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怡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会思考的学生总是会有很多疑问。是的,有思考才有问题。我们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将打造“问学”课堂作为新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探索与提问的空间,从而实现高效化的以“问”引学。
一、以师为导,激发学生的问学意识
教师在建构“问学”课堂时可以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和运用相关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并且敢于提问。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内容时,教师在导入时可以先出示自行车车轮,让学生观察车轮,然后继续在屏幕上出示轿车、卡车的轮胎,这时可以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所有的车轮都是圆形的,此时教师应当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说说“能提出什么问题”。很多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为什么车轮的车轴在圆的中心?”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生发的“真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更加积极,理解起来会变得容易。这种形式能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更深层次,我们的课堂教學也会更加高效。
二、以生为本,促使学生在探索中发问
以“问”引学,就是让问题带动学习,指的不仅仅是教师引导下的提问,也包含学生的自主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思考是打造高质量“问学”课堂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敢于“放手”,给予学生们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角”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写出这节课的课题“角的认识”,然后出示直角、锐角和钝角这三个角,随后便放手让学生自主去研究这三个角。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会发现这三个角的特点,而且会很明显地看到三个角的大小不同。此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疑问:“这三个角有名称吗?”“最大的角比最小的角大了多少?”“应该怎样表示大多少?”通过之前的学习经验,学生会形成这样的疑问。教师此时可以抓住时机,讲解角和角的度数有关知识,也可以让已经知道的学生来讲解。当学生有了疑问,在接受新知识时会有自己的思考,也会更加用心去吸收。
在落实新课标要求的过程中,构建“问学”课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数学教师要将科学引导与学生自主思考有机结合,更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因“问”而学,产生疑问,敢于发问,擅长提问,最终实现以“问”引学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