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利,李利卫,李来国
(1.浙江逸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浙江 台州 317100;2.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台州 318000)
金刚对虾又称南非斑节对虾、非洲草虾,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等地,是一种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高温品种。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实现规模化养殖,因其个体大、肉质鲜美,深受沪、杭、宁等大城市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价比南美白对虾高出1 倍多。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受病害影响较大,养殖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全国各地都尝试引进金刚对虾,采用“白加黑”的养殖模式(即一茬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茬养殖金刚对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现于2022 年,开展了金刚对虾高位池分级养殖试验。
2022 年,试验地位于浙江逸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三门县蛇蟠岛基地。
金刚对虾P3 苗种购自粤海福建基地,共600 万尾。
选择上端呈正方形、下部呈锅底形的水泥高位池18 口,上口为40 m×40 m。每口高位池占地面积1 133.9 m2,高位池上方搭建伞式钢索保温棚,池中央设有排水口,池底坡度约50°,池底设置纳米气盘40 个,配4 台功率为1.5 kW 的水车式增氧机。建有海水蓄水池5 336 m2。见图1。
图1 水泥高位池
高位池消毒后注水1.5 m 深,水体经40 g/m3漂白粉消毒处理,曝气24 h 后,用5 g/m3硫代硫酸钠和1 g/m3果酸等解毒,然后每667 m2用氨基酸1 000 g、红糖500 g 和EM 菌100 g 肥水[2]。
于晚间,将600 万尾分别放入3 个池子,每池各放200 万尾,水温27 ℃,pH 值8.2,池中泼洒0.5 g/m3维生素C 和1 g/m3多糖等抗应激反应药物。
投苗当晚,投喂少量刚孵化的丰年虫。第2 天开始,每天早晚各投喂1 次丰年虫,白天每间隔3 h,投喂小苗微颗粒饲料1 次,共投喂4 次。3 d 后,停止投喂丰年虫,每天于06:00、10:00、16:00、22:00分别投喂1 次饲料,具体投喂量为养殖前期虾苗体质量的10%左右。等虾开始上料台吃食后,投喂量以料台饲料1.5 h 吃完为标准酌情增减。金刚对虾吃料速度较凡纳滨对虾慢,因此观察料台时间要长些,保证虾吃饱,避免自相残杀。
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调控,定期投放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EM 菌等,用量为每667 m2200~500 g。金刚对虾有潜底习性,平时需及时排污和吸污,保持池底清洁。
投苗1 星期后开始排污,养殖前期1 天1 次,随着喂料量的增加,排污次数随之增加。后期视水质情况,每天排污次数增加至4~5 次。每天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0%左右,养殖后期,由于残饵和虾排泄物增多,换水量适量增大。在养殖中后期,需要大量换水刺激其蜕壳。每星期视水质情况补1 次肥和菌。
从一级标粗到四级养成时,采用地笼网筛选分池,地笼网放置8 min 后即可起获,分一半的苗到另一个池子;分池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虾体;在分池后,水中泼洒0.5 g/m3维生素C 等抗应激药物。
坚持每天巡塘,观察对虾活动、摄食情况和粪便颜色等,并记录。养殖后期,由于气温下降,池塘需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定期检测水质指标,pH 值控制在7.2~8.5,控制氨氮、亚硝酸盐氮指标,总碱度控制在120~200 g/m3,用生石灰、小苏打、有机酸加红糖等和乳酸菌、芽孢、光合和硝化细菌等进行调控。
用微生态制剂调水,预防虾病,不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等,增强虾体质。养殖后期,固着类纤毛虫容易引起对虾蜕壳困难,应提早发现,及时治疗。若发现病死虾,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在饲料中添加一餐多糖或多维,隔天拌乳酸菌一餐。中后期经常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海洋红酵母等产品。
由于高温,养殖中后期水质变化大,很容易发生倒藻等现象,每10 d 用5~10 g/m3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起消毒杀菌和刺激对虾脱壳的作用。半个月测1 次水质和虾体弧菌,如发现指标超标,用蛭弧菌和碘等拌料加泼洒进行杀菌。养殖中后期,每4~5 d,用2~5 g/m3过硫酸氢钾或10~20 g/m3高铁酸钾,全池抛洒进行底改。定期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镁等产品,促进虾蜕壳后尽快硬壳。
苗种放养100 d 后,金刚对虾达到70 头/kg 时,可用孔径3.5 cm×3.5 cm 的16 节地笼网起捕,每池每次筛150~250 kg,每天3 个池轮流筛选,捕大留小,每池筛掉1 250 kg 左右后,余下的继续养殖至30~50 头/kg 时集中上市。
(1)一级标粗期。6 月11 日,3 口池投苗600 万尾,水位1.5 m,经过7 d 标粗,共出苗510 万尾,规格约4 万尾/kg,标粗成活率85%。
(2)二级标粗期。6 月19 日分苗,6 口池,水位1.8 m,每池放苗85 万尾。7 月21 日经抽样,共出苗408 万尾,经32 d 培育平均规格达到1 800~2 200 尾/kg,标粗成活率约80%。
(3)三级标粗期。7 月21 日分成12 口池,水位1.8 m,每池放苗34 万尾,经过30 d 的培育平均规格达到400~560 尾/kg,经抽样,出苗308 万尾,标粗成活率约75%。
(4)四级养成期。8 月20 日分成18 口池,每池放苗17 万尾,至销售结束,共计约306 万尾,四级养殖成活率约99%。
从6 月11 日P3 苗开始标粗,到11 月15 日捕完,养殖时间158 d,苗种养成成活率合计约为51%左右,共捕获规格24~70 头/kg 的金刚虾48 950 kg,前期销售了22 500 kg,平均价格在68.0 元/kg,后期销售了26 450 kg,平均价格在90.2 元/kg,总产值达到391.6 万元,每667 m2产量约1 600 kg,净利润179.4 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金刚对虾销售总产值391.6 万元,总成本212.2 万元(其中塘租20.0 万元,苗种16.8 万元,饲料费110.0 万元,渔药16.0 万元,水电费18.5 万元,人工工资30.9 万元),净利润约179.4 万元。
建议选择均匀度好的P7 和P8 金刚对虾苗,在运输时须小心,打包密度要稀。本试验由于放的是P3 苗,均匀度很差,导致生产周期延长,增加了养殖难度。
金刚对虾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体表和鳃很容易附着滋生纤毛虫,在养殖过程中,强化改底排污、定期消毒、促使其快速蜕壳是成功的关键。在蜕壳前后,多补充钙镁等微量元素,可提高成活率和品相,有助提高销售价格。
由于金刚对虾为高温种,最适水温28~34 ℃,本试验发现,当水温降到24 ℃时,出现吃料减少、蜕壳周期延长、生长缓慢等现象。浙江地区在10 月中下旬气温开始下降,到11 月初,金刚对虾几乎不生长,导致后期饲料系数偏高,生产成本上升。饲料系数基本上为1.8,有几口池甚至超过了2。建议浙江地区放苗时间尽量提前到5 月中旬,9 月中旬就提前盖棚保温养殖,因为越到后期,销售价格越高。
对同一批虾苗进行分级养殖,可合理调节养殖密度[3],缩短单一池塘养成时间,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