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昭 李会荣 李俊涛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层次和衔接机制已逐渐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在“中高本”三个职业教育层次中处在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位置,文章以高職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出发点,在广泛调研陕西省多所中职、高职及本科层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三个职业教育阶段在课程衔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渠道,致力于开发出贯通“中高本”的课程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精准衔接。
[关键词]“中高本”贯通 职业教育 机械制造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高”视域下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的〈智能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编号:SGH22Y1571);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科研项目《助老起升装置动力学仿真及优化设计》(项目编号:Gfy23-08)。
当前,职业教育各层次间的衔接和合作越来越密切,中高职衔接研究已经逐步成熟,其孕育的“3+2”、“3+3”、“五年制”等培养模式已经实行多年。近年来,随着国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兴起,驱动着各类高职院校尝试兴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包括联合建立职业本科大学、独立升级职业本科大学或是尝试本科试点专业教育,促使国内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愈加完善。总而言之,在健康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之下,国内中职—高职—本科的职业人才培养路径逐渐清晰,但如何体系化、科学化地设计中、高、本这三个阶段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却成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蓬勃发展,中共中央在1985年提出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了中职与高职的发展目标。当时录取率很低,保证了中高职较高的生源质量,为国内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自从1999年之后,普通高等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大规模扩招,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而职业教育由于生源、师资、经费等问题导致发展步伐减缓,甚至给人以“低人一等”“不受重视”的印象,受到了各种偏见。这一观念在2019年得到改善,当时教育部启动了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工作,有的高职院校通过与独立学院合作办学、兼并其他高职院校等方式升级为职业技术大学,有的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合作,独立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2022年5月,新职业教育法更是明确表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为职业教育的深层次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完善了国内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高等教育体系构成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支持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实施长学制培养。这一文件明确把“中高本”的衔接落实到实施层面,进一步细化了衔接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中高本”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文化水平最主要的要素,它的完善性、合理性关乎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目前,由于课程体系由院校自己设置,同一类专业在各学校的侧重点不同,可能导致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专业课程衔接不够流畅、重复性课程过多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中高本”三阶段的贯通培养,因此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势在必行。本文中提到的本科学生特指在高职阶段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职业本科或高职学校兴办的本科教育层次的学生。
1.三阶段课程衔接有助于强化人才的职业属性
现如今社会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新型技术产业急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使得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更高,而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发不同阶段学生的职业潜力,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的典型职业技能培养为教学导向,建立各专业的课程标准,明确各课程在不同层级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强化三阶段人才职业属性的贯通性和连续性。
2.三阶段课程衔接有助于优化职业教育结构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而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抓手,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结构组成的重要内容,不同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特点各异,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同时也会体现出知识的重复性和落差性,合理设计中高职和高本三阶段的课程体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弊端,使得各个阶段职业教育体系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中高本”三阶段教育结构更加优化。
3.三阶段课程衔接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体系会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实现“中高本”不同阶段课程标准的一体化设计,有助于各阶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建立各阶段教学质量标准实施的纵向衔接,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制度,促使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顺利递进和融合。
三阶段人才培养基本情况分析
1.“中高本”三阶段学生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弱,但随着中考分流政策的实行,中职学生人数较多,总体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可以适当提高文化课比例,并专注机械加工基础技能方面的训练。近年来,高职单招生源较多,高考生源逐渐减少,分数线逐年较低,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减弱,因此,课程设置应侧重专业实践培养,着重偏向机械制造领域高技术技能的应用,自动化课程的要求相比中职阶段要有一定的提升。职业本科包括统招四年制和高职学校举办的专升本两年制,这里主要分析专升本后的学生,总体来说专升本录取率仍然不高,故专升本后的学生是专科生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学习主动性还是学习能力,都与普通二本学生不相上下,故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提高专业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加入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同时侧重于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的锻炼和培养。
2.“中高本”三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随着“中国制造2025”向“制造强国2035”的迈进,传统的制造业正在面临着剧烈的转型发展,产品制造方式也由基础制造—数字化制造快速地向智能制造—机器制造发展,国内制造领域需要大量掌握先进加工制造技术的智能制造一线人才。职业教育作为承担不同层次的应用型技术类人才培养任务的主要教育类别,比以往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第一步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不光要考虑产业发展需求,还要创造性地设定“中高本”一体化培养目标,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例,该专业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核心,在对中高职衔接和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三个阶段的培养要求确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与职业目标,如图2所示。
图2 机械制造类“中高本”三阶段人才培养目标
3.“中高本”三阶段生源专业衔接情况分析
要实现三阶段专业课程体系的贯通,首先各阶段生源的专业大类要相差不大,但目前只有高职学生参加专升本时可选的专业大类一致,中职升高职的专业对应性却很低。根据项目团队对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毕业生共262名高职生的调研显示,中職毕业的学生占比43.58%,而在中职阶段学过机械制造知识的仅有37.5%。同时,项目团队在陕西省内遴选两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水平较高且有本科层次的学校,分别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两所学校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20级、2021级学生进行关于高本专业相似度的调研。如表1所示,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的专业对应性很高,在150名被调研的本科生中,由中职学校毕业的同学只有3名。调研结果显示,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生源专业对应性低,而高本衔接中专业的对应性较高,“中高本”在一体化衔接中存在生源专业的中断性,在高职阶段知识目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可能会导致不同中职学生的高职阶段专业课学习效果较大差别。
表1 本科层次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课程体系调研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团队对陕西省内几所中职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职业本科以及普通本科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分析,再结合对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机械类专业及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访谈,发现三阶段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
1.中职阶段基础课课时占比过少,各学校科目设置区别较大
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劳动者学历的要求日趋增高,陕西省中职或者高职毕业的学生选择升学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而随着陕西省专升本招生数量的扩增,大专毕业选择专升本的学生比例已经达到20%,部分大专院校的专升本上线率超过75%,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数学、英语、物理等文化基础课对机械制造类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比较重要。对西北工业学校、太白县职业教育中心等5所陕西省标准化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统计了各个学校文化课所占总课时的比例,见表2。通过表格发现,各个学校的文化课课时所占比例区别很大,这种情况也许会导致不同学校的中职生升入同一所高职后基础文化课水平有所差异,而中职阶段文化课课时较少将会影响学生在高职阶段、本科阶段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如数学水平影响机械三维制图的设计能力、加工误差的计算能力;英语水平影响了后期专业外语的学习效果等。
表2 中职院校文化基础课课时比例调查结果
2.三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类似,个别课程内容重复性过多
对于同一专业,三个不同阶段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独立设置人才培养要求,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内的基础性知识重复较多,未从宏观角度对三阶段的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导致学生在不同学业阶段的同一种基础技能中投入过多时间,因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专业对应性不高,这里主要考虑高本衔接中的课程重复率问题。高职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一般都会系统地学习工艺、夹具等课程,而升本后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同样有工艺、夹具等内容。项目团队对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202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专升本)开展了关于高职和本科阶段专业课程重复性的调查,调查结果只针对专科阶段为装备制造大类的同学,结果显示,32.56%的同学认为本科阶段与专科阶段有3门课程重复,16.28%的同学认为本科阶段与专科阶段有4门课程重复。总体来说,高职与本科阶段存在课程重复率,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课程标准比较笼统,实施阶段缺乏层次性
根据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技能型人才逐渐向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层层递进,而各个阶段在制订课程标准时却只是从整体进行分割限定,在实施层面忽略了不同教育阶段的层次感。如中职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和高职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都需要学习钳工基础知识,且课时较多,课程标准中未体现出技能的高低;再如机械制图,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是主要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国标介绍、视图、投影等,而在高职阶段,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职的内容重复性超过73%,难以体现高技术、高技能的有效培养。
三阶段课程体系贯通的探究方向
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出机械制造类专业贯穿三阶段的课程体系,结合上述课程衔接问题,项目团队在调研、整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讨论出若干保证三阶段课程体系衔接的措施。
1.加强区域职业教育体制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三阶段职业教育合作方向
为了将“中高本”三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衔接落实到实施层面,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领、居中协调和关键管理,如制订有利于三阶段学校合作的体制机制,举办不同职业教育层次教师的教学能力交流、青年教师培养、科研项目合作论坛或国培项目等,通过不同渠道加大“中高本”合作的宣传力度,提升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影响力,在国内率先打造“中高本”典型合作案例。
2.根据不同专业大类,统一省内中职阶段文化课的课时
由于各专业大类对各公共课的基础要求不同,需根据中职专业大类细化中职课程大纲,准确限定各门文化课的课时,如装备制造类,应该明确规定各校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的课时,合理设置文化课培养目标,鼓励教师对教学方式、教材进行改革,以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其后期的高职及本科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3.加深院校合作,一体化设计“中高本”专业课程内容
高职作为连接中职和职业本科的桥梁,应该加强中高、高本的贯通合作,合作院校之间可多方面开展课程、师资、教学等方面交流,指导中职合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专业实践基础。同时在高职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应合理设置职业本科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所以,“中高本”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在于高职,现今陕西省内不少“双高”院校都开始对下发展“3+3”中高职衔接,对上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中高本”相似专业的合作应该成为以后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方向。
4.详细设计各阶段课程标准,规范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的纲领文件,规范了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等。课程标准的详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为了更好地实现“中高本”课程体系的无缝衔接,必须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在不同的职业教育阶段体现出职业技能的层次性、等级性,并制订严格规范的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可引入学分银行、1+X证书等新型评价体系。
结 语
“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其影响因素来自各个方面,需整合更多的资源支持其良性发展。文章首先概述了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及理论,后结合省内其他各层次院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从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背景、当前学情分析、课程衔接问题剖析、课程体系探究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调研,发现“中高本”课程的一体化衔接在体制机制、生源发展、课程标准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统筹规划。对此,项目团队探索了三阶段课程的有效衔接方向,助力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阳洋.河北省中职与本科“3+4”课程衔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朱军.基于能力层次结构理论的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教学衔接探究[J].职教论坛,2020,36(8):54-58.
[3]周文斌,李宁.能力倾向下“中高本”协同发展的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22,41(3):141-151.
[4]王一涛.“中高本硕”衔接的理论溯源、实施现状与路径优化——基于类型教育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21(3):60-67.
[5]鄺卫华.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问题与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17(25):61-63.
[6]吕俊峰.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4):57-60.
[7]曾姗,杨晓荣,闫志利.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的域外经验与我国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5):62-67.
(任昭、李会荣、李俊涛: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