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娜
【摘 要】我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始于先秦、兴于唐宋元明,到清代已经发展成为非常成熟的艺术门类。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只有中国戏曲不断传承,并且已经成为人类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戏曲已经成为当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戏曲音乐面临着种种困境,本文主要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分析了贵州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戏曲——文琴戏,了解其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并立足实际分析下一步保护策略。
【关键词】文琴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困境 保护 传承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等重要,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文化形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更加需要重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领域,其中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极其重要的类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我国的昆曲艺术入选其中。除了昆曲以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戏曲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粤剧、徽剧、淮剧、沪剧、湘剧、黔剧等三百六十多个剧种。其中,黔剧也叫文琴戏,是贵州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毕节市织金县的文琴戏于2019年被列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遗”无疑是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但是目前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依然面临窘境。要保护和传承好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需要结合戏曲音乐自身情况分析原因,并结合实际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织金县文琴戏的发展概述
文琴戏是织金县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重要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价值中,历史价值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只有厘清文琴戏的历史发展脉络,才能帮助正确分析现状,并探究下一步保护策略。
(一)织金文琴戏的兴起
文琴戏是贵州省传统的地方戏剧剧种,原称为“扬琴戏”,又因以温文尔雅的坐堂清唱形式表演,称为“文琴戏”。文琴戏在织金县的发展已经有百年历史,据《织金县志》记载:织金文琴戏由四川传入。清光绪四年(1878年)二月,今织金城关新民路有个名叫杨凤钧的人到四川当武官,先后在督标总营、松中营和维州协任千总、副将等职。其白、张、汪3位夫人精通扬琴戏,随任时即常在府第与女、媳等演唱,自娱自乐。光绪十年(1884)六月,杨凤钧于维州协署副将任上去世,白、张、汪3位夫人及其子女合家于第二年(1885)扶其灵柩回籍。此后,凡逢年过节或遇家族亲戚有喜事,3位夫人均率子女媳婦中喜玩扬琴戏者到庭演唱娱乐,文琴戏在织金传播。根据《织金县志》中的记载,文琴戏在织金的发展已有138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视角来看,达到百年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且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事项就可以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然称之为“遗产”,有别于“现产”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从传承时限上来看,传统文化事项必须满足百年历史,文琴戏显然满足第一个认定条件。
(二)织金文琴戏的演出形式
文琴戏是集音乐、诗歌、舞蹈、表演于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伴奏分为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主要以扬琴、琵琶、三弦为主,辅以二胡、京胡、月琴、板胡、笛子等乐器,武乐有板、鼓、碰铃等,其中,扬琴是最重要的伴奏乐器,摆于中心位置。整个表演过程有其独特的美感,演员以弹和唱的方式在舞台上说道理、唱历史,用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它的程式、语言、旋律等遵循了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抽象写意又耐人寻味。
二、非遗语境下文琴戏的现状分析
2019年6月2日,为了加大对传统地方戏剧的抢救性保护,织金县将文琴戏申报为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最初以为“申遗”是对文琴戏进行保护的有效策略,但是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内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对戏曲音乐的需求逐渐减弱,加之现在影视产业日趋成熟,人们可以选择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文琴戏并没有因为“申遗”成功而消除困境,传承形势依然严峻。
(一)缺乏激励机制,传承群体老龄化
文琴戏作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琴戏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非常自豪的,但即便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它的生存窘境也难以改变。在县级层面上就非常缺乏激励机制,对文琴戏的表演者、创作者几乎没有任何奖励机制,演员演出大部分是自娱自乐。在这样一种境遇下,年轻的表演者更不愿意加入其中,只有政府出台一些奖励机制,以补贴、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加大对表演者的奖励,才能激发表演者的表演热情和创作者的创作激情,不断吸纳更多年轻爱好者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传承人。通过对全县文琴戏爱好者进行初步调查,发现织金县仅有一个文琴社团——织金县城关镇业余文琴剧团,剧社成员基本都是文琴戏的爱好者,剧团目前约43人,从剧团成员的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在20—30岁0人;30—40岁6人;40—50岁0人;50—60岁25人;70岁以上12人。50岁以上的爱好者共37人,占剧团总人数的86.05%,整个剧团的成员趋于老龄化。长期以来,这种老龄化趋势已常态化,年轻的演员不喜爱文琴戏,整个剧团显得没有朝气。戏曲本来就属于表演艺术,对视觉的美感要求较高,观众在观看时,对演员的形象气质有一定要求。对照当代戏曲表演,一个演员的容貌、身段、身高、气质等外在条件是选拔演员的重要标准。如果观众对一个演员的外表和形象气质第一时间产生视觉美感,就会更喜欢观看其参与表演的剧目。从当代人的审美观来看,戏剧表演者的年龄和外形条件至关重要,它是一个戏剧作品能否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条件。就目前织金县的情况来看,老龄化现状是文琴戏衰落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改变其现状,就应该从剧团本身抓起。
(二)演出场所受限,观众覆盖率低
织金县没有专门的演出剧院或者剧场,这也是目前织金文琴戏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之一。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演出的次数自然就不多,观众就越来越少,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文琴戏,文琴戏只能在一些群众文化活动中才能被搬上舞台。文琴戏的表演者没有在剧场表演的机会,文琴剧团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多是以自筹经费的方式维持,经费危机必然会影响其保护与传承。在这种状况下,更没有人愿意加入剧团中学习文琴戏。文琴戏的表演者和创作者的年龄结构原则上应当具有层次性,应该由少年、青年、中年、中老年等构成,但是从织金县的实际成员年龄可以看出,表演者和创作者的年龄偏大,几乎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这就无法引起年轻群众的共鸣,自然观众就会减少。随着当代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认知也发生变化,對戏剧的表演形式及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认为听戏看戏是一种老套的娱乐方式,观众越来越少自然导致表演者和创作者的兴趣锐减,再也不像以往那么执着于演唱和创作,出现了“无法传”和“没人承”的局面。
(三)缺乏创新,表现形式单一
文琴戏的演出形式呈现出程式化特征,根据剧本故事情节,演出人物又以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特征而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角色,唱调分为扬调、苦禀、二板、三板等八种,传统代表剧目有《单刀赴会》《三顾茅庐》《走马荐诸葛》《黛玉葬花》《贾宝玉吊潇湘》《秦雪梅吊孝》等。无论从作品创作还是演出形式来看,文琴戏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十分单一,作品大多以传统的帝王将相、古代的爱情故事、小姐丫鬟等内容为主,戏剧本身没有新的作品满足市场需求,文琴戏的表演者还是表演传统的剧本,而老剧本的内容和现代实际生活脱节,和人们的生活联系不大,这样的剧目得不到观众认同,创作者缺乏写作动力,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只有敢于打破枷锁,打破那些陈腐的创作内容,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在新时代文化潮流中生存下去。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随着信息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安静听一出戏,所以地方戏曲的传承受到严重威胁。许多年轻人认为戏曲音乐枯燥无味,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学习,使得文琴剧团出现老龄化危机。文琴戏逐渐被年轻一代所淡忘,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生活与记忆中,这也是戏曲音乐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织金县文琴戏的保护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一项非常艰巨且又重要的文化工程,文琴戏作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何立足非遗视角,提出合理的保护策略,无疑非常关键。比起经济发展而言,对文琴戏的保护与发展在当下的确被忽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到“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最独特、最传统的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必须要积极践行,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权威的法典。《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指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要保护好文琴戏,就必须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保护的紧迫性,立足文琴戏自身发展实际,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一)坚持“活态性”保护原则
“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独特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在当下、服务当下的传统文化事项,“活态性”保护原则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传承主体,也就是传承人是否将传统文化事项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以及是否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事项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这两个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保存”“保护”是两种不同的模式,“保存”指的是利用某些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或者物质化,就文琴戏而言,“保存”指的就是将传统的曲谱、演出录像、传承人口述史等实施数字化保护,积极对这些民间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保护和抢救,也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这就是“保存”的定义。而“保护”则有别于“保存”,这里的“保护”指的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性”保护,并不是片面针对传统剧目、传统曲谱等实施数字化保护,而是在原有生存状态中持续传承的保护模式。另一方面,文琴戏作为群体性传承的传统戏曲音乐,应当坚持根本的美学精神和创作原则,将戏曲的唱腔、曲调、个性、神韵等艺术特点加以保护和传承,这就要求传承人必须水平高超,将每一个唱、念、做、打都做到极致,保护好传承群体就是活态传承最重要的因素。当然并不是要求所承之人必须原原本本地学,因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表演者技巧的发挥都会有所不同,就算是同一剧目,在不同的场景下,表演出来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表情、唱腔、体态、情感,或者是唱、念、坐、打等都是不尽相同的。从哲学观点来看,所有的事物都在运动和发展中,包括静止也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活态性”的精髓并不是要求“传”与“承”之人必须保持表情、体态、情感等一模一样,也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师徒之间在传授的基础上更多是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不难看出,“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和传承的生命线,如果某一传统文化事项没有“活态”传承,那么该传统文化事项面临的将是灭亡和消失,文琴戏亦是如此。
(二)秉承“三贴近”创作原则
“三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是用戏曲音乐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文琴戏想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传统文化脱离了群众和实际,就会逐渐走向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道路之中,所以一切事物要传承和发展,就必须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此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当代人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用传统的创作方式根本无法吸引观众,所以剧本的创作与表演都要贴近群众,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所谓贴近生活,就要求文琴戏创作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要让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群众才会对文琴戏产生兴趣,一味创作古代人物、帝王将相等传统题材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作品要贴近生活,就必须扎根民间,这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新时代对于文琴戏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贴近时代就要牢牢抓住时代主旋律,不断弘扬社会正能量,用文琴戏独特的表演形式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只有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新时代好作品,文琴戏才能被人们重新认识。
(三)加强剧社建设,在制度上给予保障
目前,相关部门及多数人已经被意识到文琴戏在织金县的生存状况,以及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县仅有一个文琴剧社——织金县城关镇业余文琴剧团,其实已经名存实亡,虽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及中老年人爱好者,但是都不精通文琴戏的剧本创作,在剧本创作方面后继无人,目前就只有剧社的主要成员曾维先擅长创作,但是曾维先已经86岁,他的创作技能也只能口传心授,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把剧本创作传承下去,那么,文琴戏就有可能因为后继无人而逐渐消失,未来文琴戏的艺术创作水平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培养剧本创作的专业人才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除了培养创作人才外,文琴戏在保证自身传承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提高自己的技艺与生存能力,可以与黔西文琴剧社以及贵阳黔剧院合作交流,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出方面,都能帮助自己提升。另外,在制度上应该给予更多的保障,让文琴剧社能够在政府帮助下生存下去。织金县将文琴戏申报为贵州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时候,也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措施,但这些措施都显得比较空洞,落到实处有一定难度。在政府层面上应该出台一些与当前实际情况相符的保护措施:一是及时对传承人所掌握的表演及创作影像资料进行录制。二是及时进行传承人口述史的撰写,把传承人对文琴戏的独特记忆记录下来。三是保护好织金县城关镇业余文琴剧团,关心曾维先及其他几个老艺人的晚年生活,因为这些人对文琴戏的发展、表演、创作技巧都了然于心,对未来文琴剧社艺术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四是创新剧目内容。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与时俱进的新剧目。五是成立文琴戏专业保护机构,建立长效保护机制,让文琴戏保护成为常态化。六是开展文琴戏文化展演周,每周定期在固定地点开展展演活动,如,在织金县文昌阁或织金阁这样人气较旺且富有传统气息的地方举办展演活动,吸引大量观众。以上这些措施对文琴戏的保护与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實施戏曲进校园保护计划
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要做好“传”与“承”,文琴戏就必须解决传承人老龄化问题,实施戏曲进校园保护计划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美好情怀,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更多学生领略文琴戏的艺术魅力,了解并认同织金县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校无疑是最肥沃的传承基地,但是不应该只是停留于“喊口号”上,应当把文琴戏的教学系统化和常态化,制定专门的教材和课程设置,培养一支优秀的传承队伍,创作一批精品剧目,吸引一批潜在年轻观众,不断推进实施戏曲进校园保护计划,为文琴戏的传承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促进文琴戏可持续发展。
(五)走“非遗+旅游”路线
“非遗+旅游”是顺应当前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促进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戏曲是一种文化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应当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非遗+旅游”融合发展。当前的旅游行业消费趋势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慢慢摒弃了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越来越注重体验式深度游览。织金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如果在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游客集聚地搭建戏台,表演文琴戏,并进一步优化线路体验及呈现,让文旅结合的旅游模式深入人心,增强游客对织金本土文化、历史文化的了解,让地方戏曲文化受到更多关注,就能为文琴戏的发展开辟更多元的活化路径。
(六)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文琴戏作为传统的戏曲文化,如果要吸引年轻群体,就不能片面停留于线下宣传,必须借助新媒体的优势,顺应当下时代要求,必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吸引年轻群体,从而达到获取市场资源的目的。一方面以举办文艺赛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提升文琴戏在织金当地的影响力,可以通过举办戏曲非遗赛事等形式,为群众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让原本沉默的文琴戏走进大众视野,与广大市民群众共生、共享、共鸣、共融,用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滋养地方戏曲剧种传承,让文琴戏扎实扎根于基层土壤之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注册织金文琴戏的微信公众号、App、抖音号等,定期发布关于文琴戏的发展史、演唱技巧、经典剧目、经典剧照等内容,让更多人知道文琴戏,了解文琴戏,使得保护与传承文琴戏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每年还可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文琴戏非遗展示活动,通过云平台、直播间传递给观众,突破受众覆盖率,满足观众不用花钱买票,在家中就能看戏的愿望,同时文琴戏的表演者也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文琴戏的兴起、表演形式这两方面对文琴戏在织金县的发展进行简要概述,梳理文琴戏在织金发展的历史脉络、表演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讲究原汁原味传承,只有清楚认识文琴戏最原始的模样,才能帮助进一步探究未来的发展前景;其次以实际调研为前提,对织金文琴戏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织金县文琴戏目前存在缺乏激励机制,传承群体老龄化;演出场所受限,观众覆盖率低;缺乏创新,表现形式单一等问题。最后立足非遗视角,且结合织金县文琴戏当前实际情况,提出了坚持“活态性”保护原则、秉承“三贴近”创作原则、加强剧社建设,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实施戏曲进校园保护计划、走“非遗+旅游”路线、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等方法,为织金县文琴戏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合理的策略。文琴戏在今后保护、传承和发展中会面临着种种机遇与挑战,它作为织金县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目前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遇之中,要改变这种窘境,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及文琴戏的爱好者、表演者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将这项可贵的艺术珍宝保护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成坤.织金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4]王恒富.贵州戏剧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5]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6]靳艳.贵州黔西文琴戏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王佩.“非遗”视野下戏曲引发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3(01).
[8]傅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戏剧发展[J].四川戏剧,2010(04):17-21.
[9]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张军.石阡木偶戏生存现状与保护对策[C]//“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