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第二十二中学 柳晓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试教育的时代已然落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展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有所思考与感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且运用科学的策略,推动思维能力培养的落实与提升。
优秀的教育从来都不是为了培养“应试”的机器,而是要培养出能够造福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真正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难以满足当前的人才需求,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助力学生的“茁壮成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的桎梏,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实践经验,并且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切实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要求,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与思维灵活性,传统的应试教育手段已然难以顺应这一考核趋势,也无法让学生在选拔性考试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能够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启发,从而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应对教师的新问题,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突破思维定势,锻炼思维能力。通过对日常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在选拔性考试中灵活应对具有创新性与变化性的新题型,发挥自己的真正能力,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在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依然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填鸭式”的教学策略,企图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然而这种教学设计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未来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以兴趣为导向,学习热情才是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思维引导”,那么学生便会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难以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需要推动教学活动设计多样化,这无疑会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在充满活力与趣味性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比起主动性的思维活动,学生更容易依赖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因此教师的课堂设问能够成为学生最好的思维“起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课堂设问存在着程式化、浅显化、单一化的问题,而想要真正让课堂设问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当“别出心裁”地进行问题设计,只有当教师的设问“剑走偏锋”时,学生的回答才能够打破常规。基于此,教师要在完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创新点,针对学生脑海中的思维定势进行灵活开放式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实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的教学为例,“狐假虎威”作为一个成语,含有贬义,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很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文中的主人公“狐狸”存在着负面看法,教师可以以这一思维定势为基础,进行灵活设问:“文章中的狐狸有没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听到这个问题,学生们先是诧异,后来又进行了深入思考。有的学生说:“狐狸虽然仗势欺人,但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了,当生活中遇到坏人时,我们也可以学习狐狸的做法,通过‘蒙蔽’敌人保证自身安全。”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故事中的老虎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这时候,学生的回答速度就更快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而要探究问题的本质。”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学生不仅意识到不能先入为主地看待问题、形成刻板印象,而且也懂得了面对问题要辩证地看、全面地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实提高。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并说出这些部分都好在哪里,这一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眼中的难点。因此,教师与其让学生面对着一段文字“干巴巴”地思考,倒不如运用对比的策略,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文本真正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可以在段落、词句的赏析中,进行语句替换,引导学生在辨析中进行对比,实现思维能力的快速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在这一课中,作者运用“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描写春季小兴安岭树木葱茏的情景。其中“抽出”一词用得巧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体会这个词语好在哪里。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的效率,加强学生的感受,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抽出’可以替换成哪些其他词语?”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了“冒出”“探出”“长出”等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与“抽出”进行比较欣赏。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学生得出了结论——“长出”不如“抽出”富有动态性,而“探出”则无法体现其速度之快、力量之足,“冒出”则不符合树木枝条的生长状态,因此只有“抽出”最为合适。学生通过这一番对比分析,也能够感受到“抽出”的妙处——它写出了树木的蓬勃生机、充满活力。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难免会因为理解能力或思维水平的不足而产生一些错误,有些教师非常忌惮学生犯错,时常大加斥责学生的错误。然而,错误的产生对学生的发展有弊有利,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合理利用学生的错误将“弊”变“利”。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应该多一些宽容,深入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因为很多语文错误的本质其实是思维错误,教师只有深入挖掘学生的错因,并且对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才能引领学生在纠错中匡正思维,避免同类型的错误再次产生,让每一个错误都“错得有价值”。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 课《古诗三首》中《元日》一诗为例,在默写时,学生经常会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中出错,有些学生会把“曈曈”写成“瞳瞳”,还有些学生会把“新桃”写成“心桃”,更有些学生会将“旧符”写成“旧福”。这些错误的本质都在于学生并没有很好地理解诗歌的大意。对诗歌大意与内涵的思索与掌握,本质上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错误进行思考,“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既然与太阳有关,怎么可能是“目”字旁呢?而“桃符”本身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也是春联的前身,是一个固定的词语。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生硬背诵,而要结合意思进行记忆,这样如果学生在默写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字词,便可以通过诗歌的意思进行推理与验证,这无疑中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推动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顺应选拔性考试的考核趋势,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激发起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果。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通过灵活设问、运用对比、挖掘错因的方式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