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业阅读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调查研究,明晰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阅读情况,包括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量、影响专业阅读的因素、专业阅读与教师教科研素养的关系等。教师的专业阅读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关注“广度”,优化专业阅读的结构;关注“深度”,优化专业阅读的策略;关注“温度”,优化专业阅读的氛围。
关键词:小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师发展;调查研究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语境理论视域下小学英语‘全景式语篇教学的实踐研究”(编号:Cb/2020/02/1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专业阅读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编号:Jb/202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专业阅读是基于职业生命成长的需要,通过阅读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职业能力与生命质量的学习行为,具有与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密切相关的鲜明特征。[1]在与小学英语教师的接触交流中,笔者发现,他们的专业阅读存在不少短板。例如,阅读指向功利,部分教师只有在职称评比或考核时,才会下载相关素材阅读,显然不利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内容片面,往往只关注英语教学类的书籍和文章,很少涉猎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书刊,加之长期扎根小学,阅读英语原版文献的能力有所退化;阅读反思不足,为了“阅读”而“阅读”,缺乏读后的写作与交流等,造成阅读“低效化”“碎片化”。
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阅读的调查研究,以明晰这个群体在专业阅读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关策略,助益英语教师专业阅读的实效。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们通过“问卷星”在线平台对江苏省南京市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32份,回收问卷599份,其中,有效问卷562份。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自制的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共包含20个小题,其中,第1—6题主要调查教师的个人信息;第7—16题是对教师专业阅读情况的调查,包括阅读内容、阅读习惯、阅读量和个人认为影响专业阅读的因素等;第17—20题重在调查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主要分析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一)关于专业阅读内容
教师的专业阅读应当涵盖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相关知识及其他人文素养知识等。我们依据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及专业发展的特点,在问卷中设计了英语教材(含绘本)及课标、英语教学类文献(不含课标)、教育学和心理学文献、教育科研类文献、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文献等选项。调查显示,英语教材(含绘本)及课标是教师专业阅读的主要内容,占比为87.72%;其次是英语教学类文献(不含课标),占比为67.08%;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文献及教育科研类文献的教师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33.81%和30.78%。教师更多地阅读教材和课标,说明他们更关注“教什么”,因为学科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与“上好一节课”密切相关,理应成为重要的阅读内容。英语教学类文献的阅读也占有较大的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对教学策略、教学技巧等的看重。而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且不直接指向英语教学本身,所以教师在专业阅读上不够重视。此外,教师普遍不关注教科研类书刊的阅读,说明大部分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强,视野局限在“一亩三分地”上。总的说来,教师的专业阅读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忽视措施和方法背后的英语教学理念,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出发,更没有站在育人的高度研究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
另外,此次调查中加入了英文文献的阅读。调查显示,英语教材及绘本的阅读占比为61.21%,英语原版文学作品的阅读占比为35.94%,而阅读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英文文献的占比较小,仅为20.82%。英语教材及绘本属于教学资源,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材,因此最受教师重视。英文原版教育学和心理学文献相对来说不易获取(一般只能通过网络或外文书店购买),同时包含不少专业术语,阅读难度较大,让不少教师望而却步。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调查显示,约有20.00%的教师不阅读英文文献,原因可能是他们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语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认识较为片面。长此以往,这将会造成英语专业技能的滑坡,对教师专业发展不利。
(二)关于专业阅读习惯
为调查教师的专业阅读习惯,我们在问卷中特意设置了“没有专业阅读的习惯”这一选项。结果显示,选择这一选项的教师仅有6.05%,说明教师普遍具有专业阅读的意识。
专业阅读习惯的调查主要集中在阅读媒介和阅读方式两个方面。
在阅读媒介的选择上,我们发现,纸质书籍最受教师欢迎,占比达75.09%,说明虽然处于信息化时代,但纸质书籍仍然在教师的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然,阅读习惯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影响。调查显示,选择用手机阅读的占比达到60.50%,选择网络在线阅读的占比为53.74%,这说明信息化时代为教师专业阅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潜移默化地影响阅读的习惯。另外,视频资源(如视频讲座)也是常见的媒介,占比为50.53%,这表明教师多模态阅读需求较大。
就阅读方式而言,浏览是最主要的,占比达到67.79%;随手写纸质读书笔记的占比为17.79%,随手写电子读书笔记的占比为7.12%;读后写纸质或电子读书笔记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3.91%和3.38%。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把专业阅读与一般化的阅读区分开来,且在读后,仅有少部分教师会进行专门的整理,反映出教师的阅读反思不足。另外,利用电子笔记辅助阅读的教师比手写笔记的教师少,说明教师更习惯于使用传统的笔记方法。
(三)关于专业阅读量
关于教师专业阅读量的调查主要从阅读时长、书刊订阅种类及数量、阅读数量等方面展开。
从阅读时长看,每周专业阅读1—3小时的教师占46.98%,少于1小时的占45.55%,只有少数教师每周专业阅读超过3小时。其中,5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比不到3.00%。如此看来,很少有教师能够保证每天至少专业阅读1小时。当然,这可能与教师平时工作量较繁重等诸多因素有关。
期刊是专业阅读的重要阵地。与书籍相比,期刊能更好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反映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此次调查中,没有订阅教育教学类期刊的人数最多,占比达到46.44%。这说明相当多的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期刊阅读的重要性,没有用订阅这种方式来强化自己专业阅读行为的主动性。订阅1种教育教学类期刊的人数占比为29.18%,订阅2种教育教学类期刊的人数占比为15.66%,订阅3—4种教育教學类期刊的人数占比为6.05%,订阅5种及以上教育教学类期刊的人数占比为2.67%。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部分教师只满足于阅读一种期刊,且很可能只是订阅了与小学英语教学相关的期刊。这并不利于教师建立大教育观,不利于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
和期刊阅读相比,教育教学类书籍的阅读情况相对较好:有45.37%的教师每年会阅读2—3本书,有31.49%的教师每年会阅读1本书;每年阅读4—5本、6—9本和10本及以上的人数较少,分别为8.19%、2.85%和2.14%;有9.96%的教师不阅读相关书籍。总体来看,相比于期刊,教师更倾向于阅读书籍。
(四)关于影响专业阅读的因素
影响教师专业阅读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00%的教师对阅读不太感兴趣,说明小学英语教师并不排斥专业阅读。主要困难在于时间不足(占比达到68.50%),这既有教师个人的原因,也有外在环境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是教师没有体会到专业阅读对于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影响教师专业阅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占比达57.30%。为破解这些难题,需从主、客观两方面聚力。
(五)关于专业阅读与教师教科研素养的关系
课题研究情况基本反映教师的教科研素养。为明晰教师教科研情况与专业阅读的关系,本问卷同时调查了阅读时长、期刊阅读量、书籍阅读量以及近五年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情况。分析发现,阅读时长、期刊阅读量、书籍阅读量与课题参与之间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阅读时长与课题参与的相关性为0.155,期刊阅读量与课题参与的相关性为0.290,书籍阅读量与课题参与的相关性为0.253。这充分表明,课题研究需要有一定量专业阅读的支持。期刊阅读与课题参与的相关性略高于书籍阅读与课题参与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说明期刊阅读比书籍阅读对课题研究更有效。可能是因为期刊通常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课题研究有相当的助力。总的说来,教师的专业阅读与教科研素养的提升密不可分。只有通过持续的专业阅读,教师才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启示
基于上述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阅读的情况调查,笔者认为,可从关注阅读的“广度”“深度”与“温度”三个方面,优化教师专业阅读的结构、策略和氛围。
(一)关注“广度”:优化专业阅读的结构
从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的阅读视野不够开阔,有必要改变阅读观念,从“广度”入手,促进专业阅读结构的优化。这里的“广度”有两层含义。第一,除了关注英语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也要适当关注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心理、教学空间中的其他因素等,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等都有极大帮助。第二,除了关注国内的学术研究,也要关注国外的成果经验。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阅读以英语为母语者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教学纠偏,比如英语习语的规范使用。而且,阅读国外的学术文献能够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更新我们的专业知识。作为英语教师,首先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以助力“跨文化交流”的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期刊阅读比书籍阅读对课题研究更加有效,所以,在书籍之外,我们也可以订阅一些专业期刊,以提升自身学术研究的敏锐度。
(二)关注“深度”:优化专业阅读的策略
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看到,教师采用的专业阅读方式主要是浏览。这样的方式显然不足以深入知识的本质,甚至会出现“读了又好像没读”的尴尬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阅读的“深度”——可以通过优化专业阅读的策略来实现。
首先,关注专业阅读的全过程。阅读前,可以通过检索和收集相关信息,为专业阅读做必要的准备;阅读中,可以使用笔记和批注等方式来提取、梳理重要信息,以便后续回顾和理解;阅读后,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对阅读内容做回顾和反思——这是本次调查发现的阅读弱点,教师可以通过交流和写作等方式来弥补。
其次,重视阅读笔记。阅读笔记是教师专业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把阅读输入转化为阅读输出的过程。在做阅读笔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内化输入信息,并以清晰、简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理解,这对专业阅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等的强大笔记功能,在电脑和手机上同步操作,方便将不同主题的内容归类保存。我们合理利用阅读笔记的功能,为专业阅读赋能。
(三)关注“温度”:优化专业阅读的氛围
专业阅读不同于消遣性阅读,它有理解上的难度。虽然调查发现教师并不排斥专业阅读,但从阅读时长、阅读量等多个维度可以明显看到,大部分教师的阅读与专业阅读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缩短这种距离,关注专业阅读的“温度”很有必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专业阅读氛围,提升教师专业阅读的积极性。
首先,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构建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阅读共同体”,推动教师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中获得共同发展,可以采取主题研修、读写研究、线上打卡、骨干领读等形式。
主题研修指的是共同体教师可以指定某一时间段,一起阅读相关主题的书籍,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讨,从而形成对某一主题的深刻认识。读写研究是指采用分享读书日志、分析期刊编辑对文章的审稿意见等方式,交流教师专业阅读的方法,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弱点进一步在阅读中查漏补缺;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教学名师的阅读史、写作史,提炼阅读策略,铺设成长路径;可以邀请在专业阅读、写作等方面有心得的教师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尤其是阅读艰深的教育类学术论文、书籍的经验,实现由读到写的跨越。线上打卡是为了弥补线下阅读的不足而开展的阅读共同体活动。共同体成员可以建立QQ或微信读书群,每周由1—2名教师推荐精选文章或书籍,并选摘其中的部分内容供共同体教师在碎片化和空闲时间阅读学习,其余教师需以发表感想的方式完成打卡。骨干领读重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骨干教师可以选取书中的某些章节来导读,并将导读内容制作成PPT,与其他教师共享。导读过程中,骨干教师可以结合典型的教学实践案例,解读相关的理念,加深教师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其次,鼓励教师专业阅读,营造整体阅读的氛围。重视阅读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设置系统的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将专业阅读与教科研的融合纳入校本培训项目中;打造教师专业阅读的独立空间,如书吧、阅览室等,确保教师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专业阅读。当然,阅读空间中配备的阅读资料应尽量完备,在提醒教师需具备宽广阅读视野的同时,还能满足教师专业阅读的个性化需求。另外,学校阅览室和图书馆可以定期统计图书和期刊的借阅总册数、类别、借阅量等,评选出分学科或综合类的“借阅达人”,向优秀教师发放证书及图书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激发教师的阅读热情。
参考文献:
[1] 丁昌桂.专业阅读的样子——与休闲性阅读比较的角度[J].教育视界,2016(7/8):6.
(郭翔,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