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芬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内科发生率较高的危急重症,诱发因素主要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在形成血栓以后出现心肌组织缺血性坏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治疗措施可以实现早期血运重建,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是因长期卧床治疗,缺乏机体运动,处于静息状态时部分患者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容量下降,造成运动功能退化,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性,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现阶段,已经有研究资料证实,运动训练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均属于常见的康复运动方式,对于改善患者心肌灌注、运动功能具有确切效果,还能增加患者心输出量,增强肌肉力量,进而降低机体组织对于同等负荷心率的反应性[3]。为此本文行随机对照试验,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康复期联合应用抗阻运动、有氧运动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筛选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随机对照试验,样本筛选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入组对象共计60 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展开规范化处理,将入组对象均分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 例。
纳入标准:纳选对象症状以及体征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采取急性冠状动脉造影等影像学诊断措施确诊;符合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完整;生命体征稳定;于研究期间可积极配合;研究遵循知情原则。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具备心肺手术史;表现为肝肾功能不全、其他器质性疾病者;患有心脑血管肿瘤、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患有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临床资料丢失;于研究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以及决定擅自中止治疗者。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在患者手术治疗以后护理人员指导其自主进食,协助患者床边站立,每天站立2 次,每次5 min,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过渡为下床站立后自行走动,在家属监护下在病房中走动,每次30-50 m,以患者耐受性为标准,逐步增加步行量,或者采取上下楼梯训练形式。
1.2.2 观察组于康复期联合应用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具体内容如下:
(1)住院期间:在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以后,要求患者于术后第2 d 卧床休息,对患者手术部位予制动处理,指导患者展开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术后第3 d,患者在护理人员以及家属的协助下在病房中缓慢活动,坐立于床边,每天散步2 次,每次30 min。术后第4 d 起,要求患者每日在病房中散步2 次,每次50 min,视患者实际情况延长散步时间。
(2)院后康复运动: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在患者院后开始运动前展开热身运动,至少5 min,抗阻训练、有氧运动时间各为25 min,运动结束以后放松5 min。应用心肺运动测验评估患者运动峰值氧耗量(VO2max),明确患者有氧运动的强度,在出院后的第1-6 周,将运动强度设定为50%-60% VO2max,第7-12 周时将运动强度增强至60%-70% VO2max,所采取的运动训练形式包含快走、功率自行车训练等。在患者采取抗阻运动前,对于患者单次最大负荷(IRM)测试,出院后第1-6 周运动强度设定至50% IRM,第7-12周时增加训练强度为60% IRM,持续训练时间同样为25 min。在执行抗阻运动训练时训练部位涉及上下肢肌群、腹部肌群以及腰背部肌群,训练动作包含肱二头肌屈曲、肱三头肌伸展、肩上推举、腹部紧缩、下背部伸展以及股四头肌伸展、小腿抬高以及背阔肌下拉等,在院后第1-6 周时重复上述动作,每天重复10 次,7-12 周时上述动作每天重复15 次,借助于重量训练、哑铃、弹力带展开抗阻训练,在患者运动锻炼期间至少有一人陪伴。
(1)心功能水平:实施对应护理措施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心功能水平。
(2)心率变异性:于患者护理前后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心率变异性,监测指标包含全部窦性心博RR 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 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RR 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以及相邻NN 之差>50 ms 个数于总窦性心博个数中的占据比例(PNN50)[5]。
(3)运动功能:记录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前后运动持续时间以及氧脉搏量。
将本次研究所用数据均录入SPSS 24.0 统计学软件中加以处理,其中与正态分布相符合的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所用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所用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一般资料对应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研究结果证实,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心功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心功能水平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0 30干预前75.28±6.14 75.05±6.27 0.144 0.886干预后52.57±5.46 56.28±6.14 2.473 0.016干预前52.33±6.17 52.56±6.39 0.142 0.888干预后66.25±6.17 61.83±6.42 2.719 0.009干预前42.93±5.04 42.75±5.28 0.135 0.893干预后34.93±4.67 38.42±5.05 2.779 0.007 LVEDD(mm)LVEF(%)LVESD(mm)
干预前,组间心率变异性等指标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变异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率变异性对比(±s,ms)
表3 两组心率变异性对比(±s,m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0 30干预前82.13±7.19 82.07±8.68 0.029 0.977干预后103.46±12.77 89.77±10.63 4.513 0.000干预前30.56±3.85 30.63±4.16 0.068 0.946干预后38.69±3.58 34.72±3.96 4.073 0.000干预前68.44±5.61 68.52±5.19 0.057 0.955干预后92.44±8.63 80.85±7.93 5.416 0.000干预前4.06±1.07 4.17±1.13 0.387 0.700干预后5.68±1.26 4.49±1.05 3.974 0.000 SDNNRMSSD SDANNPNN50
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运动功能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运动功能对比(±s)
表4 两组运动功能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0 30干预前201.54±15.37 201.36±15.26 0.046 0.964干预后304.39±14.27 279.68±15.41 6.444 0.000干预前9.15±2.77 9.27±2.24 0.185 0.854干预后13.65±2.68 11.88±2.36 2.715 0.009运动持续时间(s)氧脉搏量(mL/beat)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对中老年人机体健康具有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针对此类疾病主要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具有疏通冠状动脉的效果,可以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情况,进而提高心肌血氧供给[6-7]。但是大多患者于手术以后存在再次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发作的风险性,还需采取有效的康复训练措施,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为,护理后观察组心功能水平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有氧运动训练期间患者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氧气,在改善呼吸状态、循环功能以及心理功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水平恢复[8]。与抗阻训练联合应用通过不同肌肉阻力对抗,刺激目标肌肉,加速机体代谢,有利于减轻心肌损害,进而加速血液循环,可以改善全身微循环状态以及心肌供血情况[9]。观察组心率变异性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康复期联合应用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可以提高心脏储备能力,通过适量的康复运动训练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迷走神经活性,有利于抑制因交感神经过度活动造成的细胞凋亡,有利于提升患者心率变异性,在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远期预后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10-11]。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联合应用对于处于康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能够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开放,增强了心肌细胞活力,通过减轻小血管平滑肌痉挛促使冠状动脉血管恢复,有利于改善心肌细胞缺血以及缺氧状态,提升了患者机体免疫力以及运动功能[12]。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康复期联合应用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有利于促进其心功能水平和运动功能恢复,可以改善心率变异性,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