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2023-09-08 08:30:00詹书汇
科教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毕业生高质量院校

詹书汇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8)

《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63%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34%的毕业半年内就有离职经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明显下降趋势,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就业机遇和风险并存,高职院校毕业生需增强核心就业能力,稳步提升就业质量。

1 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至关重要

1.1 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当前,我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今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就是培育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有效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1.2 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双高计划”战略目标

高职院校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双高”战略目标。“双高”职业院校是新时代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新要求,考核高职院校是否实现“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的战略目标,其中就业质量就是重要考核、衡量指标之一。因此,为了适应当今时代要求,应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方式需要推陈出新,为实现高职院校“双高”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保障用人单位人才队伍稳定长远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倾向于轻松稳定的工作,而弱化了专业特长和个人发展,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队伍稳定性明显下降。高职院校毕业生应顺应企业需求,慎重择业,保证就业稳定性也是为用人单位建立稳定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提供保障,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效能、促进企业的长远稳步发展。

1.4 助益高职院校毕业生成长成才

高职毕业生就业是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必然过程,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岗位实践的重要阶段,是检验精进学习成果、职业意识萌芽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综合素质,为毕业生立足岗位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助益学生成长成才,为祖国培养新一代“大国工匠”奠定基石。

2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2.1 就业竞争压力增加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2023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158 万,比2022 届增加82 万人。高职毕业生既缺乏深度的专业学习基础,又鲜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面对逐年增加的竞争压力,劣势明显。而且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普遍遭受打击,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甚至国企都受到剧烈冲击,采取裁员减员、停工调整等方式减轻企业压力,就业岗位总量有所减少,也相应降低了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的高职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调查显示,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意向更倾向于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稳定性强的企业。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缺乏高技能型人才,与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恰好相反,形成就业结构性矛盾。

2.2 综合就业能力减退

网络信息化的不断普及,给自控能力不足的高职毕业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沉溺于虚拟世界的高职毕业生综合能力有待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也缺乏面对面沟通、实践教学、课余拓展等全方面系统提升综合能力的课内外活动,导致人际交往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发明创造能力、适应集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就业能力表现出明显不足。毕业生在面对工作压力和冲突时,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所减退,无法胜任工作岗位,就业质量明显下滑。

2.3 就业创业意愿下降

高职学生近几年经历了居家学习、减少出行、线上教学,甚至高职院校的特色实训实践环节都改成线上观摩教学。这种生活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研讨,助长了学生的惰性心理,养成惰性习惯,致使学生就业意愿有所下降。调查显示,高职近半数的学生都选择专转本来提升学历,“转本热”一定程度上对高职的就业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寄希望于专转本的学生在失利后又错失大量优质的就业机会,甚至无心求职。慢就业、缓就业等现象逐渐加剧,无法实现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就业。原有创新创业计划的部分毕业生在观察到部分私企的艰难生存和停业歇业情况后,也对创业计划望而却步。

3 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创新举措

为促进高职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政府需出台有效保障就业的政策措施,高职院校应改革教育培养模式,走访企业拓展就业岗位,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高职学生也应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1 聚焦国家政策,响应时代号召

为保证就业这个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2 年国家与各省市相继出台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的激励政策。高职作为大学生就业群体的第一平台,应切实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积极响应就业工作号召。鼓励毕业生心怀远大梦想,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引导毕业生心怀感恩,积极投身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激励毕业生响应各地的基层项目,如振兴乡村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高职院校要加强征兵入伍宣传动员的力度,增加报名体检等工作的指导和培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职毕业生应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血液。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步伐,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质量就业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3.2 融合培育模式,增强就业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的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专业理论基础要扎实,更注重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就业素养,能尽快适应本职岗位,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更全面地发挥职业本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就业能力,应从融合培育模式方面入手,将以应试为主的培育模式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引导大学生发展个性化思维和发散性创新思维,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企业岗前培训的双重模式增强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第一,高职院校应加强一流专业创新建设,同时重视多学科融合的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并根据企业发展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根据行业的最新动态更新和丰富课程教案,致力于提升毕业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第二,高职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创造引导性的实践实训培训,合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就业思维,营造助益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就业能力提升的氛围。第三,密切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将企业导师的教学融入课堂,以专题讲座、实训基地教学等形式传授专业领域的实务知识,激发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眼界,增强学生对专业实践的认知度,将教学理论知识有效融入实践。第四,建设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作用,全面发展大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创新应用能力等,贴合专业的实操工作岗位和企业的实时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实习质量,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

3.3 拓宽就业渠道,精准就业帮扶

虽然在大力发展校企合作的形势下,高校、学生与企业的线下交流有所加强,但就目前形势来看,就业渠道仍然存在相对狭窄的问题。因此,高职应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完善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保证用人单位、毕业生以及高职院校三方之间的顺畅沟通,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全力开展学校领导访企拓岗工作,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并建立深入广泛的常态化合作模式,源源不断地为毕业生提供相匹配的就业机会。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者应准确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升学或就业最新动向,并不断更新完善就业大数据,根据毕业生的详细情况和具体要求精准推送就业岗位。推送的岗位要做到既与毕业生高度匹配,又让毕业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高职院校要保质保量地运用各类就业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开通“线上招聘―简历投递―笔试面试―实习签约―就业落实”的就业绿色通道,实现高职就业服务高效化、人性化的目标。

对于就业困难学生,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调研学生个人就业意向、家庭情况的基础上,全面评测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制作就业困难学生信息采集表。根据采集表制订一生一策精准就业帮扶策略,建立学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四级联动就业帮扶机制,落实就业帮扶工作目标,增强就业工作者的帮扶责任意识,打造以生为本的精准就业工作特色,保障学生实现更加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3.4 端正就业态度,激发就业意识

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需要高职院校和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等各层面的齐心协力。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助益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把握就业先机和良机。高职院校应举办各类竞赛,例如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以赛促学,激发毕业生的就业意识。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在充分了解当前就业形势的前提下,给予大学生个性化就业空间,提供适合学生的精准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者应根据形势变化和学生就业动向及时进行就业指导战略调整,使学生都能够从容应对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好心态,以便再次求职。高职院校还要着重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求职和就业,强化就业意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毕业生应认清就业形势,分析自身情况,摒弃不端正的就业态度和就业观,主动应聘积极求职,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积累经验和发挥个人价值,才能最终实现人生理想。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指导、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毕业生高质量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