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推广体系也是重要的传播介质。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农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农田地区过度使用地下水,农业用地被侵占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活动的推进,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通过运用新农业生产技术取代旧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然而,新技术难以被农业生产者所接受,因此需要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实践的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现代农业推广体系是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由相关农业行政机构主管负责,下属农业推广机构与相关农业部门协作,从而形成农业推广体系的框架。在总体的组织框架中,每一级的主要农业推广部门既要接受其所属的农业推广机构的指导,又要接受相应的行政部门的指导。但是,相应的行政部门的权力要大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权力,这就导致了几个农业推广部门在工作过程中是基于相应的行政部门推进的,因而存在一定的二元性。
一个有高效率的且健全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既能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顺利展开,又能使农业生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推广农业科技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回报率不高,导致有关人员更倾向于完成只与自己的业绩有关的工作,从而忽视了农民对科技学习的迫切需求,不了解农民学习和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对工作的热情相对不足。
如果想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专业人员不可或缺。当下,农业推广方面的咨询服务人才,首先在数量上就远远不足以支撑我国农业农村推广人员的需求,其次在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专业的农业推广人员不足,专业能力需要提高,无法与农业从业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导致推广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给农业推广工作造成障碍。
2.1.1 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缺乏保障
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缺乏必要的支持,也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范围。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的分配情况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队伍后续建设的问题。政府出资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和补贴制度导致资金不足,用于推广中的科技研究的金额较大,而实际用于自下而上推广所需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金额较小,造成资金分配不均,达不到预期效果。分配给农业合作社、农民和其他基层农业经营者的资金比例较低,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总量不足,资金来源单一,使用不合理、不规范。对基层农业推广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绩效难以达到目标绩效,报酬相对较低,进行基层工作的差旅费、交通费和活动经费通常不足,长此以往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被打击,工作状态受到影响。同时,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办公条件低于预期,办公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够,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软件和设备落后,不能保证农业科技信息的及时推广,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持续发展。
2.1.2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专业性较低
目前的农业农村科技推广工作并不缺乏推广队伍,而是在不同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中存在普遍问题,如绝大多数农业科技人员职别低、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综合实力无法完全发挥,农业科技推广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没有实现协同发展等。农业科技人员的教育水准停滞不前,依旧是以过时的理论实践为基础,技术也无法更新深化,推广内容相对发展速度较为落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培训不到位,导致专业服务队伍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技术服务水平随之停滞。农业科技创新和相关部门的供销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生产、学习、研究”三个系统之间存在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信息量不足。生产信息、市场信息和科技信息分属三个不同的组织体系,各方对价值和自身利益分配的认识不同,制度分配机制不健全,导致产业融合的问题长期存在。但农业科技的发展更新会越来越快,形成新的农业技术和知识,但这些新兴技术却无法及时传送至相关人员进行合理高效利用。
2.1.3 农业科技推广意识不足
部分农村工作者对农村地区和农业生产的研究不够重视,分析不够透彻,而基层的农业推广工作者由于所在农村社区缺乏对农业科技推广的了解,导致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由原来的农业推广工作转至辅助其他农业部门完成工作。这使得原本的农业科技推广目标设定产生偏差,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划分不明确,权责相互交叉。农业推广的管理滞后,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效率低下,进展缓慢。由于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农民大多数受教育水平不高,对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缺乏足够的了解,不愿意配合接触农业推广服务以及专业的农业指导,坚持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这导致生产产量低,产品质量差。农民也不了解技术和资本投资在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无法接受农业推广服务。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社区的农民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育和启蒙,缺乏接受农业推广的意识。
2.1.4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农业教育、农业研究和农业推广。但是,目前的农业知识传播体系和形式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因此,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过程并不顺利,相关的优势和特点并不为公众所知,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这导致农业生产者无法及时接收到专业的农业科学知识,也无法运用到最新的农业技术,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直接联系,农业推广效率低下。农业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管理机制不规范,选拔任用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配制机制,绩效管理体制没有体现,专业的农业推广人员缺少机会展现自身的能力。由于缺乏对农村后备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职业培训,导致农业推广工作人员后继无人,后备农业推广人员难以胜任工作,给推进农业推广工作造成影响。
2.2.1 农村经济转化效益不足
目前,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工作以个体农民为主,大型农业经营者、农业企业单位和农业合作社等农业企业的份额相对较小。农业生产和开发的规模化程度极不充分,缺乏外部企业的商业投资和开发,缺乏农业投资项目,规模效应式的农业发展自然无法形成,这对农业科技的推广造成了实际障碍。
农民作为小规模的生产者,大多生产资料为家庭所有,财政资源有限,对投资农业的风险缺乏抵御能力。无论是从基本经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当农民对农业活动作出决定时,会充分考虑到在现有的财政限制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并以过去的经验为出发点,为自己制定一个可以采用的相对最优的计划。农业风险是影响农民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耕作中固有的自然风险和与耕作发展相关的市场风险都大大限制了农民的选择,农民往往过分强调与农业风险有关的潜在危险,如果不能确定农业技术会带来特别高的回报,在财政资金不足的限制下,不愿意在农业技术上花费太多。
2.2.2 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在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技术略微落后于平均水平。尤其是一些地区缺乏基础设施,甚至还有些地区没有常规基础设施,这意味着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其直接后果是这些农村地区因为使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所以想要提高产量和生产质量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基本农业生存设施,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虽然是完整且完善的,但由于使用者缺乏对其保养维护知识的了解,许多基础设施由于维护不当而处于长期损坏的状态或被半废弃,这是农村基础设施技术相对落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除此以外,即使在平原地区都会出现狭窄的小路,导致大型机械设施无法进场,依旧只能靠人力完成农作物的收获。还有一些更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自身的天然环境基础不占优势,给后天建设基础设施带来一定困难,更没有能力将大型农业机械运到这些农村地区使用。
数据显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对象的年龄多在46~55 岁之间,其次是35~45 岁,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居首位,其次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大多数服务对象只受过初级教育,对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的采纳程度很低。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他们不能理解相关原理,对生产中使用的方法也难以理解,这对推广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农民的科技素养难达标,理解能力欠缺,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困难重重,效果不佳。大多数中等和高等教育文凭是由主要经营者自己持有的,他们的雇员大多只受过小学教育,有些没有受过教育。教育水平低也导致农民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专家的观念存在差异,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可见,接受农业科技支持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能有效地接受科技推广的成果,这对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在专家讲授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时,服务对象认为自己有多年的生产经验为了规避未知的生产风险,生产过程还是按照旧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很多免费的农业技术和新品种在农业培训中得不到完全利用甚至无法利用,农民认为自己没有付出就可以轻易得到,所以不十分重视这些技术经验,学习缺乏积极性。
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学历分布表中可以发现,省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人员以本科生为主,占46%,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约为17.5%,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19%。在中国的市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中,具有专科学历的工作人员占比较多,约为40%,高中以下学历的高达35%,本科以上学历的占20%。对比十分鲜明,乡镇专业人员的学历水平远低于省级人员。就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匹配度而言,在城市中,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匹配度约为57%,水产养殖的专业匹配度为42%,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匹配度为62%。在城市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兼容性方面及城市农业推广人员的专业匹配方面,需要提高人员的专业匹配度。
由于在农业工作者中技术素质偏低的人群所占比例较大,所以现在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农业工作者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已经不够,必须全面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转被动为主动,主动了解、教育、培训和应用入手,引导农业工作者自发、主动寻求科技领域的支持和信息交流。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权威的技术信息传播平台,并在建设传播平台时实行“准入制”,建立适当的问责机制,加强和规范农业科技推广,切实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科学意识。
有关部门要从上至下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开展适当的培训活动,在全面了解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人员的学历及学习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方式和教育平台。增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完善其综合素质,从而为发展和加强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创新能力提供有效支持,促进中国农业的稳定和高效发展。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基金会,制定可靠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资金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惠农政策,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打造农业科技推广强力引擎。相关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相关的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展示本地区的各种农业技术,让农民亲自体验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号召本地的商会加入,基于商会的社会资源扩充农业产业链发展,改变农民的小规模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让农民自己出资作为技术投资以筑牢资金技术的共同基础,拉紧农民与技术的纽带,这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还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性。
在政府部门进行知识传播、商业部门进行知识传播和农民自主参与组织知识传播的三种形式中,由政府部门领导的知识传播作用最为明显。因此,为了保证农业知识传播活动顺利进行方便上下衔接,充分高效地发挥农业知识传播活动在农村社区的作用,应调整现行的领导机制和管理体制,打破原来的单一决策体制,结合社会的市场资源,建立系统的社会传播网络,改变教育培训方式,责任到人,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农业推广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利润性较低,尤其在经济转型阶段,农业推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因此,政府应从公共财政中提取适当的资金,并改善资金使用结构,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使之与当地农业市场相匹配,充分提高农业推广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