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第一中学 田俊江
花絮一:不知所措写名记
开学第一天,早晨,教室里闹嚷嚷地挤满了人。 领取课本后,我请孩子们在语文书的扉页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姓名。 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 学生都是一脸懵懂:“这么大的一面都可以写吗? 在哪里写合适呢? ”……一连串的问题充斥着教室,一片吵吵闹闹。
花絮二:茫然寻找座位记
开学第一天,排座位不可少。 我请学生收拾好书包到走廊处,按个子高矮排好队,再两两进教室,从前往后入座。
孩子们很快排好队,但走进教室就迷茫了,不知道坐哪里,他们还没有“第几排、第几组”的概念。 我一会儿在教室外安排,一会儿进教室当“迎宾员”,顾着教室外就顾不了教室内。 好不容易在一片喧哗中完成排位工作,累得够呛。
花絮三:跌跌撞撞出操记
第一节课后,课间操开始,因刚刚按个头高矮排过队, 出操队伍排得很迅速。随着我的哨声,孩子们齐步往前走,居然有点整齐划一的感觉。 一边向操场走,我一边对孩子们竖起大拇指。
九月的天气还是有些热, 不一会儿,孩子们小脸上有了汗珠,队伍有了浮躁的情绪。 两个学生因为走路碰撞产生了矛盾,争吵了几句开始扭打。 我急忙将他们拉到队伍最后,进行“隔离”,让他们各自冷静。
课间操结束后,我请大家回教室把矛盾事件演示一遍, 想想怎么做才是合理的。 在共同探讨下,我们形成共识,并梳理成班级的第一条规则——“整队时, 快静齐,精神抖,如松直;行走时,忌拥挤,有争执,礼让先”。 两个闹矛盾的孩子也大方地击掌和好。
花絮四:肚子空空放学记
上完了三节课,我看到不少孩子背着书包到走廊排好队等着。 我觉得奇怪,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几个孩子委屈巴巴地说:“老师,我们待了很久,放学了吧? 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
每届都有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件发生,但是像这样的,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我说:“上午一共有四节课,还没有放学呢。 ”一边说一边带他们回教室。
有的孩子不乐意了,噘着小嘴说:“我都饿了,等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让我回家? ”他竟然认为是老师不让他回家,我真是哭笑不得。 终于上完最后一节课,孩子们背起书包感叹地说:“终于可以回家吃饭啦! ”是的,想想孩子们连着上四节课,也真不容易。
花絮五:阅读习惯培养记
到了下午第二节课,看孩子们有点累了,我想不如给大家讲讲绘本故事吧。 班级的书架上摆放了一些绘本,有我从家里拿来的,还有上届学生留下来的。 我把这些书发给孩子们,他们好奇地翻看。 我本打算和孩子们一起安静地看一会儿书,结果三分钟不到,就有孩子说看完了。
“看这么快,看的是字还是图? ”我问。有一个孩子特别机灵地说:“老师,我是看图编故事的! ”于是,我请他讲一讲看到的故事——
“我读了绘本《我想要飞》,说的是一只企鹅因为翅膀小,无法飞行。可是看着海鸥自由自在飞翔,他也很渴望能飞。于是他刻苦练习,被人嘲笑,被家人不理解,可是这些都没有阻止他,小企鹅一直坚持着。这只小企鹅最终还是没有飞起来, 然而他却找到了属于他的真正飞翔的场所! ”
这个孩子讲得很好,大家都为小企鹅的成功感到高兴。 看着热烈讨论的孩子们,我心里盘算着之后的读书计划,班级阅读才刚刚开始。
开学第一天,就这样在充实、忙碌中结束了。
王英霞(河南济源):教育引导低年级儿童,榜样示范是最好的法宝。
开学第一天, 组织孩子们互相认识,一般老师先示范:我是XXX,来自XXX,我的爱好是XXX。 然后请学生站到台上,模仿老师的句式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采用示范的方法引导学生整理书包、在作业本上写名字等。 实践证明,榜样示范法和正面鼓励是引导初入学儿童迅速转变角色、掌握小学生规范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肖亚女(福建厦门):练习站姿、出操、排队,都是开学第一天要做的事情。 我会组织学生看关于站姿、 坐姿和走路的视频,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坐、怎么站才是好的姿态。 班主任要以正面表扬为主,评出好的榜样, 对于学得慢的学生要耐心点。这样逐渐营造安全的教育环境,才能让孩子们慢慢融入班集体。
陶岚(河南郑州):班级文化的目标是育人,低年级可以借用形象化设计来打造班级文化。 以图像为主的卡通标志图,能让课堂规则可视、入心,还有时间图谱、眼睛嘴巴的提醒标识、 课堂桌面目标卡、课间矛盾解决问题流程图、 悄悄话信箱等,这些班级文化环境设置中温暖的标识,都是体现班主任智慧力的地方。
张秀筐(福建厦门):入学第一天,适宜组织有仪式感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孩子,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第一天来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班级和校园。 学校可以安排仪式感满满的“校园探秘”活动,设计情景化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学会愉快合作,掌握好各种“小本领”,从而建立起合作意识。
牛纪敏(河南滑县):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可以提前制作座签, 贴在座位上,为学生临时排上座位。 这既能让学生尽快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又能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
班级座签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它是班级进行自我教育的平台,还是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的纽带,班主任应该多思考此类细节性工作方法。
杨庆云(河南林州):低年级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 在强调全民阅读的时代, 阅读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识字量还比较少,这时候如果只强调读和背,会伤害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有经验的老师会设置导读课、阅读展示课、课本剧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开始阅读。
郭献峰(河南长葛):一年级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时期,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助力学生的养成教育。
1.多示范,少说理。教师亲自示范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做法。
2.多鼓励,少打击。 表扬鼓励是进步的最大动力,打击可能让孩子失去信心。
3.阅读课,要出声。多形式领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4.借活动,明规则。 孩子因不懂规则而犯错时,可以将规则编成“情景剧”,让学生明确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好的。
周晶晶(江苏无锡):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面临着六大心理上的断层: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行为规范、关系人、社会结构和期望水平的断层。 幼小衔接与这几个方面是紧密相关的。
首先,优化环境,浸润育人。 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小学校园,介绍学校的品牌文化,让孩子们看到用儿童化元素装饰的教室,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爱心教育,科学管理。 学校要考虑有爱心并且有低年级带班经验的成熟型教师来带新入学班级。 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会充分包容孩子的缺点,并设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最后,家校携手,共育未来。 孩子上了小学后,人际交往的环境有所改变。 家长在家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的来说,幼小衔接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好好探索。
小学生活的第一天,新生如果拥有快乐的体验,那就容易适应学校生活;如果是糟糕的体验, 则会让学生内心有恐惧感,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就会受阻。 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开启学习生涯,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告知,适应节奏。对孩子来说的陌生概念,教师需要明确在先,甚至用图片、视频去呈现,要求孩子最好能够复述,以确保孩子的理解和老师的表述统一。 这样可以减少语言沟通中的误会,避免低年级孩子去猜老师说话的意思,避免学生因为怕做错而不知所措。
2.及时反馈,正面评价。 在常规管理中,例如编排座位、出操、阅读等活动,班主任要及时反馈,多鼓励,多认可,使学生树立信心, 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班级、爱上学校,能够享受学校生活。
3.注重细节,深入育人。 开学第一天,更多考验班主任的提前筹划能力。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去感知学生的需求,带领学生熟悉新环境, 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给学生亲切感,让他们对新生活有憧憬和期待。 班级处理问题时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新环境的主人。
4.榜样示范,优化行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肯定和推广,以优秀学生的做法为样板,鼓励同学们学习。 开学初期,班主任要注意避免陷入与个别行为不良学生的纠缠,多用正确行为去化解不良行为。
第一印象很重要。 开学第一天,我们要给学生留下雅洁、有序、温馨、有趣的学校印象。 班主任的工作应细致深入,做好预设,为班级管理工作开好头,为今后的师生相处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