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拼音和识字教学策略

2023-09-04 06:52:07赵帆
关键词:读音节记忆法识字

赵帆

要说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识字教学,那必须从拼音开始。

一、学会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前提

《新课标》中提到,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应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要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有时候孩子们即使按老师的要求做一件事,也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做。因此,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样对学生的发展受益无穷。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就不可能主动参与。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拼音教学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编歌诀” “开火车”“打电话”“猜谜语”“找朋友”等活动进行。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声母bdpq难以区分。我在课堂上总结了四种方法:字形记忆法、数字记忆法、儿歌记忆法、手势记忆法。(看课件讲)

当孩子分不清整体认读音节yi、yu、ye、yue和i、 ü、 ie、 üe时,我会用讲故事和表演的方法来帮助记忆。选一个同学当Y,再选几个同学当韵母i、ü、ie、üe,创设故事:Y很爱帮助朋友,当韵母在一起玩时,它来喊弟弟i回家,它们合起来变成整体认读音节,读音不变。其他的韵母也想变成整体认读音节,Y就热心地帮助它们,读音不变。这样孩子很快记住了那几个整体认读音节,还学会了要帮助他人。在活动中,由抽象到具体,分清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引起并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在兴趣中学习汉字

语文课堂应是乐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乐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需要。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要让汉字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让一个个汉字不再是枯燥的方块字,而是放飞学生想象的天空,这就需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增加趣味性,但并不是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追求乐趣是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识字,认识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一)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汉字

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开展“春天来了”“夏天来了”“运动会”等识字活动。

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通过加偏旁、减偏旁和换偏旁的方法学习新的生字,灵活识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学习“睛”,学生有的说“目”加“青”是“睛”,有的说把“清”三点水变成“目”字旁就是“睛”,这样很快就记住了“睛”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又复习了“清”字。在学习“人、大、太、天”时,要将“人”做为字根,用添加笔画的方法记住“大”“太”“天”。又如“早、秋”,可以引导学生用部件相加的方法来认识字形:“日加十是早,禾加火是秋”等。学习“巴、也”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减部件的方法来记:“爸减去父是巴”“地减去土是也”等。

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二)故事联想识字

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抓住字形特点,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编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存在脑海中。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又如:学习“徒”时,可编成“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悲”编成“我非常伤心”;学习“妹”编成“妹妹是个小女孩,她的未来很美好”……通过语言描述及学生的想象,把识字与语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三)图文结合识字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趣浓厚,不仅喜欢收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识字上呢?我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识字。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下自己喜欢的图片,收集起来,夹进旧本子里,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延时课上,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据图识字。

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练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图画,在画下我们指导学生写“两座大山”“三朵白云”“两只小鸟”,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说话写话的能力。

(四)儿歌识字

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国                            琴                            吹

大“口”里, 二“王”下, “欠”在右,

“玉”一块; 一个“今”; 加“口”旁;

大中“国”, 吹起小口“琴”, “吹”起号,

我最愛。             好像小百灵。 多嘹亮。

奇                             理                          叶

上是“大”,       “王”字旁,           一个“十”,

下是“可”;             右加“里”;           左加“口”;

长大创“奇”迹, 爱学习, 春天到,

从小爱科学。 懂道“理”。 “叶”子绿。

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辨字、记字的能力。

(五)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将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识意的效果。又如我在教“春”这个字时,就结合字的形象特点进行启发,说了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今天天气真好,是个春游的好日子,叫上三个小伙伴儿,一起去春游,“三”字加“人”字,下面一个“日”字,就是春天的“春”。引导学生用形象识字既快速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

(六)猜字谜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猜谜的方法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从课本、课堂中识字走向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的材料。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维,挖掘潜能,增强语文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只要我们把握好课标要求,相信学生一定能学得更好。

猜你喜欢
读音节记忆法识字
有关r音节的读音规则
识字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5
识字儿歌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识字谜语
咒语记忆法
超强记忆法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巧学拼音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