果。
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相关的新民俗事象方面,滕云注意到基于互联网行业兴起的程序员节,在分析其基本特点和发展传承机制后,指出程序员节已经逐渐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新的行业民俗节日和文化传统。③滕云:《“10.24”程序员节: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节日》,《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1 期。梁君健、苏筱则从概念界定入手,对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民俗进行了理论探讨。④梁君健、苏筱:《数字民俗的概念范畴与核心议题》,《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2 期。罗夏梓平对近些年来出现的高考“送考文化”进行了关注,同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讨论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性问题。⑤罗夏梓平:《高考“送考文化”解读——兼论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性”》,《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鲁越对当下颇受年轻大学生喜爱的“狼人杀”游戏进行了分析,指出作为当代口头交流类策略游戏的典型代表,“狼人杀”属于新式都市民俗文化。⑥鲁越:《狼人杀——交流性实践的再生产》,《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1 期。同样关注青年群体网络游戏的话题,樊枫讨论了“网游玩工”的日常消费逻辑问题。⑦樊枫:《“妥协”与“抵制”:“网游玩工”的日常消费逻辑》,《中国青年研究》,2022 年第10 期。
自先秦以来,移风易俗一直是历代当政者在风俗习惯与文化领域的重要治理手段。对于以民俗事象和日常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民俗学来说,对历代尤其是当下移风易俗实践进行观照,是其参与社会建设、提升学科整体学术品格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2 年中国民俗学领域有不少相关文章涉及此话题。围绕移风易俗的历史和现实实践等问题的研究,大体上形成了两种思路:一是重点关注风俗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意义,强调移风易俗应该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机理,更适应国情以及在传统的礼与现代的法之间寻求平衡。①参见秦铁柱:《“变风易俗”:王符对风俗与政治关系的新阐释》,《民俗研究》,2022 年第1 期。吴飞:《论殡葬改革》,《开放时代》,2022 年第1 期。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将移风易俗视为社会行动,体现的是国家治理力量对社会现实的干预,从国家与社会互动视角对此问题进行分析。②参见察应坤:《村级治理中革新力量与风俗的博弈——以翟城新政迎神赛会停办风潮为例》,《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姚春敏、李成生:《官府与民间对立共生:清代乡村丧葬演剧的治理》,《文化遗产》,2022 年第5 期。石惠文:《社会合法性建构:移风易俗与制度适应——以闽南D村的治理实践为例》,《天府新论》,2022 年第5 期。顾广欣、赵娟娟:《乡村治理逻辑下的民俗文化传播——以“春官说春”为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马新、舒显彩:《中国古代立春活动再考察——兼论礼俗关系》,《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闫隽、范嘉雯:《现代秩序与民俗文化的博弈与协商——基于鞭炮报道媒介镜像的研究》,《学习与实践》,2022 年第12 期。汪波、赵腾:《基层治理体系中移风易俗改革的梗阻与对策》,《行政管理改革》,2022 年第8 期;吕德文:《当前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及干预策略》,《国家治理》,2022 年第13 期。雷芳:《民族地区治理高价彩礼助推移风易俗的探索实践——基于G 省Z 自治县的调研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 年第5 期。何真:《软硬混治:凉山彝区高价彩礼的治理模式》,《民族学刊》,2022 年第3 期。等等。
与以上两种研究路径不同,杨旭东从曲艺与移风易俗关系入手,讨论了曲艺在推动移风易俗方面的积极作用③杨旭东:《曲艺与移风易俗》,《曲艺》,2022 年第7 期。;孙明跃亦从曲艺和俗曲入手,讨论云南地区明清时期俗曲在移风易俗以及敦化风俗方面的功能。④孙明跃:《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云南明清俗曲的教化功能研究》,《齐鲁艺苑》,2022 年第6 期。
朝向当下和转向实践研究的民俗学,不仅要关注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更要通过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来理解正在发生着的社会转型与生活方式变革,还要关注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在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和参与现实社会建设等方面,范琼讨论了“后乡土中国”时代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路径。⑤范琼:《“后乡土中国”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4 期。李海云则对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共享传统及其现代重构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礼治复兴”概念。⑥李海云:《“礼治复兴”: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共享传统及其现代重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3 期。
在艺术参与乡村建设方面,张犇对近些年来艺术乡建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检讨,并讨论了艺术乡建的本质。⑦张犇:《论艺术乡建的本质与要义》,《民族艺术研究》,2022 年第6 期。穆昭阳以新洲花朝节为例,讨论了区域性民俗节庆中当地文化传承、空间治理和地域发展间的关联。⑧穆昭阳:《景观营造与文化传承:新洲花朝节的现代价值与实践路径》,《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2 年第7 期。王广振、徐嘉琳、于皓宇借助文化空间理论探讨了城市特色民居文化空间的复兴问题。⑨王广振、徐嘉琳、于皓宇:《城市特色民居文化空间复兴研究——以青岛里院为例》,《民俗研究》,2022 年第5 期。吴玉萍以上海新场古镇为例讨论了民俗资源产业化的问题。⑩吴玉萍:《民俗资源产业化激活古镇特色旅游——以上海新场古镇为例》,《社会科学家》,2022 年第9 期。
在国外民俗学理论译介作品中,有关日本民俗学学者相关论著的翻译或学术思想译介作品占了大多数。
在学术著作翻译方面,岩本通弥对“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思考的文章被译介到国内。①[日]岩本通弥:《“作为日常学的民俗学”思考——以东亚的“共同协作”为视角》,赵杨译,《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岛村恭则讨论日本民俗学多样化形态和一贯性视角的文章被翻译刊表。②[日]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李常清译,《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此外,岛村恭则的新作《大家的民俗学》为民俗学的知识生产开拓了新范式。③[日]岛村恭则:《大家的民俗学》,陆薇薇、魏金美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年。子安宣邦则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对柳田国男“一国民俗学”、战前京都“支那学”、近代与近代化论、“日本民族”概念、人间伦理学和“种的理论”等展开剖析,进一步探究某一概念或思想学说在特定思想史空间中的产生机制。④[日]子安宣邦:《近代知识考古学:国家、战争与知识人》,赵京华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22 年。菅丰对世界范围内学院派民俗学的发展史进行了全景式梳理。⑤[日]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在另一篇文章中,菅丰讨论了19 世纪英国人主导的日本民俗学研究情况。⑥[日]菅丰:《西方近代日本民俗研究史——十九世纪由英国人主导的日本学及日本folklore 研究》,《日语学习与研究》,2022 年第6 期。在国内学者对日本民俗学者相关研究的介绍和讨论方面,周星对日本民俗学中关于“生活革命”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归纳。⑦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022 年第1 期。梁奇、陈钰琳回顾了日本伊藤清司《山海经》神怪研究的创见及其不足。⑧梁奇、陈钰琳:《伊藤清司对〈山海经〉神怪的民俗诠释》,《民俗研究》,2022 年第2 期。程亮、邓桃香关注到野本宽一的“生态民俗学”。⑨程亮、邓桃香:《野本宽一的“生态民俗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文化遗产》,2022 年第4 期。
在欧洲地区的民俗学研究方面,户晓辉对德国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梳理。⑩胡晓辉:《民俗学如何成为一门现代学科——赫尔曼·鲍辛格给实践民俗学带来的理论启迪》,《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胡小宇对法国早期民俗学家范热内普的学术人生进行了译介。⑪胡小宇:《迈向科学的民俗学:范热内普的人生与学术》,《民俗研究》,2022 年第3 期。黄子逸、张亚辉基于法国学者葛兰言的中国研究文本,具体介绍了其比较方法的应用等问题。⑫黄子逸、张亚辉:《讨论葛兰言中国研究的比较方法》,《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1 期。英国学者艾伦·沃德关注与“吃”相关的风俗与习俗。对于国外民俗学的译介⑬[英]艾伦·沃德:《吃的实践》,潘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年。。傅罗格对目前国内了解较浅的芬兰民俗学派(亦称“历史地理学派”)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⑭[美]傅罗格(Frog):《跨文化的芬兰学派》,董晓萍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 年。
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民俗学研究成果被译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国外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有关国外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的高质量个案研究逐渐成为国内民俗学界的一个学术增长点。这其中既有本土学者通过对国外田野作业所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的作品,也有直接译自国外有关学者讨论其本土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的个案性讨论文章。无论哪种形式的国外个案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民俗学学术案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本土民俗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反思的视角。
受多种因素影响,2022 年度有关国外民俗学个案研究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还有少部分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和地区以及越南、孟加拉等东南亚、南亚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则相对薄弱。
具体来说,东亚地区方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俗学与地方社会发展、民间节日、民间技艺等方面。①参见高静:《乡村振兴与民俗学研究:韩国民俗学在农村观光研究中的定位之争》,《西北民族研究》,2022 年第5 期。许乐恒:《无名的工艺:以和蜡烛为例论日本民艺运动》,《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2 期。施尧:《日本冲绳神歌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民族艺术》,2022 年第6 期。程亮、[日]阿部宇洋:《地方性知识的调查、保存与应用——以日本山形县农村文化研究所的实践为例》,《艺术与民俗》,2022 年第2 期。在亚洲地区之外,李牧立足跨文化表演性这一理论视角,讨论了海外中餐与中餐馆中蕴含的饮食文化与华人身份认同的问题。②李牧:《饮食文化与华人身份的跨文化表演性:海外中餐与中餐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 期。赵万武对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琳有关印第安人及其文明为描绘对象的作品进行了讨论。③赵万武:《“他者”的可视化:乔治·卡特琳对北美印第安人的描绘及价值》,《民族艺术》,2022 年第3 期。
从学术作品来看,2022 年中国民俗学领域出现不少新气象,在保持既有研究态势基础上,在民俗学理论和学科建设、民间艺术参与乡村建设、海外民俗学作品译介以及新民俗事象或事件研究方面都有所推进。从民俗学理论和学科建设来看,不少青年学者立足于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并将其融入到此类基础问题的讨论中,从民俗学基本概念、元理论、研究视野的拓展到高等院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等问题均有所涉猎,这对于民俗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来说是一种新气象。从民间艺术参与乡村建设以及移风易俗等重大现实问题的讨论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学术研究同社会建设结合起来,讨论时代和社会关切的现实问题,并从专业角度对公众议题给出解释或解决方案,体现了民俗学“经世致用”的一面。在传统民俗事象与民俗事件研究中,节日研究和民间信仰研究仍然是学术研究的重镇,民间技艺及民俗艺术研究和物的民俗研究也有所推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对新民俗事象(如新节日、互联网时代的大众文化等)进行观照,属于“朝向当下”和转向日常生活的当代民俗学研究的学术实践。总的来说,本年度民俗学研究整体态势,可以概括为: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生活相结合。当然,就本年度整体研究来看,在一些议题上还存在继续拓展和深挖的学术空间,比如民俗学元理论讨论仍然有待深化,新民俗事象或事件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讨论与完善,基于知识生产的民俗学通史研究也尚未有效开展,民俗学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路径等都有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