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已渗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新媒体来推进高校美育工作,运用怎样的新媒体手段和方式开展高校美育,目前学界和业界暂无定论。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如何让新媒体和美育方式恰当结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注入新的动力,让高校学子更乐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助力高校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首先采用文献阅读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和新媒体美育相关的文献,为论文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并在重点高校发放问卷,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新媒体与高校美育结合的优势,包括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思政教育工作者完善自己;最后采用归纳总结法提出新媒体融入高校美育的路径,包括探索丰富的新媒体教育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交互方式、强化教师和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等,以期更好地促进新媒体时代高校的美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等院校;美育;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3-0169-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发展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JKH20231087SK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更新,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移动客户端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蓬勃发展的新媒体也为教育行业提供了广阔的思路,给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教育从业者依托新媒体,从不同的切入点着手,进一步研究新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这是从传者本位的视角出发,忽视了受者的各种影响因素,没有正视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这一关键问题。因此,高校广大的美育工作者要集思广益、多方探索美育路径,不仅要总结新媒体在人际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优势,还要善于使用新媒体开展高校美育工作。
新媒体具有个性突出、受众选择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传播时效性强、信息传播范围广、操作便捷等一系列特征和优势,将其有效融入高等院校美育中,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美育素养,强化高等院校美育的实际效果。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化
在美的划分上,大众更倾向于了解和接触那种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形象,而新媒体能从色彩、形状、声音等各个角度展现事物的原貌,是开展美育的第一选择,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象的美学呈现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但最终都要以明确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出来。美是形象性的产物,大众能够通过它明确的特征辨别它。在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融入美育,重点在于表达美的具象化内容,尤其要通过形象美中所包含的社会美的形式、自然美的形式、艺术美的形式去呈现。这种美的力量可以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攀登知识的高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追求美好的人生,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用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关注美,保护美,追求美,创造美。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学子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要依托美育教学,有针对性地整合美育元素。把美育融入高校的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当中,有利于增强美学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提升高校学子的道德素质和综合水平,升华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早已渗透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媒體特点鲜明:数字化、多媒体化、互动性、广泛性、集群性、匿名性等[1]。依托新媒体,人们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的文字、图片等形式传播信息,还能用音频和视频呈现相应内容。在信息传播层面,新媒体具有灵活且互动性强的特点,给人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渠道,而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不强,在刺激参与者感官,让参与者获得沉浸式体验方面,新媒体拔得头筹[2]。进入新媒体时代,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融入美育美学观点,其传播手段早已不局限于一般传媒工具,而是已经蜕变为一种美学代表,它能赋予艺术复制和拟真的魅力,而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也彰显了数字艺术理论的巨大意义。在新媒体时代,不仅需要“美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采用不同的手段完善思政教育内容,注入更多的美学元素[3]。要培育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需要从美的特点入手,而不是用命令和行政手段来达到美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自由舒适的原则,用轻松愉快、适宜舒心的教授方法来传递知识[4]。这也是美学的一种运用,采取这种美学方法,受教育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追求美,汲取思政知识的营养,令其对个人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促进思政教育工作者完善自己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选择何种内容形式和呈现方式与教师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5]。新媒体时代,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美育的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新媒体素质,在向学生讲授相应知识点时要遵循美育美学规律,使受教育者能够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6]。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重点考虑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美育效果,这要求我们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作为重点考量因素[7]。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美育素养也对美育的层次和发展方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美育的实际效果,更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阅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只有这样才能契合思政工作的特征[8]。新媒体时代,要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美育培训,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新媒体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增加相关阅历[9]。单就思政工作而言,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只有不断学习和增加实践经验,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阅历有所增长,其中更关键的一环则是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运营规律,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落实美育原则[10]。
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开展思政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借助新媒体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组织以及适当干预学生的新媒体活动,解决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冲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11]。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协调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在协调和解决相关问题时,要努力做到表达清晰、逻辑严密、简明扼要,能够镇定处理复杂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根据高校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使用能力开展心理疏导和教育。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微信群、QQ群、网络社群等融入学生内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学生潜能[12]。
当前,新媒体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青睐和广泛使用,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和习惯。广大高校的美育工作者、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相关工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从多方面着手探索美育新媒体资源,巧妙地将新媒体融入美育过程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具备较高美育素质的毕业生。
(一)探索丰富的新媒体教育资源
新媒体赋能使高校学子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信息,并且能够随时追踪相关的事件发展态势。因此,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开放自由的特点。要顺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美育,离不开高效利用新媒体资源。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应保持高频率的互动交流,从谈话中了解高校学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接触和了解程度,进一步研究可能包含的美育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并将其融入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这樣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拓展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实现美育的高效渗透。新媒体也是思政教育工作者深挖思政知识蕴含的审美价值的有效途径,可以利用新媒体彰显美学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落实以美育德的理念。利用新媒体渠道和内容来扩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美育内涵,有利于帮助人们打破对思政教育的固有认知,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质量[13]。
(二)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交互方式
纵观新媒体技术最近几年的发展方向,其更倾向于把重点放在探寻和研发交互技术上,信息也具有更明显的针对性,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运用不同的新媒体交互手段来提升美育价值。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信息能够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典型代表有视频和图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融入声音特效、表情特效、多媒体课件、影视作品片段等,丰富教育内容的获取方式,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教师也可以基于此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吸收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展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纷纷崛起。当前,大众往往优先选择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短视频成为以央视的《主播说联播》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开展新闻传播活动的主阵地。高校思政教育也可借鉴这一方式,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授思政知识,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契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接收更多的信息,扩大信息获取渠道。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美育工作者、专业课教师等还能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直播教学等加强和学生互动。对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形式更加自由、高效,能够挖掘师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增强课堂的魅力[14]。
(三)强化教师和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
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要在思政教学中高效应用新媒体技术,必须进一步强化师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新媒体时代,高校学子能够接触到纷繁复杂、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并且学生对于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的辨识能力较低,很容易受到此类信息的影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和审美水平。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新媒体的优缺点,提示学生对于新媒体信息不能偏听偏信。另外,思政教育工作者、高校专业课教师、美育教育工作者还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在此基础上,思政教育工作者还要对新媒体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网络与新媒体相关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新媒体技术;另一方面,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主动采用新媒体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给学生构建一个稳定、和谐、多样化的思政教学以及审美环境,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美育素养[15]。
在社会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和内容传播方式愈发丰富多元的背景下,信息传播媒介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时代逐渐拉开帷幕。新媒体时代一方面给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的相互渗透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运而生。这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和美育工作者积极利用新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使用便捷、信息海量、时效性强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和美育的魅力与吸引力,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效果,彰显思政教育和美育的育人功能价值,渲染思政教育的魅力和整体美感。在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工作中融入新媒体手段,能够更好地贯彻高校思政教育的德育美育教学目标,践行以美育德、以德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真正成为美育的基地和培养高层次美育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徐曼,刘焕利.新媒体传播特征与传播业的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134-136.
[2] 郝丽莎.新媒体时代高校美育建设路径研究[J].艺术大观,2023(6):127-128.
[3] 金雯,马琳.短视频美育的问题及教学对策[J].陕西教育,2023(3):88-90.
[4] 张介凡.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模式探析[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3(1):15-17.
[5] 徐蕾.新媒体时代高校审美教育改革与创新[J].平安校园,2018(11):68-69.
[6] 史丹丹.自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审美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7(3):82-84.
[7] 蒋艳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审美教育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142-145.
[8] 王明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审美教育路径探索[J].智库时代,2019(25):62-64.
[9] 颜士轩.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2015(1):10-13.
[10] 王久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美育教育及高校辅导员美育策略[J].艺术教育,2015(4):46-48.
[11] 陈纯,张保伟.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美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策略: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42-46.
[12] 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孙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66-68.
[13] 乔欣,鲍敬敬,高健.高校美育的创新突破路径研究:评《美育维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3(5):115.
[14] 王君.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定位[J].教育探索,2006(5):55-58.
[15] 王崧舟.审美素养:最后的竞争力[J].福建教育,2019(5):20-24.
作者简介 王娇,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