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23-09-09 02:57李广梅
科学导报 2023年58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学习共同体

李广梅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经济法教学;经管类专业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提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全面依法治国从2014年提出后,我国法制领域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有力推进,法治社会基础进一步夯实,人们的法制意识逐渐增强。作为培养经管类专业大学生法制意识的专业基础课《经济法》,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当前经管类《经济法》教学面临诸多困境。

  一、经济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是一门缺乏前修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经济法是为实现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对市场主体、市场规则、政府宏观调控以及社会保障等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节而形成的一系列规范体系,是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科内容既涉及法律知识又涉及经济管理关系。但经济法在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是作为学科类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前几个学期,学生是在没有任何经济学和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由于学生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还没有进入社会,普遍不能正确理解各种社会经济关系,更不能正确理解调整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背后的法理,学习这一门课程的主要办法是死记硬背,而经济法涉及的相关法律规范内容较多,且表述要求十分严谨,导致学生普遍感觉经济法学习难度较大,课程推进较慢。

  (二)教学滞后法律规范的修改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我国加大了各行各业法律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作为一线教师,一般在相关法律规范颁布后,并正式生效才能向学生讲解,否则就需要对相关法条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修改的原由,这一方面增加了教学内容,这对于本来学时就不多的经济法教学来说,会严重影响课程进度,另一方面造成学生记忆混乱,很多情况下学生容易把陈旧的法条当成教学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因此,经济法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滞后法律规范的情况。

  (三)课程学时有限

目前大多数高校经济管理学院这门课程的学时数是40~48学时,有的高校还要少,而完全讲完这门课程则需要70~80学时。如果要系统讲授一部法律,需要6~8个学时,则完成全部经济法课程就要对有些法律规范进行舍弃;如果不舍弃,则每部法律平均下来讲授的时间只有2~4个学时,因此教师无法深入讲解经济法律知识,学生不能系统理解经济法律之间的联系,当然也不能从中理解法律条款背后的法理,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教学内容稍有增加,则感觉负担加重,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以上可以看出,经管类经济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社会实践缺乏、相关法律更新较快与课程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

  二、学习共同体理念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学习共同体理念最早来源于德语“Gemeinschaft”(共同体)一词,表达为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译为英文的Community,除了共同体的解释外,还有社区的意思,表达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成员之间的紧密性。后被教育家杜威引入教育中,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以至于中小学、幼儿园或者一个企业,构建学习共同体都成为老师和领导的一种选择。本文所说的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构成一个教学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学生和老师之间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教授者和学习者的关系,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构建一个更加紧密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然而这种模式在大学校园中应用效果不佳,因为高等教育体制下的教学班级很难在一个特定区域构建长期稳定的关系,任课教师上完课就离开教室,学生也无固定教室,因此高校的专业课学习很难利用学习共同体这一模式。

这一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虚拟社区的相对稳定。比如任何课程班级都可以随时随地组建班级微信群、QQ群,或者利用互联网公司开发的一些学习平台,像钉钉、学习通或者雨课堂,构建一个稳定的学习社区,这样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机会增加,关系更加亲密,教师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这一定程度上无限增加了教学时间,也可以无限增加教学内容,只要充分利用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就可以解决经济法教学中的存在的困境。

  三、构建经济法学习共同体,提高经济法教学效果

在经济法学习共同体中,可以通过虚拟社区构建以下三大模块,逐渐突破经济法教学中的困境。这三大模块相当于实体班级中的黑板报的三大版块。

  (一)構建学习园地模块

学习园地模块主要针对经济法教学内容丰富、法律更新速度快、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而设置的。教师在完成正常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学习园地模块向学生随堂推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民法讲堂》《今日说法》以及任课老师自制的教学专题等线上网络资源,一方面通过案例让同学理解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引导和启发同学对社会经济现象背后的法理进行思考,拓展学生知识面,并注意反馈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加强交流与互动;也可以及时发布法律规范的修改及相关解释,拓展专业知识,随着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对社会实践认识的加深,经济法学习难度逐渐降低,加之众多生活中的鲜活案例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通过学习园地模块的建立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构建一问一答模块

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只有20%愿意选择线下咨询老师,有80%的学生更愿意通过线上咨询。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在学习共同体中设置问答奖励模块。问答模块包括三个环节:1.课前环节。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提出有效问题,给予年终课程评定加分的奖励。2.课间环节。认真听讲,而能够提出有效问题,也给予年终课程评分加分奖励。3.课后环节,在课后的复习和练习中,能够及时提出问题者也给与加分奖励。以上问题不能是名称解释或简单法条的解释,要有一定的思考性。所有问题展示在一问一答模块,保留记录,并作为后期奖励的依据。任课教师根据问题逐一回答,答案保留在一问一答模块,随时供学生查阅。

  (三)构建强化练习模块

经济法大多数是新生课程,构建经济法教学共同体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把学生看成还没有适应大学生活的“高中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任课老师除了在通过前两个模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扩展知识,还需要随时在线发布本节课的练习题,为节约时间,练习模块多以单选、多选、判断等学习平台可以自动批改为主的方式进行布置。平时作业练习推荐“雨课堂”,自动批改功能强大,能实时观测到学生的作业情况,有助于教师就疑难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强化练习模块的常态化运用可以敦促学生及时进行课程复习,及时了解自己所学之所欠,有助于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经济法作为经管类专业基础课,其学习完全不同于高中阶段的数理化史地生,这是一门专业课,面对还没有适应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经济法教学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即培养学生专业课的自主学習能力、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稳定的虚拟式经济法学习共同体既有可能也有必要。通过虚拟社区,教师发布课前问题引导、案例分析、课后习题,线上知识链接,以及进行问题咨询和反馈,建立一对一(一个老师一个班级的课堂教学)的动态的、互动式师生学习共同体,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经济法教学效果。当然,在虚拟社区中,任课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以一己之力带领整个专业班级构建专业课学习共同体,需要在恰当的节点抛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和组织班级专业课教学按照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法工委发言人: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274件.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2]陈积银.试论异步双向互动式网络新闻传播——从传受双方的地位探讨网络互动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殷海光.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

[4]董成惠.法学与非法学专业《经济法学》马工程教材的教学比较分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11):123-127.

[5]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1).

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课程建设类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2020SJJXSFK0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基于CDIO理念的经管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基于课堂教学的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科研优化思考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