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诗书画“趣”审美范畴共通性探赜

2023-09-05 10:37:52孙启睿
书画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旨趣诗书画文艺理论

文_孙启睿

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

内容提要:米芾作为北宋诗书画造诣极高的艺术家,其流传于世的文艺理论及艺术作品都深刻展现了他审美旨趣的精髓。笔者从可代表米芾审美理念的中国传统审美范畴之一“趣”的角度,阐述米芾诗书画作品有门类之别却无实质之异的审美共性。由个性到共性的探究米芾“趣”审美范畴的重要内涵及艺术价值,或可曲径通幽。

引言

米芾作为“宋四家”之一,从其流传于世的文艺理论及艺术作品可以看出他十分“尚趣”,重视艺术家对自我意识的表达。“趣”审美范畴可以说是统摄了米芾的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鉴藏。我们要全面了解米芾文艺美学思想体系,就需要对米芾“尚趣”文艺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与品评中一以贯之的“趣”审美范畴进行深入讨论。

一、简述“趣”审美范畴的含义、发展及米芾“尚趣”文艺理论的产生缘由

(一)“趣”的内涵及发展

“趣”审美范畴是中华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美学概念之一。对“趣”审美范畴的解释中有四种最常见的审美含义即旨趣、情趣、志趣、兴趣。“趣”的使用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许慎《说文解字》走部解释“趣”字云:“疾也。从走,取声。”[1]字形采用“走”作偏旁,“取”作声旁。魏晋时期,“趣”被用以品评人物及文艺作品,开始有审美含义。人物品评如《晋书·嵇康传》中评价嵇康“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2],艺术评论如东晋画家顾恺之《论画》中评《孙武》一图“大荀首也,骨趣甚奇”[3]。唐宋时期“趣”范畴的内涵日趋成熟,至明清时期“趣”一度成为当时美学风尚的核心审美范畴。

(二)米芾“尚趣”审美旨趣产生的原因

北宋时期,外有西夏、金、辽等不断侵扰,内有权臣变法争斗,统治者的偏安与忧患,民族的尊严与大义以及文人志士的壮志难酬,都压抑着这个充满矛盾与挣扎的时代。米芾的文艺思想也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的个性鲜明,在时人看来颇为荒诞,故人称其为“米颠”。但当后人深入了解米芾后会发现,他的真性情恰恰是最难能可贵的,率真与狂诞、谦卑与傲气、真挚与狂放,这些双重性情在米芾的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中和,自我天性的真诚流露才是促成他崇尚“趣”审美风尚的关键。这也造就了米芾所强调的“趣”不仅有“乐趣”“趣味”之意,更与“意”“气”“天”“韵”“真”等中国传统审美范畴密不可分。

二、米芾“尚趣”指导下的诗书画创作与理论

(一)“尚趣”指导下的绘画创作及画论

米芾作画、论画皆尚“趣”,强调天真自然的流露,这也是他文人画思想的体现。他对绘画作品要求极高,无论是收藏还是创作,米芾都遵照“趣”的审美旨趣展开。如《画继》中就有相关记载:“元章心眼高妙,而立论有过中处。”[4]“天机超逸,不事绳墨。其所作山水,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而不失天真,其风气肖乃翁也。每自题其画曰‘墨戏’。”[5]如其所作的《云起楼图》(图1),笔墨点染,别有一番趣味。米芾十分重视绘画中内容、题材阐述,这也是米芾“尚趣”的表现之一,《画史》中载:“鉴阅佛像故事图,有以劝戒为上。其次山水有无穷之趣,尤是烟云雾景为佳。其次竹木水石。其次花草。至于仕女、翎毛,贵游戏阅,不入清玩。”[6]99米芾也十分欣赏苏轼的“奇趣”,他曾赞苏轼所作的《枯木怪石图》道:“苏轼子瞻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6]81

(二)“尚趣”指导下的书法创作及书论

米芾潜心拟古的学习对其日后的行草书创作形成“古趣”“天趣”有着重要作用。他在《书史》中云:“盖天真自然,不可预想,想字形大小,不为笃论。”[6]58他更以“趣”要求自己,正如其在《海岳名言》中所言:“余尝书‘天庆之观’,‘天’‘之’字皆四笔,‘庆’‘观’字多画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之势也”[7]362。他认为求得“趣”的方法在于学帖而非学碑,“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7]361。米芾可以说是帖学的倡导者,他认为帖中可观察到书家书写时的状态,可以透过笔墨体悟作品的趣味。然而米芾并非对碑完全排斥,如《书史》中所云:“刘原父收周鼎篆一器,百字,刻迹焕然,所谓金石刻文,与孔氏上古书相表里,字法有鸟迹自然之状。宗室仲忽、李公麟收购亦多。余皆尝赏阅,如楚钟刻字,则端逸远高;秦篆咸可冠方今法书之首。秦汉石刻,涂壁都市,前人已详。”[6]23

(三)“尚趣”指导下的文学创作及文论

米芾诗文的题材大抵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志趣。《全宋诗》共收入了米芾246首诗,按内容题材大致可分为山水行吟、自述咏怀、交游赠答、谈书论画、咏物参禅几类。米芾视作诗如作画,理趣盎然。其在《海岳名言》中云:“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7]360米芾亦重视独创性,蔡肇评其诗文“议论断以己意。其辞发扬踔厉,世儒所不能屈,为文务崖绝魁垒,要必己出为工”[8]。米芾《蜀素帖》(图2)中的诗句,如“青松劲挺姿,凌霄耻屈盘”(《拟古》其一),“龟鹤年寿齐,羽介所托殊。种种是灵物,相得忘形躯。鹤有冲霄心,龟厌曳尾居 ”(《拟古》其二)等,字句间无疑不透露出他融“趣”于笔端,借文字为载体,传达文学作品中的奇趣。苏轼也十分欣赏米芾的诗文,在致米芾的信札中赞道:“示及数诗,皆超然奇逸,笔迹称是,置之怀袖,不能释手。”[9]

结语

米芾流传于世的文艺理论及诗书画作品都是展示其文艺思想的宝贵文史资料。米芾对“趣”审美范畴的崇尚反映了他认为诗书画艺术相通的综合性思维。因此,可以说探究米芾诗书画“趣”审美范畴的共通性是建构米芾文艺思想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步。

猜你喜欢
旨趣诗书画文艺理论
论近代中国的两种法家诠释路径及其旨趣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古今名剧合选》编选旨趣探微
中华戏曲(2019年1期)2019-02-06 06:51:22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艺术评论(2019年6期)2019-01-30 09:00:58
诗书画苑
晚晴(2018年6期)2018-11-23 00:28:16
法律论证的修辞旨趣
法大研究生(2018年2期)2018-09-23 02:19:48
诗书画
中国诗歌(2016年9期)2016-03-06 05:26:52
诗书画
中国诗歌(2016年7期)2016-02-20 09:36:48
诗书画
中国诗歌(2016年4期)2016-02-20 05:33:53
杨联陞的学术转向及论学旨趣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