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阿斌
现阶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数学学力,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所谓数学学力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也被认为是数学素养、数学能力等,是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渐形成、发展并呈现出来的能力。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活动。如何实现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促使教学主题更为明确,教学重难点问题更易解决?这一问题是教师值得关注的教学重点。本文在此结合具体案例,对其展开详细探究分析。
基于学力生长导向开展大单元设计教学,要求教师应科学实施单元分析,分析内容涵盖了课标、教材以及学情、环境、目标和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等。通常来说,教师在实施单元分析时,应主要分析单元目标和教学重点以及学习难点,以把握其中的关键因素,并据此对学生当前的水平能力有所掌握。只有对学习的重点、难点正确定位,教师才能更多基于学生立场思考存在问题,正确认识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进而更好地策划大单元教学方案,助力学生学力水平不断提升。
例如,针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进行学习时,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图形的特点,能够对三类图形的类型,以及高的绘制、内角和等充分掌握,能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学力情况,并结合下一阶段对三类图形面积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启蒙教学,促使学生对三类图形的面积计算形成初步认识。在对三类图形的认识及其面积计算等进行学习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学习重点,如,重点注意解决各类图形内角和、周长及面积等问题。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该学习难点的出现,并非是教材编排顺序导致,而是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递进关系。一般来说,小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学习难度相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更小,教师可以三角形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点迁移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此更好地突破学习难点,实现学力水平的提升。教师在对该大单元教案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融入班级学生学力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教学举措,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高效,数学知识点掌握更加体系化,进而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与系统性非常明显。要想确保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长期保持较强的学习动力及兴趣,并对其认知结构与思维方式等进行主动构建与完善,要求教师必须要对教材中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从大单元角度合理开展单元设计,促使教学质效不断提升[1]。因此,如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间的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并将其融入具体学习计划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提升其学力的程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背景框架等进行整体感知,在充分领悟的基础上,先对其中的部分知识进行学习,然后由点及面进行拓展学习,在此过程中实现学力水平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应从整体角度对大单元学习知识点进行系统化设计整合,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助力学生数学学力不断增强。
例如,在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结合所学习的整数和自然数知识,对小数的定义、类型等进行学习,了解不同位数的小数以及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整体感悟小数与整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开展相关的练习。在开展概念教学时,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描述与演绎方面,这会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层次较低,无法有效实现学力提升。在大单元教学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上位概念,进而促使学生对于下位概念所包含的因素,形成具体化理解。如在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对平移、旋转的特点进行归纳和分类,促使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特点、类型等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使得学生可以整体把握顶点与边的特征。通过该种方式,学生根据此前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及教师指引,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平移、旋转及轴对称相关的概念。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呈现实物图片等,要求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变换,并对物体是否具有对称轴进行判断,由此使得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本质进行充分把握的同时,实现了数学学力的进一步生长提升。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发现很多教材在各单元末,均会设置对本单元知识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整理的模块,帮助学生通过该模块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再回顾和再梳理,以此来检验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促使学生更好地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学生可以据此回顾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情况,即回想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就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还可以整理相关知识内容,而整理即为系统地加工整理在本单元知识学习中存在的内容较为零散以及层次较为模糊的知识点。学生在对某一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之后,应对其适当地回顾整理,便于深化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回顾整理环节,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则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使得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而且在主动思考以及质疑等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明显增强,促使学生思维力水平显著改善,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在开展单元回顾整理教学时,教师应赋予学生自主权,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采用学习方法对单元内容进行回顾。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学习,并向学生进行提问,以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
例如,在开展《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以深化学习成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在学生自主完成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提问,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本单元知识体系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力生长能力。在提问环节,教师可以问学生: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请大家具体说说本单元都有哪些知识点?我们在本单元学习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那请同学们说说整数有哪四则运算,分别具有哪些特征,如何进行计算?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哪些运算的优先级相同,哪些运算的优先级较低?如果一则整数运算中,包含了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那应该怎么计算呢?如果带有括号,怎么处理?在学生回答和交流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四则运算的分类,分别设置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可以看出,教师通过合理开展回顾整理环节教学,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算法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深化了学生理解本单元知识的程度,使得学生记忆力等素养明显改善,切实推动了学生学力的生长提升。
数学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不仅知识体系非常庞大,而且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学习与应用数学知识时,可以发现数学知识最大的价值并非形成本单元相关的知识体系,而是体现在把握知识结构以及在此之后如何开展自主学习等方面。在具体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教结构与用结构。所谓教结构,即由教师将单元知识等,系统化地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而在用结构方面,则是要求学生采用知识迁移方式,将所学习的单元知识与方法技巧等,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教师通过对学生迁移应用单元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推动学生学力得到锻炼提升。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点的情况,而且要指导学生锻炼应用单元知识的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实现知识迁移,推动学生学力得以改善提升。
例如,在对《运算律》单元知识进行学习时,其中蕴藏着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学习规律,也是构成运算最为基本的性质。在本单元中,主要内容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以及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教师在开展本单元知识教学时,应首先深入解读加法交换律的相关内容,剖析该节课知识的主要内容,并明确如何去教该类知识。对于此类知识而言,适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比较大量的感性材料,并通过推理而得出相关结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加法交换律模型进行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口算比赛,引导学生举出具有高度相关性的例子,并初步猜想得到的结果,为促使结论更为严谨可靠,教师可以问学生:“有谁找到反例吗?”通过合理提问,促使学生思维逐步深入,使之开始思考加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和不变”的机理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还不高,因此教师在解释过程中,要采用几何方式为学生直观呈现出来,以此启发学生利用意境图等形式,对运算律进行分析与表达。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对加法交换律形成全面认识,并对数学规律和直观材料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通过运用该种方式,学生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该种运算律的本质所在,实现了意义构建,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本节课教学时,教材中运用字母将运算律表示出来,有助于对运算律本质特征进行充分揭示,并且在引导学生得出规律之后,可对此前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切身体验运用该方法计算的高效性与合理性。
在大单元背景下,教师围绕学生学力提升,应从整体视角合理优化设置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学力提升路径更加明确,同时通过不断稳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突破传统教学困局,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推动教学整体质效持续提高。为推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与学力提升,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应切实做好在顺应处领学、在同化处辅学和在应用处让学。在领学课方面,主要是要求教师教学应着眼全局,不断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推动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迁移,应采用学教并行方式,在教师引领下学习数学概念和方法,促使学生对单元知识体系形成全面了解[2]。对于辅学课来说,主要是在教师的帮助下突破学生学习难点,实现学生思维突破与知识迁移,这要建立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实现学习目标。在应用课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方法迁移对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实现学力提升。
例如,在对《垂直线和平行线》知识进行学习时,由于其中涉及垂线、画垂线以及平行线等相关概念,学生对于新概念与新方法相对陌生,因而面临一定的学习难度,无法实现自动顺应,此时可以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带动学生对新知识点进行学习,以此促使学生对新的数学概念与方法进行更好学习,帮助学生对大单元知识形成全面了解。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时,可以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相结合,实现大单元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辅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此前所学习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迁移学习,教师仅发挥辅助作用,学生负责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总体来看,基于学力生长角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充分整合,从大单元整体对教案合理设计,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并从“联系”的角度出发,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剖析,结合数学知识各自具有的内在结构,将各个知识点充分关联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构建,以此不断强化迁移应用,促使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更为丰富。通过该种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力,提高了其数学学科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