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丹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俗文化已成为大众所需要的文化。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新潮时尚,喜欢与时俱进。所以,把通俗文化引入课堂,“投其所好”,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享受语文。将流行音乐、影视剧等资源融入课堂,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进入情境中去理解语言文字,去获得情感体验的深化。通俗文化能让学生感受一种氛围,在氛围的带动下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去体验情感的熏陶。
“双减”政策下提质增效的初中语文教学,需要老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及方式,让学生享受语文课堂的生动有趣。“双减”背景下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挑大梁。合理引入通俗文化,构建趣味化和形象化的语文课堂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也满足“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需要。通俗文化走进初中语文课堂,可以让语文课堂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一、借助流行音乐激趣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我喜欢利用流行音乐来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经常会选择一些与课文相配的流行歌曲,通过播放或者哼唱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热情。“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学生们被优美的歌声带入了《阿里山纪行》的课文中,他们想看看阿里山美丽的山水风光,他们更想一睹阿里山美如水姑娘的芳容、壮如山少年的体魄。同样,唱响大街小巷的筷子兄弟的《父亲》,创设出感人的氛围,把学生带入朱自清笔下那令人潸然泪下的《背影》中,文中父亲拳拳爱子的深情,溢满了字里行间。《让爱住我家》也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带到充满浓浓亲情的经典散文《散步》一课中。我喜欢唱歌,我更喜欢收藏与课文相关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可以让语文课有更多新颖别致的导入。
二、综合性学习的专题融入通俗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种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语文教学不能完全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上,还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性活动,不断地接触文化、感知文化、传承文化。
在讲授七年级下册《天下国家》专题的时候,我分组设计“爱国歌曲我来找”的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专题的积极性。以往的专题教学都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机械完成。但是,通俗文化融入综合性学习专题的课堂却别有一番滋味。学生们或通过U盘存歌的方式,或通过幻灯片制作的方式,来展示各自搜寻到的爱国歌曲。有的小组采用合唱的方式来调动课堂氛围,有的小组通过欣赏优美的歌词的方式来感悟爱国情怀……他们跃跃欲试,互相比拼,整个专题的讲解打破了以往课堂常有的枯燥乏味。这一节课是歌声飞扬,欢乐无限的。师生共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爱国情怀的同时,还一起鉴赏歌词内容,畅所欲言。《少年中国说》的小组合唱,学生结合歌曲配上图或视频,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就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都在本专题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毫无疑问,在综合性学习中恰当地运用音乐手段,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专题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在愉悦氛围中学到知识,感受情怀。
三、影视文化可形象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时,生活在如今和平年代的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并不熟悉,如果我们花大量时间去介绍抗美援朝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等内容,学生难免会觉得乏味。《谁是最可爱的人》本身是一篇经典感人的文章,按部就班地从内容和主题上去分析战士的精神品质,这样的课堂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于是,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热播电影《长津湖》精彩片段,当学生看到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吃着土豆时,看着战士一个个被冻成冰雕却岿然不动时……他们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这样的视频播放让学生很有代入感地去理解了志愿军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学生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四、“以唱代写”,观影视剧写观后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实践性活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唱代写”,观影视剧写观后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流行歌曲《五十年以后》,海来阿木这一首歌唱响大江南北,它讲述的是从刚开始的恋情,直到五十年以后白头偕老的深情。在关于“珍惜真情”的写作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把《五十年以后》的歌词改编成学生版,让学生结合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改编歌词,并写到作文中:我希望五十年以后,我们还能相聚一起,和你坐在教室里感受昔日的美好,一起听上课铃声,一起谈天说地,再聊聊从前日子……这样的改编歌词,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文采,但是因为有学生的真情实感,所以能够打动人心。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写作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学生们照着自己改编的版本饶有兴味地唱了一遍又一遍,整节作文课创意不断,精彩纷呈。这就是别样的语文课堂,它很好地演绎了“以唱代写”,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为学生的写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后来的写作课上,出现了各种改编的《听妈妈的话》《稻香》《少年》……
以往的作文课,大多是“学生犯愁,老师烦恼”的状态。学生苦于无从下笔,老师苦于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老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而影视资源的引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视剧并写观后感,还可以引导学生就影片中某个人物或情节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认为,影片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要比传统书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选取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结合相关的写作主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例如,写家国情怀的文章,可以选取爱国题材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战狼》等给学生观看,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写家国情怀的作文。
观看影片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收获更多知识。我曾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金刚川》,看完后先让学生用高度概括的文字来评价电影。学生是这么评价的:“这部电影台词不多,人物性格却很鲜明,他们伟大而坚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歌,影响着数代中国人。”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去分析电影里面的人物,学生的分析如下:“电影中人物细节的描写十分到位。老关,一个看似纪律散漫的老兵,身上却有着一股韧劲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豁达;张飞,从最开始的胆小唯诺再到后来的英勇抗敌,他以血肉相搏换来战争的胜利,我敬佩他!”这样的评价内容和人物,如果是以往照本宣科的作文课,学生心里也许会有感动,却很难将自己的所感所悟表达出来。但是通过观看电影片段,直观的画面、人物的表情动作、人物所说的话能强烈撞击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水到渠成地表达出来。观影写影评的方式,毫无疑问,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通俗文化的引入,可以使“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这样的语文教学聚焦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传承文化的能力,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