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机智

2023-09-06 04:08:29周先鹏钟隽珏
关键词:机智教材思维

周先鹏 钟隽珏

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一、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一)要吃透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对教材相关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且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因此,教师需要放缓思考的坡度,化难为易,变换角度等,但这些须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二)要熟悉学生的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學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

(三)要充分备课。教师提前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设想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应该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充分准备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演示实验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所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试剂、实验用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增强实验效果的直观性。

二、随机调控,掌握应变技巧

(一)绕道迂回,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若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如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制造氛围,创设情境。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实际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且设计的问题要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部分学生没有掌握难点知识时,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发现问题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

(四)善于反诘。当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要善于反诘,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当有学生问:硫酸氢钠电离时有H+,并且具有酸性,它是一种酸吗?反诘的问题是:硫酸氢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吗?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要研究)或重点时,教师可以适当说明,但要注意把握教学进度。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但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以教师的专业修养、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机智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机智闯关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机智的斑马线
学生天地(2019年12期)2019-04-22 03: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