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09-08 05:17朱秀清叶澜涛余萍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土力学专业课程育人

朱秀清,叶澜涛,余萍

(天津农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天津 300392)

“土力学”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等工程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农业水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岩土工程等的基本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介绍土的组成及基本性质,土的渗流、土中应力及地基变形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挡土结构土压力及土坡稳定性分析等相关工程建设、科研中涉及的问题,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科学素养,帮助其树立科学的现代工程意识观[1]。天津农学院“土力学”课程开设已有近20 年历史,上课学生人数超过 2 300 人。2012 年“土力学”课程获批校级精品课建设,丰富了课程网站资源,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了保障;2020 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了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对完善学生土力学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全面工程素养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反映效果良好。近年来,土力学课程任课教师在坚持育人导向的同时,也在不断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素材,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中,在传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课程的“育德”功能[2]。“土力学”作为天津农学院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发挥了引领作用,取得了一定建设经验和成果。

1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举措。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适当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既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精神,又对推进立德树人具有重大意义。所谓“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形式将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对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就是任何专业课程的教育目标都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来开展,同时把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整个教育体系有机融合。坚持育人导向,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元素,并通过课堂载体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完美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一致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把课程思政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天津农学院决定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要求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梳理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使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土力学”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为更好地发挥“土力学”课程的育人效果,基于工程类课程特点,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理想信念、道德、科学探索、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并重同行,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工科人才。对于水利工程专业来说培养水利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任何一门课都应围绕“如何培养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进行开发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2 “土力学”课程建设思路和举措

为做好“土力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团队成员积极思考、相互沟通、团结协作,从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开展教材建设、举办公开课、录制微课、形成电子课件、进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实施在线网络教学等方面拓展建设思路和举措。首先要求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建设研讨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提升思政育人教学能力;其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课程思政素材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并在教学目标中增设育人目标“通过学习土力学,厚植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工程法律法规意识和工程责任意识”,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大纲中;第三根据教学反馈情况,参考相关工科教材,团队进行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教材建设,并出版《土力学》教材1 部;第四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课程章节,举办教学公开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第五课程结束后,通过开展在线网络教学活动及时与学生沟通,反馈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结合讲授的教学效果;第六根据课程思政教学情况,选择5~6 个素材编制脚本并录制微课;第七根据教学大纲编写包含课程思政内容的教案,形成电子课件;第八不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讨论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并在课程中具体实施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使得“土力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既传授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强化了专业课程的“育德”功能,在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政元素完美融合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3 “土力学”课堂中的思政案例的开发与融入

“土力学”理论课堂思政教学内容需要深入挖掘在家国情怀意识、工程法规意识、工程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以保证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为此,从分析土力学学科发展历史、土力学知识在工程建设中地位、工程规范的意义、历史人物故事感悟等角度出发,深度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探索精神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等思政教育元素[4]。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植入介绍学科发展新动态、专业伦理教育、典型工程建设成就分享、工程事故案例分析、代表性工程分享及典型人物事迹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理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责任意识;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实现预期的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土力学”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也较强,除了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外,还要配合部分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工程事故危害的严重性,从内心深处建立职业的敬畏感及责任意识;还可以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照介绍国内外在本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相关行业精神等,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本学科发展历程的艰辛、通过科学家不畏困难、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的故事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感和奋发进取心,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5]。“土力学”课程部分思政教育案例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土力学课程部分思政教育案例设计

4 “土力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土力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课堂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使得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仅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而且也重视德育教育的目标的培养得到体现,取得的成效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由于丰富思政教学资源的植入,有助于改进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势必也会促使教师更新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水平;②有助于推动修订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增设思政教育目标,更新教学内容;③有助于实现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科学探索精神、职业素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对职业的敬畏感和工程责任意识,激发学生遵守职业道德,传承和发扬爱岗敬业精神;④有助于实现通过工程事故案例分析,引领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取得工匠精神、爱国意识、创新精神教育等思政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有机融合。同时,对专业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不仅需要专业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而且需要准确把握专业知识与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哲学等政治思想教育内容的内在关联,并能够将其有机统一。总之,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新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实质是一种课程观[6]。因此,在重视土力学工程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课程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工程教育全过程,实现工程专业教学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用[7]。充分挖掘土力学课程基础知识中的思政元素,达到全面育人。

5 结语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高校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经之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环节。“土力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基本专业知识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及时介绍科技前沿并更新课程知识,才能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求。同时,作为任课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有义务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本课程通过系列思政案例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程法律法规意识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等,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教师还将继续开发新的思政案例,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便进一步加强课堂载体建设,持续改进教学效果,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土力学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垃圾土力学特性及其路基填筑应用研究
土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土力学中土的密度和重度概念的分析与讨论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