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进校园”对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影响及实施研究

2023-09-06 10:55:18刘莉新祝文博

刘莉新,祝文博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加速了我国冰雪运动的开展。在本届冬奥会上,我国体育运动健儿们夺得了九金、四银、两铜的优异成绩,我国再一次刷新了纪录。我国从1980年首次参加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以来,至今共参加了12届冬奥会。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获得第一枚奖牌,经过十年努力,我国运动员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首次夺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夺得了五枚金牌,对我国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我国也取得了较好的竞技成绩。在北京冬奥会上,我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冰雪运动员,如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中获得了两枚金牌、一枚银牌;任子威在短道速滑项目中获得两枚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项目中取得了一枚金牌一枚银牌。这些优秀的运动员将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契机,我国开展“三亿人上冰雪”“冰雪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引领广大青少年热爱并参与冰雪运动,让青少年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与激情,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水平[1],为我国冰雪运动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邢晓燕等人通过分析加拿大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发展特征,以期为我国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2];佟春雨阐释了把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宣传奥运精神,激发青少年锻炼热情,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3];庞博韬等人提出了实施冰雪运动的路径[4];张智敏等人通过与国外一些国家比较,阐述了冰雪运动进校园的一些策略[5]。文章分析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进校园”对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影响,为促进我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培养青少年的冰雪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1 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现状

1.1 东北三省,京津冀

我国目前开展校园冰雪运动的地区以东北三省为主,京津冀地区为引领,同时新疆、内蒙古等也参与其中。通过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充分调动各城市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一线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与参与率较高;对于其他部分地区的学生而言,由于缺少对冰雪运动知识的了解,认为冰雪运动项目学习难度较大,致使其参与度不高,运动兴趣不足[6]。

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状况调查》显示,我国2018年约2.7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占总人口的24.0%.根据《2018年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图1)可知,1~17 岁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在总人数中占34.08%,并且参与冰雪运动集中程度远高于其他群体。东北及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拥有丰富冰雪资源,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较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集中程度较高。

图1 参与冰雪运动人群年龄属性分布

据2022年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专场新闻发布会可知,2018年至2021年10月,我国已成功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参与率达到24.56%,其中93.4%的人群为自发参与,18岁以下的群体冰雪运动参与率为15.62%.青少年群体冰雪运动的参与率逐年上升,并在冬奥会的带动下,短期内呈直线上升趋势,但从全国发展趋势来看,青少年群体现阶段仍然不是我国冰雪运动的主力军。

1.2 新疆

新疆的冰雪记录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以前。2005年,一幅古人滑雪狩猎的岩画,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乡墩德布拉克一处岩壁中被一位偶然路过的牧民发现。经鉴定,这幅岩画距今约一万两千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关于滑雪的最早记载。地处世界滑雪黄金纬度的阿勒泰地区,冬季最长可达8个月,滑雪历史悠久,阿勒泰市更有“中国雪都”之称,这里是新疆冰雪资源的代表。新疆冰雪资源禀赋天成,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同时,冬季阳光充足、温暖少风等气候特点,成为吸引冰雪运动爱好者前来的重要因素。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的中午平均温度基本保持在-10摄氏度至-5摄氏度,被誉为“中国最温暖的滑雪场”。

随着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提出,新疆将优质的冰雪资源“变现”,让冷资源焕发新活力。“新疆的冰雪运动场馆如雨后春笋,遍布全疆。”新疆冬季体育运动协会会长李建宏说。《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了解到,2016年至今,新疆冰雪场馆数量快速增加,仅滑雪场增加了57 个。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建成各类冰雪场地共188 个,其中冰雪游乐园60 个。多家冰雪运动场馆、场地已达到全国顶尖、国际一流水准。

2 北京冬奥会对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影响

2.1 奥运精神影响

奥运会是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集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奥运精神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对青少年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地唤醒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把握2022年北京冬奥会契机,向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文化、精神教育,同时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推广冰雪运动,宣传青少年体育健身理念[4],唤醒和激发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激情与热情。

2.2 开拓青少年冰雪运动视野

2022年北京冬奥会对青少年具有深远的影响。根据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线上调查,参与调查的2100余名家长中90%的家长陪同孩子观看冬奥会,61%的孩子在观看冬奥会之前不了解冰雪运动,超过80%的家长表示在观看冬奥会后孩子对冰雪运动有了深刻的认识。据调查显示,孩子较喜欢观看的三个冰雪运动项目为: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冰雪运动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对抗性项目较少,主要以速度、技巧、艺术为主。观看冬奥会比赛,能够开拓青少年的运动视野,让他们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2.3 激发青少年冰雪运动热情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带来了一场冰雪热潮,但在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方面,我国暂时并没有相关的调查及研究。冬奥会的举办促进我国冰雪相关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冬奥会或者其他重大体育赛事,对青少年的影响都会有所提升。根据查阅的新闻及资料显示,在冬奥会举办期间,许多滑雪场每日接待人次大幅上涨,冰雪运动装备订单及销量大幅上升。总体而言,青少年作为冰雪运动的“主力军”,培养其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会为我国的冰雪事业带来持续的发展[7]。

3 影响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因素

3.1 冰雪场地设施不足

冰雪场地是实现冰雪运动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冬奥会的举办,更多的青少年愿意参与冰雪运动,但是我国冰雪场地匮乏的问题较为突出。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开展体育场地统计(图2),据调查,全国体育场馆数量为316.2万个,体育场馆占地面积为25.94亿平方米,人均拥有体育场馆面积为1.86平方米,其中冰雪运动场地为1133 个,冰雪场地面积为0.49 亿平方米,其中滑冰场数量为609 个,滑雪场数量为524 个。冰雪场地数量少、设施不健全、质量低,对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的实施也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影响着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与其他体育运动不同,冰雪运动在很多方面存在局限性,例如,场地建设、维护费用高;受季节性限制;商业价值低;相关体育产业缺乏等。冰雪场地设施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发展。

图2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统计调查数据

3.2 缺乏冰雪运动专业人员

由表1 可知,2022年我国滑雪场专业管理人员现有人数为320 名,需要人数为4110 名,现有人数占需要人数的7.80%.现有索道、造雪教练等技术骨干人员为1492名,需要人数为26158名,现有人数占需要人数的5.70%.有些岗位没有相应的专业人员[8]。面对我国“冰雪进校园”“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重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专业人员,以人才战略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快速、健康发展[5]。

表1 2022年我国滑雪场各类人才需求

3.3 冰雪文化建设

冰雪文化是指人们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所创造的或所采取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和精神内容。从文化学角度来看,冰雪文化包含四部分内容:冰雪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9]。

在冰雪文化建设中,部分城市速度较快,这种不均衡和区域建设对“冰雪进校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相关建设不够深入,缺少基本的冰雪模式和冰雪认知,对青少年的参与产生不利影响;(2)在物质层面上,滑雪、滑冰等场馆多建于山区,交通不便,离市区较远;室内场馆多建于大城市,参与冰雪运动消费较高;(3)在精神层面上,人们对冰雪文化的认知和氛围大多停留在浅显的阶段,因缺乏专业人员,缺乏物质层面的建设,所以精神层面建设存在困难;(4)在行为层面上,我国的冰雪运动赛事较少,并且相关冰雪运动场馆中专业人员较少。全面建设我国冰雪文化将成为我国冰雪运动事业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之一。

3.4 安全问题

冰雪运动的危险系数较高,对于青少年来说,对其力量、耐力、灵敏度等多项身体素质都有较高要求[10]。冰雪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滑冰,冰面硬、冰刀锋利,发生碰撞,受伤的风险较高。冰雪运动一般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进行,受风力影响,如有效风寒温度低于-27 摄氏度,容易导致人体失温[11]。根据国际奥委会统计,如果冬奥会选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则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我国的冰雪运动场地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不正规的冰雪场地内进行冰雪运动,受伤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4 “冰雪进校园”的实施对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影响

2015年7月31日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发展冰雪运动带来了重要机遇,进一步推动我国迈进体育强国的队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跟随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背景,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相关政策鼓励冰雪运动的发展,以青少年为中心提出“冰雪进校园”计划普及冰雪运动,激励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向青少年普及冰雪知识,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进程。“冰雪进校园”计划的实施将促进我国冰雪运动的长期发展[12]。

5 “冰雪进校园”计划的实施对策分析

5.1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

2019年6月1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到2020年计划遴选2000 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到2025年达到5000所,遴选100个校园冰雪运动试点县(区),设立20个改革试验区,鼓励高校增设冰雪项目高水平运动队。

《意见》还表示,有条件的北方地区中小学应将冰雪运动项目作为冬季体育课主要内容,鼓励南方地区城市中小学积极与冰雪场馆或冰雪运动俱乐部建立合作,开展冰雪运动项目学习。有条件的南方省份在冬季与北方省份进行“手牵手”对接,利用体育部门组织的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活动和“全国大众冰雪季”,有效开展冰雪冬令营、冬季研学、冰雪体验等省域之间的冰雪交流活动,形成帮扶发展的良好格局。

目前,新疆已完成100 所冰上示范校命名工作,并实施动态管理。2018年开始,新疆启动100 所雪上示范校命名工作,目前已确定47所,5所冰球示范校也在试点开展。一些规模较大的雪场开办了滑雪学校。新疆体育职业学院开设了冰雪方向的专业课程,为新疆冰雪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2018年,阿勒泰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滑雪课正式纳入中小学生体育课程。截至目前,滑雪课已覆盖学生5万人次。此外,阿勒泰市创建了全国冰雪特色学校33 所、自治区雪上传统项目学校20 所、自治区冰上传统项目学校22所,使“冰雪运动从娃娃抓起”走进现实。

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任务之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建设将促进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5.2 完善场地设施,补充冰雪师资

完善并且逐步增加我国冰雪运动场地及冰雪专业人员,建立丰富的冰雪运动场地及各式场馆,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并且在冰雪专业人士储备上积累丰富的经验,完善冰雪运动项目教练员考级制度,并通过建立完善的冰雪运动体系,培养冰雪运动专业人员。

5.3 建设校园冰雪文化,推广校园冰雪知识

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契机,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精神及文化教育,学校应组织相应活动,调动学生冰雪运动的参与热情,在校园冰雪文化的建设中应做到更加深入,在具体的实施下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兴趣。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兴趣以及冰雪运动人才选拔方面,将重心放在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兴趣上,建设冰雪运动俱乐部,组织各种冰雪运动项目相关赛事。

冬奥会赋予了校园冰雪运动丰富、独特的内容,各类冰雪活动在校园中得到推广和普及,既能向学生传递“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冬奥理念,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冬奥会的兴趣与探究欲望,加深对冬奥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冰雪运动项目种类多样,各校可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侧重地开展某些冰上或雪上项目,进而丰富学校体育课程,最终形成校园特色,建设特色校园冰雪文化。此外,在《奥林匹克2020 议程》中,作为改革的核心主题之一,青少年在传播冬奥精神以及推动冰雪运动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5.4 加强安全意识,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的快速掌握

“冰雪运动进校园”,关键在于参与冰雪运动的教育价值,冰雪运动在校园里成为中小学生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在冬季要利用课间操时间,鼓励学生参与冰雪健身娱乐活动,培养他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实施内容及方法上,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设计不同的冰雪主题活动。低年级以冰雪游戏为主题,高年级以冰雪运动技能学习为主,降低对场地、规则的要求,加强校内校外的联动,对青少年进行培训,包括冬奥会知识普及、冰雪裁判知识、冰雪运动安全教育、滑冰的基本技术[14]。在普及的基础上,聘请校外冰雪项目退役运动员,担任冰雪运动业余训练工作,或者在冰雪俱乐部提高冰雪运动技能水平,让学生能够参加各种冰雪体育赛事,成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后备人才[15]。

6 结论

6.1 冰雪场地不足、设施不全,缺乏冰雪运动安全教育

我国冰雪场地不足将影响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我国缺乏冰雪运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冰雪运动的安全性。青少年在冰雪文化知识和技能上缺少获取资源的途径。在冰雪文化建设上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尚未建设完善的冰雪文化体系,校园缺乏冰雪文化教育,缺乏冰雪运动赛事及相关冰雪活动。

6.2 我国冰雪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普及度不高,青少年参与度较低

我国在提高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度上存在不足,冰雪文化氛围不够浓厚,除了一线城市及拥有丰富冰雪资源的地区外,青少年冰雪运动的参与度并不高,不具备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青少年对冰雪运动没有足够的兴趣。

6.3 冬奥会的举办以及“冰雪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

在2022年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青少年受冬奥会精神的影响,开拓了冰雪运动视野与认知,丰富了冰雪知识,激发了冰雪热情。“冰雪进校园”活动通过建设特色冰雪运动学校,向青少年普及和推广冰雪知识,促进青少年掌握冰雪运动技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少年冰雪运动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