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华建
体育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这一科目也是小学课程中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可以说,当下小学体育教学理念和行知教育理念中的生活教育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行知教育理念,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行知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希望对小学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行知教育理念中认为,只有实现“师生互学”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另外,该理念认为,教育工作活动的开展应当是由内而外地逐步推进的,其对人们的心灵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此关系中形成人际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沟通能力,是学校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这门课程,除了因为体育课可以让他们的活动外,体育教师的亲和力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基于此,体育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的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尊重,鼓励学生大胆和教师交流沟通,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些都将促进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更真实的感受,体会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在集体活动当中学习德育
德育理念是行知教育理念當中又一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课程中,通过相关的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而实现德育目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去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融入集体当中,并认清自己在集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体育教学的开展也无法离开集体生活,每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而班级内成员所组成的小组又是一个小的集体,因为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其所形成的性格也不同,要想使得他们在集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就要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开展各项集体活动,从而让集体变得更加牢固、更加团结。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班与班之间的竞争类游戏,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明白,只有一个班力往一处使,才能赢得比赛、取得光荣。相信在诸如此类的集体比赛或游戏中,学生的集体意识会更好地形成。
三、创新体育教学中各项活动
体育活动若想获得更好的效果,不仅需要保证该活动能够被学生接受,还要保证相关的活动符合目前小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将活动的项目和生活中的情况进行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个全面的考虑。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应当是不断帮助学生增强体质,确保他们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并且培养学生敢于突破自我的精神。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创新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各项活动。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考查和检验,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有潜力的学生,使其运动潜能更好地展现。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对班级内的体育人才进行选拔,可以举办一些以学校为单位的运动比赛,鼓励学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这将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拼搏精神。如拔河比赛、三人两足、足球比赛等,这些对于学生的体育拼搏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体育这一门课程对于人们的影响非常深远,若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行知教育理念,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增强身体素质,也能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这门学科。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在集体活动中学习德育、创新体育教学中各项活动等对策,希望这些对策可以促进行知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体育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