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奥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管乐有独特且鲜明的魅力,受到很多人的青睐,管乐演奏要求演奏人员需具备较高的演奏技巧,它作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精神世界,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更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管乐队的教学训练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训练计划和训练策略,进而提升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效率和质量。
管乐队团队成员的配合默契程度是影响演奏训练效果的关键,整个团队成员及各个乐器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影响着整个表演的效果,因此,学生要把控好节奏,团队成员的演奏水平最好保持在同一水准,成员之间的协作能使演奏合为一体。但由于高校管乐队的成员并非都是音乐科班身,有些学生没有音乐演奏基础,对乐理知识知之甚少;而有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演奏技巧,乐理基础也非常扎实。因此,管乐队学生存在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1]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高校受传统理念影响,并未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解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这也让管乐队教学训练效果受到较大影响。
当前,普通高校管乐队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管乐教学训练存在教师经验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管乐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方式单一。由于部分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缺乏专业水平较高且实力出色的专业教师,而相对不专业的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进而造成学生无法进行专业的演奏技巧的学习,导致管乐队教学质量低下,教学训练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在管乐队的教学训练中,教学理念处于主导地位,教学理念为日常教学训练指引着方向,更时刻影响着教学训练的最终效果。当前,各大高校管乐队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以至于乐队管理者、专业教师及学生家长的思想理念还停留在以往阶段,没有根据现实中的管乐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观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训练中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实施,教师没有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乐器对教学课程及计划进行调整。[2]教师在教学训练中没有重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没有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及不同类别的乐器表演者对评估方式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划分,流于形式、不够科学的教学理念使管乐队的教学训练效果很难获得有效提升。
管乐队的学生心理素质不但影响着学生的演奏表现,也时刻影响着管乐队的教学训练质量。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弱,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部分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会经常与弹奏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比较,进而出现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心理压力过大的现象。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低不仅影响学生个人进行日常训练的精神面貌,也会阻碍日常教学训练效果的提升。
目前的高校管乐队中的学生并非都是音乐科班生出身,很多非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甚少。而乐理知识作为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学习音乐的人必须掌握的,乐理知识的普及对于高校管乐队的教学训练作用巨大。管乐队的乐理知识一般包含各类管乐器的基本操作和调试、各类曲谱的知识等。为管乐队学生普及乐理知识除了可以让他们掌握音乐的基础理论外,还可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深入了解管乐器及管乐乐谱、乐曲,从而理解管乐队整个组织的配合协作过程。直接在课堂讲解乐理知识,学生在吸收了解过程中会感觉枯燥。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演奏或视频形式普及乐理知识,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乐理知识,进一步促进教学训练质量的提升。[3]
1.增强个人基础训练
首先是音阶练习。由于不同的音阶弹奏指法不同,为了熟练演奏不同调式的乐曲作品,就需要熟练掌握不同的指法。在日常音阶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先练习升降记号不多的调式,同时增加力度、节奏的变换和音程、琶音等方面的基础练习,按照以上方法增强日常音阶弹奏训练。其次是节奏练习。乐曲演奏过程中的节奏表现影响着整个乐曲的呈现效果,可以说,节奏是影响乐曲弹奏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把控节奏是表演出高质量作品的关键。这需要演奏者深入理解乐曲蕴含的情感及结构特点,加强日常节奏训练,不断反复单独练习并进行团队协作训练。通过练习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进一步把控乐曲的节奏,从而在进行演奏时做到张弛有度。[4]最后是长音练习。长音最考验演奏者的耐力,所以,长音练习不可马虎懈怠,要进行长期训练。长音练习可以锻炼嘴部肌肉,使其具有较强的耐力,还可以帮助演奏者提高听觉能力,使其能敏锐辨识高音,另外,长音练习也可以帮助演奏者对呼吸进行调整,长音练习也可以帮助演奏者深入掌握作品的结构,熟悉各种指法,演奏者通过长音练习可以掌握一些细节技巧,同时,通过强奏、弱奏等练习加强对嘴部肌肉的控制。通过以上练习,演奏者对音量的控制会更加熟练和精准。在演奏管乐时,学生要熟练控制气息,通过加强个人训练逐渐建立团队协作意识,从而在演奏时与成员默契配合。以上的练习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长期的教学训练计划,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
2.加强乐团的基础训练
首先是声部训练。声部训练包含两种训练:一种是基本功训练,另一种是乐曲声部训练。基本功训练是通过吐音、吹奏音阶以及和声、节奏等方式进行,训练要达到一定标准才会有好的效果,标准比如:弹奏的声音要准确无误,和团队搭配时要把控好节奏感,音色也要统一等。声部训练效果决定了合奏水平,声部训练时应调好音准,对乐曲进行练习时也需严格按照乐谱标注的演奏记号进行演奏。[5]其次是力度训练。力度的把控对于乐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演奏过程中对各个声部的力度的表演不难,但是,如果在声部中间进行合奏就比较有挑战性,影响音量的关键是乐器的种类和数量,正因为乐器各不相同,音色迥然相异,这就需要合理把控演奏力度。由此看来,乐队整体力度的训练统一需要所有演奏员进行协作,直到演奏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高校管乐队的课程设置基本都是一致的,教学训练时间大多是以一周一次到两次为准,而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两小时。训练时间可以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增加分组练习:长音练习为一组,音阶练习为一组,节奏练习为一组,每一组三十分钟练习时间,中间休息十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练习,依次轮流进行,最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剩余部分的练习。这样的训练方法张弛有度、节奏较为合理,减少了因长时间训练出现疲劳的现象,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当前普通高校管乐队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缺乏专业性强且实力出色的专业教师,因此,高校管乐队要强化师资力量,配备充足的教师资源。在管乐日常演奏训练中,高校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聘请在管乐领域知名度较高的教授为管乐队举办专业的管乐知识讲座,聘请擅长不同乐器的教师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同时,分别针对管乐队队员提供深入且专业的指导。例如,聘请知名管乐演奏家或者音乐学院的教授每周到高校为管乐队提供一到两次的管乐专业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和能力水准进行单独辅导,演奏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适当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课程等。另外,部分学生的实际表演经验较少,缺乏舞蹈演奏经验,专业管乐演奏家可为学生教授舞台演奏技巧。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效果的基础,需要提高重视。[6]
不同学生的性格不同,能力水平也高低不等,另外,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也不同,因此,高校管乐队在教学训练中要重视不同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策略,依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比如,管乐队队员的教育、生活经历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有相关的管乐演奏及学习经验,而有的学生仅接触过理论,并无实际演奏经验,或者一部分学生对管乐一窍不通,如果教师给这些学生们安排一样的训练,只会拉大他们的差距。这时,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制订相应的不同的训练计划。[7]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促进团队成员的合作,从而使教学训练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演奏过程中,管乐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时刻影响着演出效果。教师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充分调动管乐队成员的积极性,最大化激发所有成员的潜能,提高训练水平,从而演奏好音乐作品。高校管乐队在日常训练及表演过程中要加强乐队成员心理素质的锻炼。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第一,帮学生树立自我意识。教师作为整个管乐队的领导及指挥者,在日常演奏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内心的想法,并在团队训练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比如,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嘉奖,促使学生提高信心,从而在团队合作及演奏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作出贡献。第二,充分发挥激励教学的作用。立足于管乐团队的需求,在实际演奏及日常训练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理念,让学生统一思想后把自己的理解融入作品的演奏。教师除了要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演绎作品,养成正确的习惯,熟练掌握演奏技巧外,还要帮助学生把握作品蕴含的情感及主题,从而更好地彰显作品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给优秀的人员提供资源及激励。对在日常训练及作品演奏过程中表现优异且受到各位教师认可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对其给予口头上的表扬,提升其自信心,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另外,可从演奏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成员中选拔骨干人员给予职位认定,骨干人员能带头提高管乐队成员的训练水平。
高校管乐队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大高校也不断加大力度建设管乐队,加强管乐队的教学训练。管乐队教学训练效果的提升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学生个人发展以及音乐素质教育的落实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当前,要创建一支专业高水准的管乐队不仅需要高校给予管乐队足够的政策支持、资源加持,也需要高校加强师资建设,聘请专业的教师或者知名演奏家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对团队实施多元化的针对性训练,让管乐队的日常教学训练落到实处,逐渐提高管乐队教学训练的质量,这样一来,高校就可以慢慢拥有一支一流的、高规格的管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