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小实验融入初中物理课堂

2023-09-06 04:09:07付彩云
关键词:测力计结论弹簧

付彩云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会影响到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问决题,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目的。为了让学生从想学到愿学,从愿学变成乐学,也为了纠正重讲解而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自制简易教具,完成教材演示实验

物理知识基本都源于生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用品都与所学知识息息相关,利用学生对这些物品的熟悉程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他们对物理知识重要性的体会。

比如,在教学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时,就可以利用到生活中所用的口服液玻璃瓶。首先在上面插一根细玻璃管或者透明塑料管,然后对瓶内的酒精染色,最后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热水中,让学生观察到液面明显的上升。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以此达到加深学生印象的效果。这类实验还有很多,比如可以用玻璃杯完成证明大气压强的实验、用漏斗和乒乓球完成伯努利原理实验、用磁铁和大头针完成磁化实验等等,有了这些直观具体的实验现象,学生就可以很自然很轻松获取这些新知识。

二、改编实验步骤,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教具并不完备,在平时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会忽略一部分演示实验,取消一部分学生分组实验,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操作起来会非常麻烦,不仅不好控制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且弹簧测力计的不稳定也会给读数带来极大的不便,操作不好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时测出的数据甚至与正确结论相违背。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将实验进行改编,将木块的下面垫一长木板,再将弹簧测力计固定,随后拉动木板,这个时候就可以不用匀速拉木板了,并且弹簧测力计固定了,读数能更加稳定准确。实验完成后,再将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对照、分析,让学生总结这样改进的原因,以及经过这样改进后有哪些好处等,经历了这样的探究过程后,学生在做相关的探究题时也能有思路。

三、注重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验课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不放过身边的任何一个可用来探究的物品,同时不需要过分追求实验器材的好坏。自制弹簧测力计不要求一定要用弹簧,几根橡皮筋也可以,自制密度计,也不必要用到玻璃管,废旧笔芯也可以用。

同时,教学上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们尝试的机会。错误的假设、错误的原理或错误的方法,只要学生有热情,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让他们明白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比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让学生在家用爷爷、奶奶的老花镜或者放大镜去看报纸,第二天汇报自己所观察到的像的特点。课上,有学生说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有学生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还有的学生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这时教师再将所有答案投影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一步一步回放,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对错,对实验进行认真评估,使学生们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印象。

还有一些知识点,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部分学生混淆不清。比如在学习电功率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220V 100W”和“220V 40W”的灯工作时谁更亮?有的学生会毫不犹豫根据生活经验回答:“100W的亮”。这个时候,我会让学生将两个不同灯泡串联起来,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再将两個灯泡并联起来,又比较两个灯泡的亮度,记录实验现象。根据两次的现象再总结实验结论,因为这样的结论往往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推动他们向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究。

四、重视总结讲解,完善知识传授程序

不管是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家庭实验,教师都必须要认真总结,且总结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能只看重结论,而应多评估实验过程。比如我们在讲大气压强知识点时,很多学生都知道注射器和胶头滴管与这个知识点有关,但是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究竟是“吸液体”的时候利用了大气压强,还是“挤”的时候用到了大气压强,认识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感受液体进出的真相,这样才能达到学懂弄通的目的。

通过近阶段尝试,我发现随着课堂实验探究内容的增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显著增强,最主要的是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师生关系变得进一步融洽,同时也切实提升了学生们的分工与合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持之以恒地坚持将小实验有效融入物理课堂,为创造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测力计结论弹簧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中等数学(2022年7期)2022-10-24 01:47:30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测力计量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电子测试(2018年14期)2018-09-26 06:05:16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结论
时间弹簧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