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宰相”的归隐与闲居

2023-09-06 10:00杨帆
中国美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钱谦益

杨帆

[摘要] 一代首辅申时行致仕后归乡吴门,居于适适圃。在申时行及其友人的文字记述中,我们可知适适圃内风景殊绝,有所谓的“梅千树”“桂千丛”“竹千竿”。然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庋藏的《适适圃图》册里,作者并未着意表现自然风光,而是着重描绘了申时行在园中会客和举行雅集的场面,生动展现了一位隐居阁老的社交生活。

[关键词] 申时行 《适适圃图》册 “赐闲堂” 钱谦益 冯时可

一、一代首辅申时行

申时行(1535—1614),字汝默,号瑶泉,苏州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考取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历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之后,其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后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累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申时行和张四维主政。次年,张四维丁忧归乡,申时行任内阁首辅。万历十九年(1591),申时行因“争国本”事件辞官归乡。万历四十二年(1614),其在家乡去世,被追赠为太师,谥号文定。[1]虽然多年身居高位,但申时行其实称不上是一代名臣。这是因为,其虽然身为内阁首辅,在治理黄河、赈济灾荒、守卫边防等方面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为官过于中庸,故而饱受争议。他缺乏张居正统御王朝的强硬手腕,在任期间未取得光辉夺目的政治成就。“他自万历十一年四月入阁为首辅至万历十九年九月离位,在当政期间唯求安定自保,政治上可说无所建树。在他之前,一代名相张居正柄政多年并多方改革,追至万历中期已成小康之局,故申时行仅仅是沐其余荫坐致太平而已。”[2] 申时行为人谨慎、稳重,中庸是其处事的不变原则,即其凡事皆企图以调和、折中的方式来解决,缺乏执行某事的坚定意志。申时行在致仕前曾遭到同僚的弹劾,“谓阳附群臣之议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其饱受争议的处事方式或许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当时的政治形势要求申时行必须充当和事佬的角色。[3] 万历十九年(1591),六十岁的申时行退出了政治舞台,归隐故乡吴郡。

二、闲居之地——适适圃

申时行的仕宦经历详见于明清两朝的各家史书。相比之下,有关其致仕生活的记载则显得较为匮乏和零散。

退隐之后的申时行卜居吴门二十三载,购得数亩隙地,建成别业幽居之所,名曰“适适圃”。如今的环秀山庄便是其适适圃所在之地。北宋时,这里为朱长文的乐圃。

除短暂外出外,申时行大部分的致仕生涯皆是在适适圃中度过的。《赐闲堂集》中收录的《小园燕坐》《小园观荷》《晨起观荷花》《小园看芙蓉》等诗文皆记录了园主的日常生活。我们仿佛能从这些诗文中看到申时行漫步、燕坐、休息、观花、吟诗的惬意之态。

有关适适圃的具体情况可参见两处史料。其一,申时行曾作《适适圃十二咏》一诗,其中皆是在吟咏园中诸胜。其二,万历三十三年(1605),画家黄炳中为申时行绘制了一套《适适圃图》册。此图用以记录园中胜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署款交代了绘画背景:“万历乙巳仲夏日,為乾峰先生写《适适圃图》,吴郡黄炳中。”申时行在图册后的副页上题写了一段跋文:“余归田后购得隙地数亩,为宋朱长文乐圃故址。凿池建亭,颇具四时花木之胜,名曰适适圃。天都乾峰项君过而□(按:疑缺字)之。因□(按:疑缺字)嵇山黄兄绘为一册,并丐余题咏。因备录旧作数首,缀其后而归之。时万历乙巳仲夏,休休居士申时行书。”“乾峰项君”指项士端。项士端为安徽歙县人,活跃于吴中地区。故宫博物院藏有文嘉的《保竹图》卷,上有项士端、申时行等人的题诗。此题诗是二人共赏书画的佐证。《适适圃图》册共描绘十景,每景对页各有题诗,与《适适圃十二咏》中收录的十二景诗文差异较大(见表1)。

在申时行本人对适适圃的记述里,我们看到了花木繁盛、万木葱茏的园林景象——柳树、桃树、桂树、青竹、梅花、菊花、杏花等各种花木名目繁多、绚烂夺目。

出现在他人文字描述中的适适圃其实也是基本相同的,具体可参见申时行友人冯时可对适适圃的相关记述:

适适为园,休休为庵。有梅千树,有桂千丛,有竹千竿,莲池鱼沼,花台药圃,缭绕左右,清阴秀色,异采幽香,日来袭人。而先生居其中,或书或弈,或咏或歌,览天地之奇变,却人间之勃蹊。此其于生,岂必彭钱问而乔松访耶? [4]

适适圃中有“梅千树”“桂千丛”“竹千竿”,另有莲池、药圃环绕左右。申时行身在其中,或书或弈,或咏或歌,尽享休闲时光。晚明诗人王穉登曾与申时行比邻而居,因而很熟悉适适圃内的环境。他为适适圃所作诗词中,有诸如“高冈既巍峨,长松亦亭亭”“鱼戏见花动,鱼惊闻叶响”“春风二月时,红萼纷满树”[5]等描述。这些描述与申、冯二人对适适圃的记载高度一致。由此,我们可以确定,适适圃内风光明媚,呈现出一派花木繁茂、欣欣向荣的自然气象。

三、《适适圃图》册的图像表达

申时行在诗文里吟咏的是“适适圃十二景”。《适适圃图》册则只描绘了十景,缺少两景。在两处史料中,重合的景致有八处。此外,《适适圃图》册中的景物内容也与诗文中有所不同,如“桂林”“松冈”“药圃”“芙蓉畔”消失,换成了“水竹居”“赐闲堂”二景。名称和诗歌内容也有较大差异,图后题诗显然经过了重新润色和调整。笔者在下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画像中的人物与景物。

竹径中绘有一条小径,两旁植有茂密的竹丛。竹径深处的小亭中有一文士正闲坐榻上,旁边的小童手持扇子,时刻准备侍奉主人和宾客。“桃坞”一景表现的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区域。远处的桃林烟雾氤氲,溪边是一座临水的轩亭,檐下有一人闲坐木椅之上,另一人凭栏远眺。两人都望向不远处的桃林,林中两小童正手执木棍和器皿摘桃,迎接一位文士的到访。总体而言,整幅图充满了生活气息。“柳塘”一景的画面主体是一片水域。平静的水面上驶过一叶扁舟,上面有三位文士端坐船头,正在亲切攀谈。岸边茂盛的柳树林里搭建了一座构造简单的小亭,可供人们小憩。“牡丹亭”一景是一个借栏杆和花屏区隔出的独立空间,其中有花卉、草木和假山装点,清新雅致。树下的小亭里有一文士正在休憩。此时的庭院内十分热闹,院中仆从手拿器具忙碌着,文人们两人或三人为一组,正在亲切交谈。“梅园”中,庭园被围墙环绕,与其他空间分隔开来。梅园中筑有一座小亭,亭下有三位文士坐在木椅之上,充满期待地望向梅园门口。仆人正在门口旁的小路上清扫,而不远处可见一位文人缓缓走来,其后有侍童怀抱小琴,暗示着主人将赶赴一场雅集。

莲池是一个开放的水域。前景处有三人分别划一条小船采集莲藕,池上水榭里有两人正在弈棋。水榭不远处的小房间内可见仆从忙碌的身影,场面生动活泼。“杏坛”描绘了一座独立的庭院。院内筑有一座小阁楼,三位文士围桌而坐,桌上摆放着器皿,旁边站着手捧器具的侍童。此时,庭院外一位策杖而行的文士即将到达,门口仆从做半启门状以迎接贵客。小院被溪水环绕,后面为一片竹林,前门外右侧则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菊圃”一景是一个半开放的空间。圃中有屋社,室内摆放着一座素屏和一张摆有几卷古书的桌子。桌旁端坐着两位文士,室外还有两名忙碌着的仆从。画面中一丛菊花的位置代表了菊圃。“水竹居”同样是一座独立的小庭院。院中大片水域里有一条小径,蜿蜒向水中的轩亭。

亭中是两位相谈甚欢的文士,旁边有两个侍奉的小童。

院外一文士策杖而来,侍从礼貌躬身,正在热情地招呼。“水竹居”景色优美,桃树、柳树、松树、青竹遍布。“赐闲堂”也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堂内有正在交谈的两文士,一旁有静候的小童。堂外有访客,左边小径上有两位文士,正一前一后徐徐前行。“赐闲堂”右边是一片水域,溪桥上有一位文士正俯身望向水池,表示这是另一条通向这里的路径。

通过整理画面信息,我们发现每处场景中皆出现一位身着蓝衣宽袍、头戴方巾的文士,而他应该便是适适圃的主人申时行。他的形象皆被着重描绘,身形最大,位置也十分醒目。画中申时行的着装是明代官员致仕后常穿的青色常服,风格儒雅,有文士风致。[7] 值得一提的是,《适适圃图》册的十景皆主要描绘了主人会客的场面,自然景物处于不重要的位置。就雅集的客人而言,既有头戴方巾、身穿长袍的布衣文士,也有头戴幞头、身穿带有补子纹样盘领衫的官员,足见申时行交友之广泛。新增的“水竹居”和“赐闲堂”两景里,也描绘的是主人的会客场景。总之,十幅画页所表现的这座别业幽居之所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明中叶以降,园林画成为吴门画派一个重要的绘画题材,其中以数幅册页所组成的园林图册是彼时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沈周的《东庄图》册、文徵明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张复《西林图》册。这些图册同样以一图一景的形式表现文人私家园林,内容上聚焦园中的自然景致,对人物活动的刻画十分欠缺,即使出现人物,也多为或坐或立的单人,极少描绘主客交往的场面。《适适圃图》册与这些图册有着显著区别。该套图册主要展现的是主客聚会交谈的场景。在以“牡丹亭”“菊圃”“杏垣”这些景物为主题的场景里,创作者对自然之景的描绘非常简略,景物只起到了点缀和陪衬的作用。

同时,《适适圃图》册也迥异于申时行本人对适适圃的歌咏。诗文中的“梅千树”“桂千丛”“竹千竿”并未成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内容,而是让位于人物及人物活动。

那么,申时行意图通过《适适圃图》册向世人展现一个什么样的个人形象呢?

四、适适圃的归隐时光

南炳文注意到,在有关申时行的传记里,明人大体持表扬、歌颂的态度,清人则褒贬不一,甚至使用了一些批评用语。[8] 事实上,与申时行交往过的晚明文士大都理解这位阁老所面对的制度困境和政治危机。冯时可认为,由于“其势如米炭矛盾,不相谐也”[9],申时行必须曲中调剂,“居危处疑,于下则日调其是非,于上则日调其喜怒”[10]。申时行归乡吴郡后,钱谦益曾以词林后学的身份前去请教国事,进而被申氏的进退雍容之态所折服:

登朝后,以词林后辈谒少师于里第,少师语次从容谓曰:“政有政体,阁有阁体。禁近之臣,职在密勿论思,委曲调剂,非可以悻悻建白,取名高而已也。王山阴诤留一谏官,挂冠而去,以一阁老易一谏官,朝廷安得有许多阁老?名则高矣,曾何益于国家?阁臣委任重责望深,每事措手不易,公他日当事,应自知之,方谓老夫之言不谬也。”德音琅琅,不耸不茹,实为余制策狂言而发,迄今犹可思也……[11]

要言之,申时行在晚明文人心中是颇受赞誉的。其“未壮而仕,未艾而相,未耆而归,勇退于急流,大隐于嚣市”[12] 的一生令無数后学仰望和钦慕。明代苏州有两位状元和九位阁臣,申时行便是其中之一,且其曾位居内阁首辅长达八年。状元和内阁首辅这两个身份是当时大多数人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申时行辞世后,入祀苏州府学乡贤祠,申氏家族自此科甲不绝,一度跃升为江南的鼎甲望族。在几十年的官宦生涯里,申时行行中庸之道,曲中调节各方争端,虚心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致仕归里后,其温和敦厚的长者形象亦更加深入人心。

申时行温和谦逊、礼贤下士,不会因宦迹显赫而高高在上。致仕后,他与布衣之身的王穉登比邻而居,交谊达二十多年。“每岁除夕、元旦,与王伯穀倡酬赋诗二十余年不阙。”[13] 如今,我们仍可见到王、申二人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除夕和万历三十年(1602)元旦所作的和诗。这样的人生行迹和脾气秉性自然吸引着许多士人与之相交。申时行退闲吴门后,常与友人交游酬酢,“时时与故人遗老修绿野、香山故事,赋落花及咏物诗,丹铅笔墨,与少年词人争强角胜”[14]。在邢侗、江盈科、张凤翼、邹迪光、费元禄、冯时可等人的著述里,我们也可见到他们与申时行交游的相关记载。他们或往来信札,或赋诗酬唱,或访胜纪游,或举办文会雅集。

适适圃也由此迎来了络绎不绝的问候与拜谒。除了像钱谦益这样向他请教时政的晚辈后生外,还有许多游赏的文人雅士。申时行在《园池芙蓉盛开泛舟小集和叔嘉韵二首》《夏日王羲伯子幻兄弟偕张孟儒诸君过访小园留酌》《菊圃留客小饮漫兴》《友人过园池观莲有作次韵》《小园燕集次张幼于韵》《梅园小集用前韵》等诗作里记述了友人过访适适圃的场景。张献翼、王子幻等名士便是这里的常客。同时,适适圃也出现在访客的回忆里。比如,冯元成在《谷日游申太师园》中记录了其于谷日前往适适圃拜会申时行。[15] 邹迪光多次应申时行之邀至适适圃浅斟酌饮。他的《夏日少师申公要饮适适园赋谢》《秋日申少师见要王百谷酌适适园》便记录了其与申时行、王穉登饮酒集会的场景。[16]“一般说来,明代的士大夫与其乡里的结合是非常深的。即便是在中央官场显达之人,也并未因此就成了首都人,仍把根据地置于乡里。”[17] 申时行致仕后成为苏州当地最有名望的乡宦,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的建设,并与同辈、后学保持着友善往来。这也是他希望通过《适适圃图》册向世人展示的一个乡居生活侧影。

五、结语

《适适圃图》册以十幅画页的形式表现了主人在园内与友人会客、雅集的场面。适适圃是一座颇具自然风光的宅第,而创作者在图像表现上却将自然山水让位于人文活动,从而试图通过这套园林画来表现主人的社交活动与人际网络。园林是文人士大夫惯于探访的社交空间。“园林作为社会空间的另一重大面向,在于它也是主客建构社会身份的场域,于此进行社交生活,建立群我关系,从中修正或实现自己。”[18] 从晚明文人的记述中,我们获知申时行致仕后在适适圃内的一系列社交活动。结合园林绘画,这些场景又一一再现。毫无疑问,申时行是这套图册在精神意义上的建构者。他试图为世人展现一代首辅悬车致仕后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而这也赋予了该画以独特的形式与意义。

注释

[1] 张廷玉. 明史· 卷二一八· 申时行传[M]. 北京: 中华书局,2011:5747.

[2] 吴仁安. 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7.

[3]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M]. 北京: 中华书局,2014:84.

[4] 冯时可. 冯元成选集·卷十七·寿瑶翁申相公七十序[M]// 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61 册). 北京出版社,2005:573.

[5] 王穉登. 南有堂诗集·卷九·申少师适适园杂咏[M]// 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 第831 册).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708.

[6] 申时行. 赐闲堂集· 卷三· 适适圃十二咏[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134 册). 济南:齐鲁书社,1997:47-48.

[7] 吴琦, 马俊. 野服躬耕: 晚明乡宦的文化装扮与仕隐并存[J].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1):137.

[8] 南炳文. 校读点校本《明史· 申时行传》手记[J]. 历史教学,2008(12):5.

[9] 冯时可. 冯元成选集· 卷十七· 元辅申瑶泉先生七十序[M]// 四庫禁毁书丛刊补编(61册). 北京出版社,2005:594.

[10] 同注[5]。

[11] 钱谦益. 列朝诗集· 丁集第十一· 申少师时行[M]. 北京: 中华书局,2007:5138.

[12] 同注[5]。

[13] 同注[11],5137 页。

[14] 同注[13]。

[15] 冯时可. 冯元成选集· 卷七· 谷日游申太师园[M]// 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61 册). 北京出版社,2005.

[16] 邹迪光. 调象庵稿·卷十八[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济南: 齐鲁书社,1997:615. 邹迪光. 调象庵稿· 卷十八[M]//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济南: 齐鲁书社,1997:636.

[17] 宫崎市定. 明代苏松地方的士大夫和民众[M]//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第六卷). 北京: 中华书局,1993:232.

[18] 曹淑娟. 在劳绩中安居: 晚明园林文学与文化[M]. 中国台北: 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东亚儒学研究中心,2019:23.

猜你喜欢
钱谦益
《柳如是别传》研究综述
钱谦益“转益多师”诗学思想的实践
浅析钱谦益的诗学主张
钱谦益的乡居书写及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钱谦益墓志铭初探
『两朝领袖』钱谦益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士与仕:推开钱谦益隐秘的心灵之门
钱谦益“别裁伪体亲风雅”文法思想析论
杜诗三笺与钱谦益诗史观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