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水平对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影响

2023-09-07 02:49童星如
英语教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会话二语话语

童星如 谢 洪

引言

对话是人类互动交流的基本手段。为了保障成功交流,对话双方需要运用多种策略、调动各类资源,轮番承续对方话语,推动对话发展。王初明(2016,2017,2021)提出续论,强调语言通过“续”学会,语言习得高效率通过“续”实现。研究者(如Yang&Lu 2021;谢洪、杨梅 2021等)对二语对话中使用的续说策略展开研究,研究了补全、拓展和创造(Completion,Extension&Creation,简称 CEC)等二语续说策略的使用特点,分析了续说策略使用与二语能力发展的关系。由于相关研究方兴未艾,许多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语言水平、身份认同、语言学能等学习者个体因素对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影响。本研究聚焦语言水平,使用会话分析方法采集10位不同语言水平英语二语者与英语教师互动交流的会话语料,通过对典型语料的细致分析和对比,研究不同语言水平英语二语者续说策略使用的特点和差异。

一、研究背景

续论秉持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Tomasello 2003),主张语言习得发生在交际使用中,语言知识来源于语言使用。续论促学机理包括理解产出不对称性及语段不完整性,对不完整语段的创造性模仿、补全和拓展,有助于提高互动协同强度,推动理解和产出的拉平,实现以续促学(王初明 2018,2021)。因此,外语教学若想充分利用“续”的促学优势,就应注意对补全、拓展、创造等续策略的使用,促进学习者互动协同能力的发展(杨梅 2022)。

基于续论,续作任务应运而生,包括续说、续写和续译等,旨在提供不完整的口/笔头语篇输入,刺激学习者充分理解后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模仿、补全语篇内容,以达到学用语言的目的(王初明 2019)。续作提高了语言学习效率,丰富了教学手段,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促学效果也在大量研究中得到反复检验(Chen&Zhang 2022;Wang&Wang 2015;Zhang 2017)。当前研究大多关注读后续写,除杨、陆(Yang&Lu 2021)和谢洪、杨梅(2021)外,鲜见二语续说研究。

王初明(2016,2019)指出,对话是典型的续说,与本族语者互动对话是最佳语言学习方式。在二语对话中,本族语者提供语言使用模板,学习者在理解对方话语的基础上恰当运用续说策略,模仿和学用地道的外语表达,由此产生拉平效应,提高语言产出和二语学习效率(王初明 2019)。二语续说策略是二语者和本族语者在互动对话中,交替接续话语,依次承接话题,以此达到互解、实现交际目的而采取的互动策略(Yang&Lu 2021;谢洪、杨梅2021;杨梅、李京枚 2021)。现有研究主要关注补全、拓展和创造等二语续说策略:补全策略指二语者注意到语段不完整性后,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主动地补全对话;拓展策略指二语者在对话中主动针对某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创造策略指二语者在对话中主动提出新话题、创造新内容。在续说策略使用基础上,听者和说者轮番“听后续说”(王初明 2019),不仅能有效延续对话,实现交流的目的,还能推动二语互动能力发展(杨梅、李京枚 2021),促学第二语言。

因此,成功的二语互动离不开理解对方话语后进行的补全、拓展和创造。那么,不同语言水平的二语者在续说策略使用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上是否存在差异?作为影响二语学习和使用的重要因素(Ellis 2006;Gass&Selinker 2008),语言水平与二语续说策略使用之间具有何种关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会话分析方法,采集高低水平英语二语者与英语教师互动交流的会话语料,通过对典型片段的细致分析,探究语言水平与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会话分析强调以真实语料为基础,从微观层面细致观察和严谨分析人类互动言谈的序列组织,揭示其背后的社会行为、秩序及属性(Sacks,Schegloff&Jefferson 1974;Schegloff,Jefferson&Sacks 1977)。由于二语续说策略的使用是二语会话中可视的具体行为,采用会话分析方法进行探究有助于观察和了解二语续说策略如何推动二语会话发展,更有助于在具体的互动实践中揭示续说策略使用与二语水平、语用能力及互动能力发展的关系,为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10位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二语者与1位英语教师参加了本研究,其中5位是高水平者,他们是华南某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雅思考试成绩均为7分;5位是低水平者,他们是该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均合格;英语教师为男性(以下称A),来自俄罗斯,参加本研究时已有15年英语和汉语学习经历,在我国担任英语教师6年,任务开始前与二语者均不相识。

(二)语料采集与转写

研究通过录音录像采集10位二语者分别与A使用英语对话的语料,时长均为25分钟。在会话前半段,A与二语者分别进行自我介绍、自由交谈,话题不限;在会话后半段,A邀请二语者一起观察一幅图片,并交换对图片内容的看法和观点。会话结束后,双方与研究者一起回看录像材料,且研究者针对会话过程中续说策略使用细节进行回溯访谈,一方面了解续说策略使用的原因;另一方面确保后续材料转写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语料转写聚焦二语会话过程中所有语言及非语言信息。研究者采用杰弗逊(Jefferson)的转写体系(Nguyen&Kasper 2009)转写会话中的语言信息,并参照伯奇(Burch 2014)使用视频截图、文本描述和图片标注等手段转写会话中的非语言信息,转写规则如表1所示。最终采集了5位高水平二语者与A的会话语料,共18 925字;5位低水平二语者与A的会话语料,共17 415字。受篇幅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两位二语者与英语教师对话的典型语料进行分析,高水平者简称J,低水平者简称X。

表1:转写规则(Conversation Analysis Transcription Conventions)

(续表)

三、数据分析和讨论

下面,以典型会话片段为基础,逐一描述不同语言水平二语者使用续说策略的特点,并分析语言水平与续说策略使用特点的关系。

(一)补全策略

A在会话中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或互动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互动话语和意图(杨梅 2022)。二语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补全策略的使用存在差别。J在3 785个字共331个话轮的会话语料中,主动注意到A巧妙设计的3处不完整语段(Designedly Incomplete Utterances,DIUs,Koshik 2002),并成功使用了补全策略。以片段1为例,A首先发起询问性会话序列,问J最想去日本的什么地方,J犹豫片刻,于是A继续追问,但故意没有把话说完整。在短暂停顿的同时,A凝视着J,点头微笑,鼓励J提供更多信息。J及时捕捉到对方的互动意图,立即回答“The northern part”,主动补全前序话语,展现出在二语续说中使用补全策略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片段1:J的主动补全(见表2)

表2

X在3 483个字共415个话轮的会话语料中仅勉强使用了1次补全策略。在片段2中,X提到咖啡选修课,A补充说明课程是关于“how to make coffee”的,X重复一遍后继续补全“and how coffee is produced”。X重复前一话轮的行为既是对A的观点表示赞同,又是给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为后面使用补全策略作铺垫。最后A总结“Basically like a little,a little introduction”,并停顿一下,期待对方进一步补全,但X并未捕捉到他的互动意图,直接表示赞同。A自行将话轮补充完整。值得注意的是,X在第292行出现明显的犹豫和停顿,眼神从A移向桌面,并伴随大幅度手部动作,即所谓“独自 寻词状态”(solitary word search,Burch 2014;Goodwin&Goodwin 1986;Hayashi 2003)。X 在整个对话中常处于此状态,表明其深受语言能力限制,无法流利、高效地进行二语续说。

片段2:X和A相互补全(见表3)

表3

以上互动细节表明,虽然X已初步具备使用补全策略的意识,但是语言水平有限,补全策略使用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均不如J。一方面,补全策略的使用需要说话人成功理解对方话语和使用不完整语段的意图。从会话开始到结束,J均能理解A的话语,进而主动补全信息;X的语言能力限制了其对A话语信息和交流意图的捕捉和理解,导致其补全策略使用的被动和失败。另一方面,话语的补全需要参与者有较高的语言产出能力。J能主动、准确产出新信息补全A的话语;X的语言产出能力有限,导致其在试图补全信息时经常出现言语困顿而无法成功,降低了对话流利度。

(二)拓展策略

在与二语者的对话中,A始终积极回应,能在恰当时刻对话题进行拓展,为二语者提供更多的二语输入和互动机会。J在3 785个字共331个话轮的会话语料中,成功使用了34次拓展策略。以片段3为例,A首先发起询问性会话序列,对J的学校满意度进行提问,J立刻给出肯定答复,并主动将话题拓展到同学的观点上。虽然从表面上看,J提供了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但是这样的拓展暗示了她有不同的想法,为A的进一步询问作了准确、有效的铺垫,表现出较强的表达意愿及话题拓展能力。

片段3:J的话题拓展(见表4)

表4

X在3 483个字共415个话轮的会话语料中使用了27次拓展策略。虽然X对A提出的话题多限于被动回答,但是对一些话题也进行了积极拓展。在片段4中,X试图拓展A对会计职业特点的描述。X首先用略微上扬的音调说“and you work very hard”,表明拓展话题意图。由于语言能力较低,此句表述不当,A只能根据语境帮助其进行话语修正(Schegloff,Jefferson&Sacks 1977)。但是,X在继续拓展时又出现言语困顿,他转移目光,自行搜寻合适的词汇形容responsibility,搜寻未果,于是A只好替其补全very high。会话细节表明,受语言水平限制,即使X在互动中使用了拓展策略,也很难准确且高效地完成对话。

片段4:X的话题拓展(见表5)

表5

J和X的会话语料显示,拓展策略的使用与语言理解和产出能力存在关联。J具备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在会话中能快速把握对方的交际意图,主动补充和产出新信息,对话题深度进行有效拓展。同时,J在语言产出能力上具备优势,语音语调流利自然,词汇储备丰富,熟悉文化背景信息。J在回溯访谈中表示,这些为其提供了交流自信和内生表达意愿,驱动其在对话中积极、有效地使用拓展策略。相较而言,X虽然有交流意愿,且表现出话题拓展意识,但是受限于理解和产出能力,会话中存在大量言语困顿及语法和发音错误等。回溯访谈显示,X对互动中的许多话题感兴趣,但随着交流展开,X对自身语言能力并不自信,直接遏制了其拓展话题深度的愿望,无法准确、有效地使用拓展策略。

(三)创造策略

A在会话中频繁使用创造策略,积极创造话题、推动对话,在这种激励和引导下,两位二语者也多次尝试使用创造策略。J在3 785个字共331个话轮的会话语料中,成功使用了10次创造策略,主要体现在创造性词汇使用和话题创造两个方面。首先,J两次主动进行创造性词汇使用。例如,在片段5中,A首先对J的观点进行拓展和评价,并借助非言语互动技能模拟阳光洒落身上的情景。在此基础上,J完全理解了A的话语,表示赞同并使用词汇annoyed描述房间给予她的感受,引发了A在第327行的进一步评价。J主动创造性地选用词汇,体现出其对话语信息的准确把握,延续了话轮,拓展了话题。

片段5:J的创造性词汇使用(见表6)

此外,从对话开始到结束,J一直在积极创造新话题,使对话有效延续,体现出较强的互动能力和二语续说水平。在片段6中,J在A的提问和引导下主动在第230行提出新话题,并引发A在第233行针对此话题发表大段议论,为自己赢得了互动机会(Kasper&Wagner 2011)。新话题的引入体现出J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展现出她使用创造策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在回溯访谈中,J表示,在对话推进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为了更好地与对方互动,有必要主动提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在较强的内生表达愿望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J积极使用创造策略,多次成功地创造出新话题,推动了对话的延续和发展。

片段6:J的话题创造(见表7)

表7

与J相比,X在3 483个字共415个话轮的会话语料中仅3次使用创造策略,且失败了两次,使用创造策略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都不高。在片段7中,X尝试创造性地选用词汇以延续话轮。当A提到折叠椅时,X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试图用“a great Chinese...”深入推进,但由于语法意识薄弱、词汇匮乏,整句话词序混乱,且没有顺利产出invention一词。X意识到自身语言储备不足带来的言语困顿,肢体语言更加丰富,同时大笑试图掩饰尴尬,弥补表达失败带来的交流失误;眼神也飘忽不定,时而看向A,大多数时候看着桌面,显得紧张、不自信。在多次不成功的自我修正后,X看向A寻求交际帮助(Færch&Kasper 1983),创造策略使用失败。

片段7:X的创造性词汇使用(见表8)

表8

从对话开始到结束,X提出了两个新话题,只有一个成功延续,且准确性和有效性均不高。在片段8中,X主动提出话题“早班火车上的景象”,为了描述该景象,他努力搜寻词汇,同时借助大量手部和身体动作,试图将意思表达清楚,但其话语中充满了言语困顿、用词不当、语法错误和发音问题,最终不仅未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还使A产生了误解,将话题引向vodka。由此可见,X虽然尝试主动创造话题,但是语言水平有限,不仅没有确保话轮的推进和发展,而且影响了双方的互解,导致话题创造失败。

片段8:X的话题创造(见表9)

表9

以上语料显示,创造策略的使用与语言能力密切相关。首先,二语续说的前提是对话语的充分理解,创造性词汇使用不仅需要二语者有二语词汇储备,还需要其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充分把握对方的话语意图。J之所以能使用annoyed创造和推进对话,是因为完全理解了第323行A表达的意思;X在片段7中并未准确把握A的交流意图,尝试把对话引向对折叠椅的讨论,A在第225行选择继续自己的话题,表明X创造策略使用失败。其次,话题创造需要二语者具备较高的语言产出能力。J语言产出能力强,在会话中能毫无压力地提出新话题,用二语流利地表达观点;X语言产出能力弱,即使具有一定的话题创造意愿,也在言语困顿和词汇搜寻中戛然而止,导致无法成功使用创造策略。

结语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语言水平英语学习者在二语互动中使用续说策略的特点,讨论了语言水平和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高、低水平二语者在续说策略使用的主动性上存在差异。高水平者在会话中始终保持强烈的内生表达动力,能积极调动互动资源和交际策略,灵活运用CEC策略推进对话,有效完成续说。低水平者的续说意愿不强,内在表达动力不足,通常只能被动地等待对方帮助,无法积极调动互动资源和续说策略有效延续对话。第二,高、低水平二语者在续说策略使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上存在差异。高水平者能在会话中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高效地运用各种CEC续说策略,确保成功互动;低水平者虽然努力使用了一些续说策略,但是语言水平较低,话语中有较多的语法、用词和发音错误,使续说策略无法准确发挥作用。

以上发现有助于了解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特点,对保证二语互动过程中续的实现有参考价值,为深入研究“续”的促学机制及二语互动能力的发展带来启发。但是,本研究是一项探索性个案研究,样本量太小,相关发现不足以概括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全部特点。后续将搜集不同社会情境、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二语互动会话语料,从续论与二语互动能力发展的关系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调查二语续说策略的使用特点,进一步探究影响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主要因素。

猜你喜欢
会话二语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有意冒犯性言语的会话含义分析
汉语教材中的会话结构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呈现——基于85个会话片段的个案研究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冲突语的会话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