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绩效审计服务乡村治理路径研究

2023-09-07 09:04吴亭忆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

吴亭忆

(作者单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党中央部署的乡村振兴“三步走”,脱贫攻坚是前提,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铺开,大量公共资源和财政资源将用于乡村建设。乡村成为公共政策落实和公共资金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只有将绩效审计与乡村治理有效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确保支农财政政策有效落实、支农资金精确到位。乡村绩效审计利用大数据技术与绩效审计全面结合,搭建国家审计数据平台,全面推动国家审计全覆盖,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有着跨时代的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

完善乡村绩效审计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经之路。郭军和冯娇研究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国家审计能够通过监督政府的行为和增加政府的透明度,降低腐败[1]。包莲论证国家审计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2]。王登山从监督保障、规范性建设、跟踪问效、廉政净化四个方面总结国家审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国家“金审工程”的不断推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大数据技术在乡村审计中的应用。刘静认为扶贫审计工作效率低是由于没有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吕劲松、黄崑指出要站在战略层面对扶贫审计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审计方法、健全审计工作的全覆盖,形成以审计为中心的扶贫督查机制。陈伟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扶贫审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拓宽扶贫审计的技术方法[3]。袁博针对可能面临的审计数据泄露问题,提出构建专属的云审计平台,促进云审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作用[4]。

在实务方面,我国各级审计机关也在不断摸索,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计算机Python 语言、图形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结合。如江苏省审计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绘数据,同时结合农业土地资料进行比对,从而发现违规领取农民乡村补贴的问题;南京市审计局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批量搜集财政补贴数据,采用图形数据库绘制农民家族关系脉络,通过K 均值聚类算法筛查耕地补贴领取面积的布局情况等;襄阳市审计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农田数据、土地规划以及航拍遥感影像等数据进行图斑比对,检查有无违规占用耕地、闲置耕地等问题[5]。

三、乡村绩效审计面临的困境

(一)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

根据2020 年审计署发布的数据,我国乡村绩效审计重点审计了24 个省的24 个贫困县,抽审资金71.57 亿元,范围涵盖了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村义务教育扶贫补助、基本医疗健康扶贫补助、扶贫搬迁危房改建专项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等各类项目。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审计部门的工作任务还会随之加重,审计人员人数有限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将日趋凸显。当前,我国乡村治理能力较低,乡镇一级审计力量薄弱,内部审计岗位缺失。由于缺乏监管,涉农资金违规挪用、截留闲置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违规行为导致部分贫困户未能真正受益,极易引发农民与村干部之前的矛盾冲突,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不利于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建立。

(二)审计范围广与审计数据不连通的矛盾

乡村绩效审计涉及面广,业务数据多,一个审计项目常常涉及民生、财政、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部门,以及农、林、牧、渔等多个产业的数据,业务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数据体量大且繁杂。在传统审计方法下,各业务部门之间数据往往是不共通的、审计证据无法得到有效印证[6]。这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舞弊空间大,审计工作难度大,审计人员无法有效把握审计风险点,审计效果大受影响。因此,乡村绩效审计如何有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是处理好审计范围广与审计数据不连通矛盾的关键。

(三)乡村发展与审计目标单一的矛盾

摆脱贫困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第一步,要实现中国梦伟大工程,脱贫攻坚只是前提条件。要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还应充分了解地方实际优势与需求,紧扣当地特色产业,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出发,聚焦生态保护问题、农民教育文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社会问题。我国乡村绩效审计主要聚焦于扶贫资金的使用与扶贫政策的落实,属于单一的“救济性扶贫审计”。乡村发展多元化与审计目标单一的矛盾,亟须审计机关在开展乡村绩效审计时,充分领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将单一的“救济性扶贫审计”向多元化审计目标发展,不仅要重视扶贫资金与政策的落实情况,更应站在乡村振兴高度去考察政府政策对农村教育、产业发展、环境生态等方面是否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从而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发展权益。

四、大数据背景下乡村绩效审计路径分析

(一)大数据背景下乡村绩效审计必要性分析

目前,大数据技术主要通过大数据搜索系统、自然语言分析系统、关系发现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分析系统,实时搜集整理审计所需的各类相关信息,同时对不同审计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智能分析,从而识别有效数据与问题数据,并出具最终审计分析报告。大数据技术可以跨部门、跨行业搜集整理所需审计数据,推动传统审计方法从抽样审计向全数据审计转型,同时有效保证审计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大数据审计新模式应用于乡村绩效审计,能够实现数据从源头到去向全流程追踪,并且借助部、省、市、县多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相关数据关联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审计人力不足与审计任务重、数据碎片化与审计范围广以及审计目标单一与乡村发展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正因为大数据技术能有效提升政府监督治理能力,审计署在“金审”工程中着力搭建国家云审计平台。可见,大数据技术在乡村绩效审计中的应用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数据背景下乡村绩效审计所面临的挑战

1.审计数据采集质量风险

数据采集是大数据审计最基础的一环。数据的完整程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审计分析的准确程度,从而影响审计人员对关键风险点的判断。从数据开放程度看,开放数据比内部数据更真实、完整。开放数据经过多次转载,有多个备份,即使某条数据丢失或被篡改,技术人员也能从其他备份中使其恢复。而乡村绩效审计关联部门多,并且多数数据是内部数据。内部数据只在可控范围内保存唯一数据源,如果被删除或是篡改将难以被发现。因此,乡村绩效大数据审计所搜集的数据质量是否真实完整,将是技术上面临的重要挑战。

2.审计数据存储安全风险

审计云平台是乡村绩效大数据审计的重要保障,其完备程度关系到审计工作是否能顺利运行。乡村绩效审计所搜集的数据通过虚拟技术存储在审计云平台中,这些数据涉及个人隐私、行业信息、部门机要等,对云平台的安全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旦云平台遭到黑客入侵或计算机病毒攻击,相关数据可能面临非法下载甚至毁损的风险。审计云平台是否能支撑审计运行以及保证数据的存储安全将是乡村绩效大数据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3.审计人员能力风险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乡村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使审计方法从抽样审计向全范围审计转变。大数据背景下,一方面审计人员将更多地通过比对不同部门的数据信息,发现疑点,根据疑点向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审计人员除了改变工作方式,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编程技能,这样才能针对乡村绩效审计工作的特定需求设计定制化的大数据程序,将审计技术更好地运用于乡村审计工作中。另一方面,审计工作需要根据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开展审计工作,而现实情况中,农村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法规法律掌握也不全面,为违规办事提供了可乘之机,进一步加大了审计工作难度。因此,培养能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审计复合型人才,是大数据背景下乡村绩效审计的又一重大挑战。

(三)大数据背景下乡村绩效审计提升路径

1.搭建数据云平台

为有效履行国家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职责,审计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目前,金审一期工程基于应用系统、局域网、安全系统、标准规范、人员培训等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已成功验收;金审二期工程初步建成国家审计信息系统。金审三期围绕云平台建设,实现“审计云”与“政务云”数据贯通。云平台是大数据审计的载体,数据通过云平台来储存,各种审计资源、人员配置、审计程序皆通过云平台统一调配,实时保存和备份原始数据及出具数据分析报告。我国现阶段云审计平台的搭建已初具雏形,这种新的审计手段代表未来乡村绩效审计的发展方向,能够有效拓展乡村绩效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2.数据搜集

大数据审计技术,数据搜集范围“广”是前提。在搜集数据时,要做到对到户惠农补贴专项资金及相关政策落实审计重点全覆盖,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商业资讯平台及时传送相关电子数据,同时要打通各部门数据节点,跨行业、跨部门搜集财政、畜牧、教育、生态、农基、发改、社保、医疗等多部门基本信息,达成碎片化信息联通。另外,为了确保所搜集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审计机关可打造一套区块链安全审计平台,为相关部门分配虚拟地址,并要求与乡村振兴有关数据都通过该区块链平台进行传递。这样,该区块中每笔交易数据的含义既能得到保密,审计工作人员也可以获取完整的数据路径,从而更有效地审核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乡村绩效审计对象审计信息进行有效搜集,对审计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等情况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将潜在风险传递给相关监管部门,从而将违规风险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

3.数据整理

大数据审计技术,数据整理要求“细”。海量数据会存在数据重复、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因此需要对所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数据整理时需要根据审计核心指标提取与数据关联的关键字段,以此进行信息基本分类,同时利用计算机去重技术及时处理数据中的重复、缺失、无效值,保证数据的规范性,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有效数据。数据整理过程对财政资金数据应尤为关注,各级审计机关可利用大数据平台与财政形成协同联动机制,重点关注各类获得财政补贴企业的数据路径,将其纳税申报、工商、社保、地理信息进行比对,形成疑点数据库。随着审计疑点经验模型增多,乡村绩效审计的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4.数据分析

大数据审计数据分析讲究“准”。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金额大、覆盖项目广,海量数据跨部门关联。大数据审计可以借助农户资金发放补助信息系统,挖掘数据深度;通过审计云平台,将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格式调整,利用数据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筛选比对,结合农田、矿产、环保等各类空间数据,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转换成可靠的审计信息,审计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审计有效数据,更加精确地发现存在的风险点。例如,在对乡村干部A 视察乡村振兴工程事项进行审计时,可以通过审计云平台搜索该时间段干部A 的所有图片和视频数据,以查找出与A 有关全部的信息,再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比对,如存在真实图片中有A 的身影但并非在工程现场,就可说明A 在该时间段视察工程的事实可能存在疑点。

五、结语

乡村审计的健全与完善是中国特色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大数据背景下的乡村绩效审计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政府高瞻远瞩,经过“金审工程”的持续建设,已为大数据审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审计人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技术变革,唯有彰显担当,开拓思维,主动学习,将大数据技术和审计有效结合,才能将乡村审计工作推向新的台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内部审计工作助力钢铁企业发展的实践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湖北省审计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