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征 吕华兵
2021 年1 月,南京市玄武区成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以下简称“作业成果推广应用”)市级推广应用实验区。两年来,玄武区锚定作业设计质量提升,基于“作业育人”的价值导向,努力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
玄武区认识到优秀教学成果与学校实践需要专业对接。成果方的理念、质量标准、流程、方法、工具等转化为学校的实践,需要区域对成果推广应用从整体上提供基础性的操作指导意见。成果推广应用需要从零碎经验走向系统建构,把作业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需要以区域作为实践场域做出整体设计。再者,成果推广应用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需要系统谋划。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深入推进成果推广应用,持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需要区域层面系统化的专业引领。
成果推广应用需要系统设计。以“行政推动、专业带动、评价促动”为策略,采用“价值引领、问题诊断、路径设计、专业支持、成效追踪”的解决方案,通过“行政、教研、学校”三方合力,建立区域成果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
玄武区先后建立学段成果推广联盟、先行学科核心团队、种子教师应用团队、项目研究实验基地校,形成“学科纵向联动、学校横向协同”的全域推广机制。玄武区确定全区17 所中学、27 所小学为实验学校,并遴选18 所实验基地校,形成了“基地牵头、学习借鉴、辐射引领、确保实效”的工作机制,促成了“实验校与实验基地校”有效联动。
作业成果推广应用要扎实过程管理,确保“引进、跟进、改进”三个进程扎实有效。
“引进”指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学成果的过程。玄武区先后聚焦作业理论学习、政策专题解读、课程标准研习、作业文本分析等学习专题,分级分类做好区教研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者、学科骨干教师、全体教师四个层面的序列化培训。
“跟进”反映的是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理论的学习、理念的更新再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甚至伴随着反复,所以在作业成果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跟进”很重要。玄武区形成了“四督三查”长效管理机制,即教育督导室“综合督导”、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视导”和学校内部“专项督导”,“三查”即以“实地督查、随机抽查、问卷调查”为形式的督查。
“改进”既是对成果持有方成果的本土化转化,也是对区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优秀成果推广应用指向基础教育的难点问题,推广应用先进成果,提升作业育人的水平和质量。
成果推广应用始于“输血”,成于“造血”,归于“献血”。要能自主创生,孵化出本土化的新成果,输出新成果,让作业更好地服务育人。区域层面形成成果推广应用的新样态,学校层面形成优秀的作业资源和作业管理经验,教师层面形成科学的作业实施策略。
玄武区逐步形成了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研训工作的基本经验:学习培训—自主设计—团队研磨—区域展示—实践改进。通过学习培训,明确课标的要求,明晰作业的价值;通过教师自主设计,整合作业与教学,探析作业的精妙;通过备课组、共同体的团队研磨,确保作业科学性,调控难度与类型;通过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区域展示,评价互鉴再提升,筛选资源入平台;筛选出的资源在实践改进这一环节重进教学系统,通过再实践,实现作业质量再评价、再提升。
成果推广应用必须与区域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深度整合才能真正落地,从而服务于作业育人的目标。基于区域成果推广应用的系统设计,玄武区坚持以常态研修为抓手促进教师更新理念,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实验校、基地校进行作业研究,以作业设计大赛为抓手促进众筹众享的资源建设,以评价导行实现作业设计与作业管理的有据可依,以作业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成果推广应用的数字化转型。多措并举,促进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常态化落实,将成果推广应用全方位融入区域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作业育人。
1.实施专题培训
成果方的作业设计理念、质量标准、流程、方法、工具均需细化和具体化,便于应用校教师理解和接受。在区域层面,分时分步聚焦课改视阈下作业观念更新、作业设计操作、作业文本分析、作业智慧管理、作业反哺课堂等方面的研修。在学校层面,开展序列化主题研修,纠偏教师的作业认知误区,矫正不当作业实施行为。
2.深化学科理解
区域层面,各学科每月至少组织一场作业研修活动,聚焦学科作业热点,更新学科教师的作业理念,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学校层面,备课组同步推进作业设计校本研修,落实“五个一”的校本作业研修任务,即研究一个项目,推进一个课题,设计一份作业,开设一堂研究课,写一篇论文。
3.推进现场研修
作业设计要落地,必须扎根课堂,通过实践获取更直观的经验、更具体的操作方式。实验区不定期邀请成果持有方王月芬教授做辅导,帮助实验区培养“种子教师”。通过实验校轮值现场会、区域推进会、学术论坛等,建立共学、共研、共享、共评的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宣传典型经验。作业成果推广以来,玄武区共承办5场江苏省作业研究主题教研活动、26 场南京市作业改革主题推进活动,开展183 场区域学科作业主题研训活动。
1.分类研究
在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采用“移植+调适”的应用路径,实施“自我调适型”研究;在研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选取“新观念+好实践”的优化改进路径,开展“经验生长型”研究;在研究基础扎实的学校,采用“原型+创生”的路径,实施“实践验证型”研究。各校在与优秀成果的融合过程中,都能获得提升与成长,各尽其能,各出其效。
2.分别聚焦
作业研究课题覆盖全区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助力全面提升作业设计与管理水平。玄武区6 个课题被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涵盖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聚焦跨学科作业、作业负担监测、作业体系建构等热点话题。
1.“赛”作业
玄武区开展区域单元作业设计大赛,致力于通过“赛”和“晒”两种方式,更新教师作业设计理念,提高学科团队作业研发能力。“赛”能提升教师作业研究深度,“晒”能促进作业设计交流互鉴。让部分优秀团队来解读精心设计的作业,向全区教师做应用说明。两届“单元作业设计大赛”,作品涵盖389 个单元,共计1730 份课时作业,1663位教师参与,形成617个优质作业设计案例。
2.“用”作业
玄武区让部分优秀团队用自己设计的作业来进行教学,检验新设计出来的作业在课堂中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能怎样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效果如何等。让非作业设计学校借鉴优秀的作业设计成果,研究作业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效果。引导教师对作业资源进行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的处理,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资源库,并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努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守住作业设计质量的底线
玄武区研制出台《玄武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玄武区义务教育阶段单元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从12 门学科“作业功能、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作业差异、作业结构”等六个维度对教师作业设计提出具体要求,以规范教师的作业设计行为,把准作业设计的底线要求。
2.描绘作业管理的基本样态
玄武区研制出台《玄武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评价方案(试行)》,聚焦作业育人文化、作业研修品质、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实施水平四个维度,因地制宜地实施校本化作业管理。同时,形成“制度—措施—考核—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描绘学校作业管理的基本样态,提高作业管理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有效性,助力作业育人。
”
第一阶段,建设“作业数智平台”,实施作业负担全程监控。通过“作业公示—超时预警—用时反馈—优化设计—提质增效”多环节、“数智化”科学管理闭环,智慧统筹作业总量、智慧压减作业时长、智慧优化作业管理,实现全面、全程、全域管理作业。
第二阶段,建设“作业支持平台”,实现区校作业提质增效。发挥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建成区域优质作业资源库,链接校本化作业资源库,实现区域内的作业共享;发挥平台“数据采集”功能,实现“作业调研→作业设计→作业发布→作业评比→作业分析→作业分享”的闭环管理;发挥平台的展示交流功能,实现教师作业设计资源互换与交流互鉴,实现学生作业作品发布与个性展示。
第三阶段,建设“泛在学习空间”,实现优质作业泛在分享。教师实时在“班级圈”“校优质资源库”分享优秀作业,更好地加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互动大屏与校领导、任课教师进行留言互动,也可查看同年级优秀作业、疑问解答、校园活动以及师生风采等内容。
玄武区以成果推广应用为契机,在更新区域作业设计理念、落实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推进“双减”工作深入开展等方面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曾4 次应邀在全省推进会中作“落实双减”“推进作业改革”等专题汇报。玄武区“数智平台赋能作业管理”入选教育部“双减”典型案例。2022 年8 月,玄武区承办“江苏省落实‘双减’目标推进教育改革教师专题培训”活动,共计400 人到场参训。全区27 所小学、13 所初中全方位展示玄武在“作业研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推广应用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创生。新成果基于成果方经验,但又不局限于此,形成了富有校本特色的作业体系和作业管理模型,形成了区域作业研究“一校一品,各美其美”的局面。成果推广应用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在“南京市首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大赛”中,玄武区中小学共获特等奖19 项,占全市特等奖总数的25%,所提交的作品总获奖率超80%,位居全市前列。获奖很难得,但更可贵的是成果推广应用所带来的教师的观念更新和行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