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探析

2023-09-06 19:34:19☉候
小学生 2023年15期
关键词:圆柱体体积情境

☉候 俭

情境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指的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受情境的影响,产生积极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样使得他们能够在情境中拓展知识视野,树立起主动探究的意识和理念,借此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借助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就应该借助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得他们在多元化的实践中突破现有思维的桎梏,实现创新探索,借此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达成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1]

一、情境引入:让学生想创造

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专注于教学情境的引入。以情境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将他们引进“乐学”的大门,使得他们能够萌发出强烈的知识探究欲望,借此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让他们想创造,有效培养创造能力。

(一)引入悬念情境

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应该巧妙地创设悬念情境。根据具体的内容,精心设疑,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理念贯穿其中,创设“愤”“悱”情境,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产生十分强烈的知识探究欲望,使得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达成“情与知”的相互交融,有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2]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百分数(一)》时,其中就涉及了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相互改写。这一知识点相比起其他的知识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导入方式,就很可能无法激发出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自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此,教师就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创设一个悬念情境。例如,在课堂最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阐述:“老师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同学们任意说出一个分数,我能够迅速判断这些分数是否能够转化成有限的小数。”此话一出,就能够立马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会激发出想要挑战教师或者印证教师是否有这项能力的兴趣。于是在这种情境的驱使下,他们便迅速与老师展开了互动。在教师快速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分数是否能够转换成有限小数之后,学生就会更加疑惑,会被教师的这项能力所折服。教师就可以借此反问学生:“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这项本领呢?能够快速判断出一个分数是否能够化成有限小数?”学生肯定会摇摇头,对此,教师就可以顺利引入本堂课所教学的内容,将学生的疑惑点转变成学生探索新知的最大愿望,以此便能够让他们思维的大门顺势开启,让他们想要创造、想要创新,借此有效实现创造力的培养。

(二)引入迁移情境

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全力贯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化教育”这一理论,要将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联系,让学生能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能够成为自己学习数学和发展创造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就要依托于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此顺利导入课程,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让整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在“因数”板块,就涉及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学习,这是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有效创设生活情境。例如,“老师的卧室是一个长240 厘米,宽180 厘米的长方形,我准备重新装修地面,同学们觉得老师需要选边长为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地板砖才能够将整个地面铺满且不用锯断地板砖呢?”这其实就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他们会联想到自己卧室里面的地板砖,然后从生活的角度去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可以大致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继续询问学生:“如果老师想要铺得快一点,可以选择哪一种方案呢?”借此引导学生快速得出最优的铺地板砖方案。[4]如上,教师借助这种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能够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求知情境中。然后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寻最优的方法解决,这样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为学生后续的知识学习提供更为积极的知识学习体验。通过这种迁移情境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感能够得到真正的启发,做到有“启”而“发”,达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目的。

(三)引入操作情境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一些操作类的学习活动。所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观察自己较为熟悉的学习用具,让他们能够充分激活创新创造思维,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操作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让他们“乐学”和“善学”,借此实现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四处搜寻身边比较熟悉的三角形物体,然后让他们思考:怎样才能够计算出这个物体的面积呢?在此之前,学生虽然已经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果让他们去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还是十分陌生的。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入操作情境,向学生说道:“同学们是否能够将这个三角形进行剪、拼、贴等操作,将其转化成自己已经学习过的图形,来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如上,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启发,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学生在展开实践操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彰显自己的学习素养和思考意识。例如,有的小组准备将这个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有的小组准备将其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等等。教师都要予以不同小组最大限度的探索和操作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考,去完成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得出最后的答案。而学生在完成了小组操作之后,教师还可以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让他们上讲台讲一讲自己小组的推导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其实能够让学生置身于十分活跃的操作情境中,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研究这一问题,分析并思考知识的生成过程,借此能够让他们对于这一新的知识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实现创造能力的培养。[5]

二、思维训练:让学生会创造

(一)大胆质疑,训练思维批判性

好奇心强、遇到事情喜欢提问是创造型人才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一定要专注于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遇到问题的时候,敢于想、敢于问、敢于做,借此达成他们创造能力培养的目的。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就需要学生立足于圆柱体体积知识去猜想、去验证、去感知、去理解、去研究、去探索,然后推导得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在向学生抛出一个开放式的知识探究情境之后,就可以询问学生:“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或者直径抑或是周长和高,是否就可以直接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呢?”借此让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尝试串联所学的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去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尝试结合实际问题加以印证。在学生推导出了体积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抛出一个具有探究性质的数学问题:“老师手中是一个大型的圣诞帽,在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老师准备装扮成圣诞老人向同学们发放礼品,所以我会将这些礼品都放在这个圣诞帽里面,那么同学们知道老师的这个圣诞帽可以装多少东西吗?”如上,教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够继续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可以此为基准点继续探究。但是,这个圣诞帽没有任何标志性的数据,所以他们就陷入了困境。学生经过讨论和交流之后,提出“是否可以用直尺来测量”的观点,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获得所需的条件。以这样的方式,便能够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动态的思考和探究之中。在学生完成了一系列的数学探究实践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对这一知识点存有的疑虑或者延伸出来的思考。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之间可能存有某一种数量关系。在这一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之后,其他学生经过片刻的思考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是否应该有某一种限制,例如同底同高的圆锥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之间可能存有某一种数量关系。在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之后,其他学生也可以相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得出一个新的探究点,继续展开课堂实践。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得到延展,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具有批判性,借此达到培养他们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变换角度,训练思维灵活性

让学生的思维充满灵活性,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对知识的应用更为多元,也善于用新的观点去解决问题,实现“多解”与“求异”的有机统一。所以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创设求新、求变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尝试从多个方位去思考,借此训练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达成创造能力培养的目的。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有这样一道十分经典的练习题,具体如下:一个圆柱体的油桶,已知它的侧面积是62.8 平方米,底面半径是2 米,请问它的体积是多少呢?对学生来说,这道题十分容易解答,他们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如下:

62.8÷(2×2×3.14)=5(米)

3.14×2×2×5=62.8(立方米)

为了打破学生常规的解题思路,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是否可以将这个圆柱体切开,将其分成若干等份,然后将其拼接成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物体来求体积呢?”让学生从这一角度着手,利用长方体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学生经过探究实践之后,也得出了这样一个解法:

62.8÷2×2=62.8(立方米)

如上,学生的整个解题过程更为多元,他们尝试从长方体的角度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借此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反常规训练,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而学生通过这样一次实践,也实现了自身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思维继续延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担任“小老师”,以“圆柱体的相关知识”为引,综合其他的立体图形,设计一道完整的实践应用题。每一个小组只设计一道数学题,要保证题目逻辑是完整的,数据是合理的。以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作深度挖掘,然后通过设计数学题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创造性迁移及运用,去深入探寻知识的本质,训练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效度性,最终达成培养创造能力、激活核心素养意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着力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为了实现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就要以情境为依托,实现情境教学,从情境引入和思维训练两个方面着手,逐层递进,将情境化思想贯穿其中,让学生受到多元情境的引导,提升思维创新性及创造性,最终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圆柱体体积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找出圆柱体
娃娃画报(2016年6期)2016-07-29 19:31:34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