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焱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也被译为深层学习,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Marton 和Saljo 的一系列研究,试验发现采用深度学习方式的学生对于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思考,主动迁移自己所学的知识,建构知识体系。[1]课堂问题是教师在组织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那么,如何运用好问题,提出高质量、精准有效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那么如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呢?笔者认为,应当从课堂导入着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导入环节中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学习内容上;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振奋学生的智力状态。
笔者在执教《山水画——太湖石》一课中,从品读学生熟悉的古诗《石灰吟》引入课堂活动,效果较好。
在开始上课之前,笔者通过问题“你们了解《石灰吟》这首古诗吗?谁来说一说?“直接导入课堂。《石灰吟》这首古诗是小学必背古诗之一,学生对于古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却并不了解古诗的深刻含义。在课前,笔者通过导学出示古诗名《石灰吟》,以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这首古诗,你想了解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五年级的学生有过学习古诗的经验,了解学习一首古诗需要从古诗的作者和古诗的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在一开始提问时以这两方面为主。例如“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古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这类较为浅显、容易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问题:“在之前学习欣赏、评述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一课中,我们了解到欣赏一幅作品,要从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劳动等方面进行解读,[2]那么,在古诗的品鉴中有没有相通之处呢?”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迁移相关的学习经验,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然后进行提问,学生的问题变得多样起来。例如,作者在写这首古诗时年龄多大?作者的生平是怎样的?作者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这首古诗想要表达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通过“石灰石”来表达这样的精神?“石灰石”和作者有什么关系吗?作者通过这首古诗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请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再根据每个学生选择的问题,进行自由组队,3 ~4 人一组,推选出一名组长,进行统筹安排与汇总,从提出问题的当天开始,历时一周自主搜集资料,最后在课堂中进行汇报与分享。笔者发现,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选择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的兴致高昂。
笔者在课前,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迁移学习经验,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古诗与作者,从而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以高昂情绪和振奋的状态,快速进入上课的状态。以学生互相分享、互相学习的方式高效学习古诗,从中感受古诗中所赞美的“石灰石”的品质,并引导学生了解太湖石也时石灰石的一种,由此感受太湖石的精神品质。
提问,是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也就是说,提问的质量和学生能否进行深度学习息息相关。在进行提问时,笔者认为,应当从学生的学情与能力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角度,从简到难,层层递进,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在《山水画——太湖石》一课中,笔者先进行设问:“太湖石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明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播放太湖石介绍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采集信息,了解太湖石的特点。学生回答:“太湖石的特点——皱、漏、透、瘦。”继而以“猜一猜”的方式,请学生进行思考:“太湖石的皱、漏、透、瘦分别指的是什么?”通过出示景观石梅石与太湖石的图片,请学生进行图像识读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尝试总结出:皱——石身起伏不平、明暗变化;漏——石身孔穴相通、脉络连贯;透——石身玲珑多孔、光线通透;瘦——石身形象苗条、风骨磊磊,[4]从中进一步感受太湖石的外形特点,以及太湖石坚韧不拔、风骨累累的精神形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问题一“太湖石的特点”,学生能够通过对视频信息的收集进行处理,并用准确的词语总结出太湖石的特点;但对于问题二“太湖石的皱、漏、透、瘦分别指的是什么”,即使采用了猜一猜的方式,举手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虽然在课堂中,笔者通过引导,与学生协作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效果不佳。在课后笔者静心反思,发现原来是提问时出现了问题。
笔者从问题一“太湖石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简单的信息处理问题直接跳跃到太湖石皱、漏、透、瘦特点的定义,跨度太大,学生无法从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得到提示或进一步总结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如果在其中,增加问题“皱、漏、透、瘦这四个字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给你怎样的感觉?”请学生先回忆生活与学习的经验,效果可能就会不一样。例如,“皱”的本意是皮肤松弛而成的纹路;“漏”指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或者是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透”指(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瘦”原指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5]在对这个四个字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再迁移到太湖石中,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总结出其定义。
因此,在课堂中的提问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与学生的能力,不能因为课堂时间不够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将问题之间的跨度设计过大,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思考,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时,我们应当一步一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提出学生“跳起来能够得到”的问题,用提问帮助学生搭设阶梯,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堂,抓住课堂的“根本”进行深度学习,深刻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技法教学始终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中国画的教学更是如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之前,学生经过了三、四年级国画课的学习与尝试,在本学期还有《花鸟画》作为山水画的铺垫,学生对于用笔、用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整体感知。通过观看太湖石绘画视频,初步了解绘画过程,先勾画石头的结构,再皴擦出石头的质感。
(二)分组探究。在设计时,笔者从国画技法的角度出发,整理出三组需要探究的内容,即勾法、墨色、皴法,并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请学习组进行自由选择探究内容。通过课前准备好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读图、分析与小组研究,并进行组内逐一发言,由组长进行记录与汇报。
考虑到三组的研究内容各有不同、各有特点,笔者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了不同的问题,内容如下:
1.解析勾法。在勾画石头轮廓时,行笔注意什么?线条有何变化?通过提问,让学生在研究勾法中聚焦于行笔的方式与线条。在课堂中,学生发现在勾画石头轮廓时可以通过中锋、侧锋或中侧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勾画,并且这样勾画出的线条有虚有实、有粗有细,富有变化。
2.解析墨色。作品中墨色有何变化?通过什么方式,让墨色富有变化?通过提问,将学生的精力聚焦于墨色的变化中。学生发现墨色有浓、淡、干、湿的变化,结合之前国画的学习,总结出可以通过控制水分与行笔的速度,让墨色富有变化。
3.解析皴法。皴法主要可以分为哪两种?披麻皴与斧劈皴行笔有何不同?分别带来怎样的感受?皴法是三个内容中较难、较为学术的问题,因此笔者设计了三个逐步递进的问题:首先,解决皴法的分类。通过文字的阅读,学生可以解决问题。继而,通过出示披麻皴和斧劈皴的图片,让学生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两者的不同,并发现其特点:披麻皴一般为中锋行笔,它的线条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宜于表现江南土质山丘;斧劈皴一般侧锋行笔,笔线遒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皱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6]
笔者通过“小试牛刀”,让学生初步尝试两种皴法,并引导学生发现,在皴的时候毛笔中水分要少,运笔速度肯定稍快,不要停滞,一般顶面不皴、在侧面皴擦较多,用来表现石头的质感和结构,用这样的笔墨表现出石头坚韧的精神。
笔者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聚焦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国画技法中的共同点,从而进行总结,进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两组解决一个内容的方式,通过课堂学习、分享和补充,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理解到更多的知识。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和展示评价是一节课的亮点,是一节课升华精神的关键环节。为保证美术作业的开放性,在设计作业时要有针对性,但是不能限制学生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有明确的要求,同时需要兼顾作业的难度与美观度,如此,才能让学生通过作业实践,建构本课的知识、技法体系,得到情感和价值观的提升。因此,笔者尝试使用皴法表现一幅造型美、笔墨变化丰富、坚韧不拔的太湖石,做到大胆创作,自信表达,画完太湖石后可以添加花卉调整画面。
在作品展示评价环节中,笔者仍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互相点评。评价的内容有:1.作品运用了怎样的笔墨技法来表现作品?2.从作品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的想法吗?3.你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太湖石怎样的精神?
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在点评时通过笔墨技法勾(线条的变化)、墨色(浓淡干湿)评价作品的技法板块,继而从整体感觉太湖石的造型。我们都知道,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不免会有失误,在画面中会有墨渍,也会有不够成熟的线条,这些都是在教师的角度中进行的评价。因此,在评价中,笔者主要采用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过程,通过国画艺术的方式表现精神品质,强调评价的重点是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个人的收获而不仅仅是作品呈现的结果。与此同时,笔者通过问题2 和问题3,引导学生关注在作画过程中学生对于太湖石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精神的感悟与表现,并希望学生能将从作品和作画过程中感悟到的精神迁移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从而做到不断克服困难,砥砺前行。
一幅国画作品的完成,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创作力与创作冲动,更需要学生的意志力、专注力与耐心,而这些恰恰是太湖石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笔者通过精简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以简洁而不简单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太湖石的精神品质。
中国画内容广博、体系庞大、文化深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中国画评鉴与创作之路才刚刚开始,如何精准、递进设计课堂提问,并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仍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研究、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