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苗 赵阳
笔者教学《皇帝的新装》时,重点探讨了夸张艺术在作品中的应用。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下面结合几个文段,分析夸张艺术在本文中的具体应用。
文段一:皇帝爱新装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这句话夸张地描写皇帝换衣服的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总是说”等词语,极度夸大地描绘了皇帝换新衣服的频繁,表现了皇帝对新衣服的喜爱,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
文段二:骗子制新衣
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这句话夸张地描写骗子的动作:“取”“裁”“缝”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骗子的装腔作势,他们的语言更是滑稽可笑。
文段三:皇帝穿新衣
皇帝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了下来。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这里写出皇帝脱光了衣服站在镜子前,却装作穿着华丽的衣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等动作,极力刻画出皇帝的虚伪与丑陋。
文段四:大臣赞新衣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的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臣们极尽逢迎的赞美之词,把本就没有的新衣夸赞得无比贵重而美好,极力刻画出他们的虛伪。
文段五:皇帝展新衣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
作者极力描写来看新衣的人之多,以及众人对新衣的赞美,以夸张的笔法表现了当时整个社会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事实的毛病。
《皇帝的新装》以极度夸张的手法,通过对皇帝、大臣、百姓的刻画,无情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讽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