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章
(北华大学,吉林 吉林 132013)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油料作物、西红柿、土豆、人参和榛子蘑等优质农产品,且其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虽然吉林省物产丰富,但农户收入水平不高,分析原因,一是复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导致农产品成本上升,降低农户收益,二是消费者和农户与中间商的议价能力弱,中间商获得一部分利益,三是由于网络交易过程中双方信息不对称,出现“买卖两难”的问题,导致销售困难。随着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农产品销售方式迫切需要转变,农产品电子商务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
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大中小城市地区发展已经相对饱和,而农村地区正处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农村地区必然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下一个根据地。吉林省农村地区广袤,盛产各种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其与吉林省农产品有机结合,在提升农业生产产业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生产、销售和交易成本、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户收益、提升吉林省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为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思路,具有借鉴意义,推动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更完善。
农产品电子商务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所以其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完善并且能够满足其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近年来,吉林省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诸多不足,如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少、设备老旧、技术落后、服务支持不足、各县区间发展不平衡等,导致其总体水平较低,无法形成完整的信息网络。
农产品电子商务区别于一般农产品,其生产具有规模化、国家标准化、品牌化的特点,往往对于消费者有更大的吸引力。品牌优势建立是吉林省发展特色农村的必由之路,而发展特色农村电子商务缺乏主打明星品牌,吉林省发展“一村一品”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仍易发、多发,导致市场上主打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政府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时必须着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尤其是绿色健康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工作。吉林地区盛产木耳、榛蘑、人参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非常适合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品牌,但是目前多是散户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不能从生产到销售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价格,影响农产品的售价,导致农户收入不稳定。
吉林省多山、生活区域信息闭塞,导致部分农民眼界不开阔,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低,且对于网络技术的认知与利用存在滞后性。同时,农民受到的教育程度相对低,对于电子商务认识不够且不愿改变传统销售方式,存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固化思想,认为电子商务的交易没有现金流,缺乏安全保障。因此,吉林省很大一部分农民依然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的批发和零售的销售方式,而没有适应网络销售模式。
电子商务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许多公司在发展电子商务时对人员的需求量非常高,在电子商务经营、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而吉林省内虽然不少院校都开办有电子商务的相关专业,如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等,可是由于不少学科专业都停留在理论知识教学的初级阶段,缺乏实践经验,所以许多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员无法适应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需要,就业率较低,而且不少学员毕业后并不会从事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工作,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在农业生产中往往存在生产分散和生产规模较小的问题,导致现代化农业物流配送体系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的情况依旧比较少。由于农产品本身具有易腐烂和不易储存等特点,部分农产品还具有体积较大的特点,导致农产品的配送对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又要保证配送效率。与此同时,部分农产品在输送途中,还需要进行冷藏运输,对冷藏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导致整个物流配送的成本提高。我国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中,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健全,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也在逐渐优化,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当今人们对农副食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农产品的运输及时性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保障,但由于物流链条的发展问题,或者运输储藏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不能保证消费者收到农产品时产品的安全性,进而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所以需要发展冷链物流系统,及时优化物流配送以及储藏效果。
各地政府部门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为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相关部门还应继续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并带头开展多媒体信息化服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构建安全、稳定、开放的网络体系。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鼓励和帮助农民开展各类电子商务活动。相关部门也应该为此提供政策支持,更好地助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和电子商务进行结合,能够更好发展区域品牌特色。将特色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子商务进行销售,可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为吉林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供途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打开更多的销售途径,扩大特色农产品的流通范围,有利于知名度和口碑的提升。但是如果农产品质量差,其影响也会迅速扩展,因此还需要确立严格的品牌质量标准。特色农产品品牌化是传统农产品发展的创新,因此政府需要对农户申报品牌给予鼓励和辅助,以促进更多优质品牌出现,形成积极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农户增收。
转变农民思想的方法应主要从提高农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参与度以及使农户了解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便捷性两方面着手。
2.3.1 提高农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参与度
农户身为农产品生产的核心,也应该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起者,通过技术员下乡手把手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大学堂等措施,让农户了解和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着重对想要通过新技术新思维提升自家农产品竞争力的农户进行帮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大力宣传此类先富裕典型案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对改变对新技术新思想有抵触或不愿接受的农户的思想具有重要作用。
2.3.2 使农户了解到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农户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且对在线交易的安全性缺乏信任。在进行宣传时,多数农户是被动参加,无法意识到电子商务发展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宣传农产品电子商务安全性、便捷性,使农户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优势。要及时披露市场信息,对于市场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保证农户利益不受损失。同时,在农户寻找销售渠道时,通过电子商务为其寻找多渠道。利用多种措施对农户进行帮扶,实现经济效益提升,让农户感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真切利益,促进其转变思想,提高参与积极性。
政府应积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吸纳在外地有实力的专业电子商务人员回本地农村电子商务公司就职,引导在国外就业的青年人、高校毕业生等回国创新,带动人员回流。政府出台有关人才吸引政策时应注重长期性和连贯性,从经济上予以适当补助和奖励,在住宿、就医、教育等方面也应予以政策倾斜,并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培训、交流等活动。把技术才能突出,工作成绩优秀的电子商务人员、回乡大学生、农村创新优秀青年等发展为电子商务带头人,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针对农村地区优秀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的现象,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培养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人才计划,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电子商务人才扎根农村,建设农村。
2.5.1 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当前,我国农产品仓储保鲜链物流技术水平较为薄弱,整个物流配送的成本比较高,这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阻碍。以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为例,吉林省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积极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和冷链物流基地,将农产品的冷藏、分拣、物流以及配送等环节进行整合,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借助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物流的有效创新和发展,并积极应用自动化和机械化等多项技术中的优势力量,推动组织模式的深入变革,进而逐步实现行业内部规范化的发展,也能最大限度地建设互联网以及合同物流之间的全新管理创新模式,这对提高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2.5.2 制定精准营销策略
在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营销手段也在不断创新,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为有效的营销方式就是针对用户的要求采取针对性的营销,同时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在精准营销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大数据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对用户的实际消费习惯、消费理念以及消费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规划,能够有效推动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线上交易越来越普及。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分析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其他省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为了提升并解决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需要吉林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品牌、转变农民思想、制定人才战略计划,以期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稳步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综上所述,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要讲策略、有方法。政府、农产品企业、物流等多方要与农户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坚持以农户利益为核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逐步提高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水平,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