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

2023-09-06 07:54包杨
教育界·A 2023年21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诸多优点,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较高、教学时间与资源有限、学生个体差异的挑战等。针对这些优缺点,文章将从任务设计与分析、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对策。希望通过文章的探讨,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

作者简介:包杨(1985—),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资源以及条件下,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挑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安排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充分传授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同时,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1]。其次,在教师队伍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一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时,部分地区和学校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制约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最后,在教学资源和环境方面,部分地区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不足或者比较陈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部分学校缺乏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如缺乏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等,限制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入开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定义与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完成特定任务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提升。这一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多种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基石,它主张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已有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可以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为深刻和持久的记忆。合作学习理论也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沟通和协调技巧[2];同时,合作学习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帮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认知负荷理论则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负担。

总而言之,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合理设计任务难度,有针对性地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学生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包含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这种以任务为核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知识。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學习和探究[3],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其在未来面临信息技术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再次,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这种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任务驱动教学法促使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和分享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这种互动过程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信息技术知识。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完成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为核心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沟通与协调技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交流和分享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这种合作环境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最后,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这种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激励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进行创新尝试和团队合作。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培养自己的潜能。这种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面临信息技术问题时能够独立解决,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

(二)缺点

1.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之一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这是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针对学生的各种需求提出具有实际意义和挑战性的任务。教师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以便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可能无法轻松应对实际的教学,从而影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教学时间与资源的限制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面临教学时间与资源的限制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和团队合作来完成挑战性任务,这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课程安排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分配给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学资源和设施有一定的要求,如计算机设备、互联网连接条件和相关软件等。在部分地区和学校,由于资源短缺,学生可能无法获得充足的教学资源,这影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学生个体差异的挑战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都有所不同,这让其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对于教师来说,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活动中受益。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不足,难以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失去学习的动力。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对策

(一)任务设计与分析

为了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实施对策。教师一方面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将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任务符合學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另一方面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任务选择。

例如,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子表格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生活相结合的任务—制作家庭预算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5]。对于初次学习电子表格的学生,任务可以简化为创建一个简单的家庭开支清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任务可以升级为设计一个包含收入、支出和结余的完整预算表;对于高水平的学生,任务可以进一步扩展,要求利用电子表格中的公式对家庭财务进行分析和预测。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任务进行详细分析,明确任务的关键步骤和技能要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在上述制作家庭预算表的例子中,教师需要分析学生应该掌握的核心技能,如创建图表、输入数据、使用公式等,并针对这些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精心设计和分析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教师需要有效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这包括明确教学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包括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个性化辅导等策略。例如,在教授学生使用图像编辑软件进行创意设计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的小组。对于初次学习图像编辑的学生,教师可以先教授其基本的图像编辑技巧,如裁剪、旋转以及调整大小等;对于掌握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学习更高级的功能,如添加滤镜、调整图像参数等;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尝试更复杂的图像编辑项目,如合成图片、制作动画等。再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在图像编辑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不同主题的创意设计任务,如制作个人头像、设计节日贺卡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最后,教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与反馈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并及时给予有效的评价与反馈。首先,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兼顾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等评价方式,教师还可以采用作品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教授学生制作简单动画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动画制作为主题的课程任务。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的动画制作技巧和完成任务的质量,还要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操作动画软件的过程,发现他们在使用工具、应用技巧等方面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结语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优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策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帅肖凡.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1(1):142.

[2]马维海.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83):5-6.

[3]欧宏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学周刊,2020(18):125-126.

[4]李晓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10):44-45.

[5]石永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魅力中国,2020(46):277.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