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

2023-09-05 16:26:27陈小蓉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陈小蓉

摘要:“双减”背景下,改进浅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势在必行。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素质均衡发展为目标,核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潜力,培育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同时注重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将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之中,做到学以致用。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深度学习的效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策略

2021年7月,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明确指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由此可见,“双减”是要把教育的主阵地集中回归到课堂、学校,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较为抽象的学科,难度系数较高,部分教师过分重视教学进度,这种浅层的、机械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双减”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作为与浅层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被广泛提及、倡导和落实,在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已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刊发的《“深度学习”教学改革项目实验工作方案》中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体,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应用情景、开发有挑战性的学习项目,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二、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深度学习思维融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学习问题中,以问题引领学习过程,以学生实际确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实践应用拓展学习思路,以复盘总结提升学习深度。

(一)创设应用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情境,开展情境式教学,让学生们充分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会让课堂“活”起来,能充分地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深度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应当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数学学习问题,再利用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故事、问题、猜想和验证、游戏、设立疑问、错例反证、设置悬念、手动实验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情境的创设要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以小学数学中“圆的面积”计算为例,在组织深度教学之前,笔者围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找准相关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首先,“圆的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极限的思想。根据这一教学目标,笔者按由易到难的顺序,从简单的问题出发,逐步深化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走入数学情境,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度学习。因此,笔者设计出了这样的学习场景——1.分别计算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底4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半径为2厘米圆的面积。2.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么办?3.圆的面积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有什么关系?4.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怎么推导?5.已知学校圆形花坛的半径是10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场景由笔者创设,引领学生提出问题,方法由学生去探究,课堂一下就“鲜活”起来。

(二)实施小组合作,让学生“动”起来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寬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实现优势互补。在组建学习小组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应该根据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等智力因素,和学生的性别、性格、责任心、组织力等非智力因素合理分组,让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整体水平尽可能均衡,小组中每名成员应根据学习任务单提前进行分工,合作交流后还需要根据汇报内容进行分工,如主发言人、讲解员、板书员等。其次是培养技能、增强意识。小组长是一个小组学习的带头人,需要培养他们如何根据学习单上的任务安排组员分工发言、意见搜集整理、问题提出等等,还要注意培养小组长们的心胸与责任担当;对合作小组的整体培训,可以用示范性、榜样式的形式进行,学生先观看提前录制的小组合作视频,在最开始的几节课中,不断地教学生如何合作,如怎么根据任务独立思考,怎么定发言顺序,怎么分享自己的想法,怎么提出问题,怎么解答其他组员的问题等等;在课堂上,要根据创设的情境,选择合适的时机,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们产生小组合作的内驱力,当布置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时,学生会产生小组合作的欲望,并从小组合作中获得知识,让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有深度。最后要时间充裕、注重评价。开展小组合作时,授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足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倾听他人的意见,在摩擦碰撞中渐成精品,收获成功。小组合作学习时,授课教师应深入各组,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可根据整体表现情况给予小组加分。在小组汇报总结和接受其他小组质疑答疑后,要及时给予评价。授课教师要随时关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有进步的学生、有担当的学生等等,及时评价并奖励,肯定他们的努力付出,让他们有更足的学习动力,也为其他学生起到一个正向的榜样作用,营造出一种“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三)拓展教学内容,让知识“用”起来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是数学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意识。首先要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小学数学的学习其实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迎来新问题的过程,有很多内容是由符号、数字、字母来表示,显得抽象难懂,授课教师可以将生活场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加深对生活和数字之间联系的理解。如讲解《大数的知识》时,学生们对百万、千万、亿级别的数字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果不把大数与生活结合到一起,学生们理解起来会感到空泛、陌生,而将大数引入到一些生活中的相关场景中,如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动物身上的毛发等等,学生就能对大数有一个具体的感受,理解数字在不同场景下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引发对大数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到里,探索数字更深层次的含义。其次是将数学习题与拓展延伸相结合。习题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有着关键的作用,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材料。习题如同门锁,数学知识则是钥匙,只有将数学知识与习题像结合,即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习题中的问题,学生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并探索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授课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本习题进行适当的拓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最后是将数学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实践出真知,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实验,思维会得到启发,思路会更加开阔,有助于接触更具深度的思维层次,推动数学思维取得突破,促使探究能力不断进步,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纸做成轴对称图形,激发学生对圆形运动的深度思考,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开展。

(四)总结学习过程,把知识“固”下来

课堂总结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整理、归纳和神话,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有效的课堂總结不仅能帮学生理清脉络、稳固知识、提高兴趣,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思维,在欢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推向新高潮。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做到简洁易懂、突出重点、首尾呼应、脉络贯通、形式新颖、注重实效、按时下课,不能只问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应该问“用到了什么”,让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把知识“学会”。

三、结束语

深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挖掘相关知识间的联系,深刻理解数学本质,由“学会”变成“会学”。要让学生能实现深度学习,绝不是某一节课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小学期间,授课教师的引领起到关键作用,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授课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尽可能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终身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20:49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47:34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