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的艺术性

2023-09-04 15:59:34李岩青
关键词:语言艺术营造法治

李岩青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目。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若满怀激情,生動有趣地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使师生双方都沉浸在轻轻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好,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性。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构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真正做到了“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面带微笑,仪表大方,会给课堂定下愉快而和谐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表情是精神的外在体现,精神愉快是教态积极的一面,微笑是精神愉快的外部表现。但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听课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况,教师可眼神示意学生或手势暗示来提示学生注意。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益于养成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构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中要重视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创建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

二、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道德与法治教学富有教育性和科学性,教师要善于用艺术化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之深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情绪和教态艺术与调动学生兴趣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也是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作用。优美、流畅、动听的语言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堂课处于张驰有序、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良性状态。这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应表现为:声音洪亮、抑场顿挫、语速适中、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艺术,灵活多变地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必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反思教学得失,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教学实际,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营造法治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58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新闻传播(2018年21期)2019-01-31 02:42:14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学生天地(2018年31期)2018-11-08 00:52:24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