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探究

2023-09-08 08:30
科教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逻辑课程体系岗位

张 钰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2019 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带来的品牌效应能使职业教育吸引和保留高质量的学生、教师和资源,从而促进其整体发展。为建设符合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群,高校须明确其内涵机理、组群逻辑等,因此,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群至关重要[1]。

1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含义和建设目标

1.1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含义

自2006 年起,政府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任务并制订相应的目标,强调加强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关于专业群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丰富,学术界对专业群的概念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于高校视角的专业群概念,主张优化资源结构、整合资源、重组资源,结合相关社区建立专业群,满足产业发展和相应就业的需要[2]。第二类是基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产业链资源和不同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进行整合的专业群建设理念[3],强调将不同产业链的优势技术和各行业所需的专业有机结合,构建系统的专业群。

1.2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定,高职院校应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布局也必须考虑到区域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服务区域经济的使命放在首位。通过研究各专业的共性,根据一定的需求进行分组,可以将多个专业集中起来形成专业群,这种方式能对现有资源进行再优化和组合,使各专业的优势得到发挥[4]。

2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群逻辑

2.1 产业结构逻辑:基于产业链组建专业群

“产业链”的概念起源于生态经济学,是指特定产业环境中各种供需链的相互联系。它由纵向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组成,形成相互依赖的产业关联秩序。专业群与产业链之间的对接可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第一种是专业群与重点区域产业链的有效对接,这是形成专业群的核心基础,需要整合群内相关专业,使专业群与产业链之间相互关联。第二种是以“核心专业为骨干,相关专业共同发展”为原则,实现专业群内专业的多元化组合。这一原则使专业群内外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互联和共享。第三种是以职业教育与培训集团作为专业群发展的合作平台。该集团整合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资源,体现了专业群与市场、行业、岗位的需求[5]。

2.2 岗位需求逻辑:基于岗位群组建专业群

“岗位群”的概念是指性质相似的职业岗位系统,或者是属于某一职业领域的岗位集合。职业院校必须制定政策,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引导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岗位能力而非传统的单一岗位能力发展。专业群所形成的岗位逻辑应与企业岗位紧密相连,企业管理、技术升级、生产调整等各个方面都应与专业群紧密相连。而专业群内的课程内容和结构必须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岗位需求[6]。

2.3 知识统整逻辑:基于学科群组建专业群

专业群是由学科集群形成的,重点是特定的专业领域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这种外部逻辑是由学科集群形成的专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群的内部逻辑是在学科知识和外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学科知识的发展必须遵循既定的逻辑和规律,同时还要寻求学科的内部价值秩序。专业群的这些内外部逻辑需求与产业集群、职业集群紧密相连。因此,促进学科整合,在学科集群的基础上形成专业群,促进跨学科协作,对于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7]。

3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3.1 专业群组群的逻辑性有待提升

专业群系统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群内复杂技术技能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而言,从事不同专业的人员其专业特质培训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导致集群内各专业之间相互关系薄弱。这一点在商科专业中尤为明显,由于缺乏行业重点,导致不同专业被归入同一集群名称下。虽然专业群建设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的组群逻辑遇到了挑战和瓶颈。

3.2 课程建设的系统化有待加强

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它主要侧重于罗列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采用的是“底部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或“底层共有、中层融合、顶层互选”的框架。这种做法没有考虑不同职业类别人才的职业特点和培养需求,导致课程体系与同一职业类别的人才职业特点不一致,不利于不同专业的课程整合,使专业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面临挑战。因此,“集群”层面实质性教学改革的推进受到阻碍[8]。

3.3 教学团队能力不足

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职业教育强调专业化的应用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而本科教育则强调理论上的专业通识教育。要想建设一个新的高层次商务专业群,教学团队中的成员应各有所长,人才和技能互补,分工明确,突出集群特色。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专业教学模式和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此外,跨学科专业群内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存在明显差距,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不受社会重视,从而制约了专业群建设目标的实现。

3.4 专业群资源分配不均

在高职院校中,特色高职专业群的建立往往需要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然而,在学校和学院的两级管理结构下,仅由学院来建设专业群,由于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建立一个全面综合的资源分配机制,考虑专业群中所有专业的需求和重点,均衡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发展[9]。

4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路径

4.1 重构专业群组建逻辑

构建专业群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就需要根据不同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建立分类体系,根据不同类别人才的专业特质进行专业分组。为此,高职院校需要突破陈规,使产业和教育思维协调发展,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如,对技术型人才来说,专业群中分组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应该有共同的技术,对服务型人才来说,应该有相同的服务对象。此外,对于以培养艺术类人才为主的专业群,与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应能围绕艺术效果进行合作,进而实现专业群的整体建设目标[10]。

4.2 系统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商科人才具备创新和创造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学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双创理论知识等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结合学院的教学目标和特点,在课堂教学目标中嵌入创新思维、职业素养等,构建整合学生自身知识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打造数字商务专业群的技术平台课程。这就需要整合包括竞争性、创造性、课件设计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等资源,逐步分解岗位群能力要求中的知识和技能层次,设计与之匹配的职业技能型与综合素养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4.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新型商务专业群涉及营销、物流、管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需要一支能力结构综合、专业水平强大的教学团队。因此,高职院校应重点加强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注重专业群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岗位激励模式,明确新商科专业群领导和骨干教师所需的能力,并据此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能力[11]。此外,校院两级领导还应结合专业性质、工作量、教学质量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4.4 整合教学资源

为了建立一个有特色、高质量的新商科专业群,必须优化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这是专业群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高职院校在配置专业群内的教学资源时,既要考虑核心专业的经费和资源投入,还要考虑外围学科的教学资源投入,确保专业群内各专业协同发展。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与龙头企业合作,提升专业群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新业态专业群的建设中来,弥补高职院校在资金和设备上的不足,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助力优质新业态专业群的建设。此外,学校应积极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参与科研项目,各取所长,聘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完善专业群的服务,将新技术和创新理念无缝融入新商科专业群建设[12]。

5 结语

综上所述,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应着重围绕建设目标发展专业群,其基本思想应该是行业、学科、有效治理、目标实现等多种因素的耦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突破定式思维,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核心位置,产教融合是其重要的途径。通过深入了解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专业群才能更好实现内涵式发展,建立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逻辑课程体系岗位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