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023-09-05 15:43:27刘旭
关键词:题意解决问题解题

刘旭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著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注重引导学生仔细审题,真正弄懂题意

不能正确理解把握题意,是错误的主要原因。较为普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个是小学生由于缺少社会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不足,对所描述的内容不能够清晰地理解;另一个是小学生由于阅读能力有限,如“增加”与“增加到”等易混淆的词语不能够准确区分,造成对题意的错误判读,从而影响解题的正确率。

有的小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耐心和仔细,我觉得要提高他们的能力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教师在布置练习时,不可全盘照搬,要精心筛选习题,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作适当的改编,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能力相对较弱,耐心不足,部分学生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解题方法的训练,而应该是把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努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把握解题关键

应用题教学把分析数量关系看作重中之重,而“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是说情节,以致数量关系的分析被淡化,这是造成部分学生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利用主题图的直观,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完整表述,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解题策略,力求思路多元化

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善于分析总结各种问题的策略,也可以让学生写很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然后让学生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能够结合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并选择最优的策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倡导策略最优化。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之后,让学生探讨各种不同策略,比较不同策略的特征,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举一反三。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题意解决问题解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同样多”解题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