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李英辉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北京 102202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1]和《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提出应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教学服务与课程平台服务融合,鼓励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优质课程的开放与共享。在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成为解决学生“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手段,线上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发展。针对线上教学质量,柳颖[3]提出从教学环境、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构建评价体系;魏海苓[4]针对高校英语教师线上教学的能动性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详细地分析;王尧等[5]对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资源建设和教学评价进行了论述;郭建东[6]针对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和分析。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建筑防火课程涉及大量规范规定,内容重要但枯燥。现阶段该门课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利用学堂在线和雨课堂教学平台搭建线上课程,基于学堂在线和雨课堂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引进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效开展线上与线下密切衔接的全过程教学活动。通过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现状建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检验该门课程在线上线下的教学效果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通过与学生交流、座谈、问卷调研,结合教学工程中的总结,分析该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混合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该门课程内容知识点零碎,对于建筑防火方面的规定很多,同时,在很多规定中又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宽条款或措施,整体知识密度高。有学生认为可以把知识点用自己的理解梳理出来,形成一篇篇的随笔,课后进行整理,方便随时翻阅,但是大部分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具有重点多、数字多、难记忆的特点。
由于教师教学水平、线上线下教学安排、学生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目前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均以讲授式为主,不免出现灌输式教学,线下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线上教学存在刷课现象,教学效果难以把控。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引导,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不能主动地讲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即使采取混合式教学,但由于知识结构、学生主动性、线上课程质量等各方面因素,部分课程学习效果不佳。
调研发现,学生更愿意教师在授课时将知识点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这样他们才能更深刻意识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更愿意学习。很多学生的思想停留在灭火救人阶段,不够重视理论知识,因此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例如在讲建筑分类时,可以结合基层工作中的“六熟悉”去讲解,让学生分析一些熟知建筑的分类,充分意识到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应增加案例教学,对于建筑防火混合式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但需要有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来支撑,还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知识,增加知识储备量。
建筑防火课程与消防监督管理这两门课程中有很多知识点可以结合起来一同讲解。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同时讲授过这两门课程,就会导致知识不能够有效地贯穿。其实,对于消防监督检查中的很多内容,只有掌握了建筑防火设计中的规定才能进行检查,建筑防火课程内容偏理论,而消防监督管理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将两门课程有效结合起来,也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是如何将不同专业课程内容联系在一起,实现有效贯通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环境、教师、学生三个因素是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教学资源和技术环境两个方面。教学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是教学素材最主要的来源。线上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线上学习资料、视频案例、线上题库、测验、作业、考试、讨论题、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线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讲义、案例、图集等教学资料;技术环境包括线上和线下,线上技术环境主要涉及使用的教学平台的多样性、易操作性和稳定性,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学堂在线、云直播、云学堂、慕课平台等。线下技术环境包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稳定性、教学软件,实践教学环节会涉及实践场地的选择。
在教师层面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思政能力五个方面:
1)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模式等内容,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全面理解后进行的知识体系的重塑与整合;
2)教学方法主要指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须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服务,要体现合理性、可行性、多样性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性;
3)结合建筑防火教学现状的分析结果,教学能力应包括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知识宽度和深度、授课过程中语言水平、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能力,还包括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思路清晰度、授课和作业难易的把控;
4)教学效果是对课程教学整体情况的一个综合的量化体现,主要由听课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反馈、过程考核、结果考核五个部分决定,其中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需要考虑考核的目标、形式、内容和质量等因素;
5)思政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政治素养、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教师是否能够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岗位,能否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融入教学中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学生评价等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次数、时长,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在线上线下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去参加讨论,线下是否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积极进入雨课堂完成习题测试并认真提交答案;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回答问题正确性、课程实践环节实践报告质量、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并自觉学习、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效果体现在线上线下平时成绩、期中和期末成绩三个方面。平时成绩由出勤率、雨课堂答题率、正确率、课堂回答问题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五部分组成;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设计、教师授课水平、线上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等的满意度。
综上分析,建立的建筑防火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 所示,共包含3 个二级指标和13 个三级指标。
丰富混合式教学资源,包括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在保证教学资源充足的同时,提高资源质量。针对建筑防火课程,可以搜集历年真实发生的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建立事故案例视频库,将视频根据授课章节内容进行分类储存,建立“事故发生—经验总结—规范修订”的路径,将知识讲授与生动的事故案例联系在一起;建立图集资料库,将规范条文采用平面图、三维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库和3D模型库;建立规范库,将每一章每一节涉及的相关规范条文进行分类梳理。
改善线上线下教学技术环境,学生可以通过PC 端、移动端(慕课APP)等认证学生身份加入课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专注度,可在每一个视频播放过程中设置随堂测试,只有回答了问题才能继续观看。此外,可以通过雨课堂、学堂在线等平台提前发布教学内容和要求,课前、课中和课后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在线平台及微信群等进行在线讨论和交流。对于线下教室的设备应保证可以正常使用,对于实践课程内容要提前做好实践场地的安排。
在线学习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思考并有规划、有目的地完成学习内容,而不是为了通过考试去刷课、挂视频。可以采用督学和激励的方式进行,采取签到、打开、测试等方法建立约束机制的同时,将在线学习计入学分、平时成绩、平时考核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项目牵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员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实现生生协同,优势互补。因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辨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习,所以在授课过程中,简单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则由师生讨论,高阶的问题由教师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学习讨论中的C 位,教师则负责组织和主持课堂,引导课堂走向。
对于线上资源,部分教师在录制课程时,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课件内容以文字为主,制作粗糙,没有添加动图、视频等素材,同时语言平淡,缺乏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在语言、课件制作、课堂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增加逻辑性、趣味性和设计感。
对于线下资源,以增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指引,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资源体系,尤其在教学实验、实训和实践环节上下功夫,建设丰富多维的教学环境。比如运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优质资源,开展建筑防火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以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和丰富多彩的仿真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建立师徒帮带制度,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坚持以老带新,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通过参赛,检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也倒逼教师主动思考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通过全面重构课程内容、重塑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信息技术、改革教学评价,反思课程定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达到提升教师能力的目标,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分析建筑防火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学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发现问题主要存在:知识点过于零碎;授课方法单一,内容枯燥;难以与基层工作紧密衔接;难以与其他专业课程形成育人合力。结合分析结果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提出从教学环境、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建立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共包括13 个三级指标。为保证教学效果,可以从建立线上线下资源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课程资源质量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