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陈淑清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了教育界改革关注的焦点。虽然《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古诗词教学目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偏重古诗词的背诵翻译、过于剖析诗句的意义、教学过程模式化等现象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提不起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只停留在背诵翻译上,认为学好古诗词只要考试填写时不写错别字就好了,严重阻碍了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涵养人文精神,继承传统文化。本文选取小学语文教师第二学段的古诗词教学作为研究内容,针对小学第二学段的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期改善古诗词教学现状,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第二学段 古诗词教学 问题 对策
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古诗词中所体现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塑造。小学古诗词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创新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着重大的意义。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古诗词篇目大幅度增加,整个小学6个年级共选有古诗词112首,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小学语文教师应做一个负责任的文化传播者,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古诗词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新形势下国家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逐步有序全方位地加强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具体地可以体现到教材的编写层面,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古代诗歌的篇幅;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小学第二学段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都要更深一层,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关注与研究,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一.小学语文教师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古诗词教学目标的制定偏重背诵翻译
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然而还是有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背诵翻译上,无论哪个阶段都认为背诵古诗才是最终目标,严重脱离了《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提出的要求,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也有待加强。语文试卷的古诗词比重并不大,一般只有五分,填空居多,考察的也是学生的识记能力。导致学生往往能够熟练地背诵、正确地默写下来古诗,却不能够很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诗词的意境。这样其实大大降低了古诗的教学效率。
(二)古诗词教学内容的讲解偏重知识积累
在古诗词课堂上,教师更注重古诗词的基础知识讲授,逐字逐句地讲解。一課时的古诗词教学时间本就极为有限,更有的教师一节课讲解好几首古诗,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理解成为了首要任务,背诵成为了最终目的。意蕴悠远,富有美感的古诗词大餐无疑被弄成了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学生如坐云雾,留给他们的只是书上密集的知识点和背诵。然而,学生是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硬塞进他们的头脑,他们的想象力,语言的感知力都被禁锢了,这样的教学内容无疑是枯燥无味的。
(三)古诗词教学过程的实施趣味性淡
好诗词是学生“悟”出来的,但很多教师都坚持把古诗词所传达的意义讲清楚,把自己的解读和感悟直接告诉学生,然后就让学生记忆这些“标准答案”和背诵诗句,以应付考试。整个教学过程缺少学生的自悟,教师操控了整个教学,学生只能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思维,课堂气氛沉闷。
(四)古诗词教学方法的使用单一
在古诗词课堂上,教师常常选用讲授法,整堂课下来,基本都是教师从头讲到尾,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的时间几乎没有。相比于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孩子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思考。教师应该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古诗词的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古诗词教学评价标准应试化
教师会采取考试、默写、背诵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情况,教师过于追求成绩的好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用分数评价学生古诗词的掌握的程度,评价手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发展。另外,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是教师心里需要的“正确答案”,教师就会皱着眉说:“不对,坐下,谁会?”评价语言生硬、直白。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是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会造成学生们害怕学古诗,机械地死记硬背古诗等种种不良现象。
二.小学语文教师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学目标把握略偏颇
由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的偏颇,导致了制定教学目标时定位重背诵翻译,轻情感感悟。目前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专注于实现认知目标,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翻译背诵古诗上,忽视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的感悟,把生动丰富的古诗词教学变成了单纯强调背诵翻译的课。
教学目标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决定着课堂质量的高低,然而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很好地考虑第二学段学生的学情,目标制定模糊空泛,针对性和导向性不强,在备课时缺少独立思考和钻研文本,直接照搬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标,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教好古诗词,教师首先应该全面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设计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古诗词自身特点所致
古诗词言简意丰,比现代文更加浓缩、味道更加浓郁。但由于其形式特别,与现代语言相差甚远,教师们把讲透古诗词里面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重点。不仅破坏了古诗词的美感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出现“咏史怀古”“边塞征战”题材的古诗词,这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他们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对古诗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很难明白和体会,教师如果把学生当成接受的容器醍醐灌之,不顾学生的情感体验,急功近利“推着”学生达到速成的想法是导致学生对古诗教学内容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
(三)古诗教学环节模式化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似乎习惯了“模式化”的教学,即解诗题、知作者、明背景、讲诗意、背诵古诗。一套古诗词的教学理论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古诗词。统编版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古诗词,但由于学生对古诗词的教学环节“了如指掌”,自然对古诗词的学习毫无新鲜感,每首古诗如过眼云烟,他们无法从古诗词学习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每个环节主要也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干巴巴的讲授只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久而久之导致了第二学段的学生相比于第一学段的学生学习古诗时的兴趣削弱。
(四)教师古诗词功底欠缺
要想教好古诗词,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古诗詞功底。然而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深,对古诗词解读的能力不强,挖掘不出古诗词背后蕴涵的细节,在教古诗词的时候翻来覆去按照同一种方法讲,学生是不可能做到“学不倦”的。
目前,一些年轻的师资力量加入小学,她们是充满动力的但却缺少经验,年轻的新教师在备课时会过度依赖教学参考书、网络上的教学设计,缺少自己的思考,再加上常常会将过多的时间关注自己受不受学生的喜爱,怎么才能准备一节好的公开课等等,在教学上的焦虑、紧张已经让她们手忙脚乱了,更别说静下心来研究古诗词。只凭借着大学的知识来应付古诗词教学是绝对不够的。
还有一部分教师,她们在讲古诗词时往往会按照自己多年的模式教学,尽管统编版教科书中有新的古诗词出现,她们也仍会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给自己“充电”的意识,很容易成为“陈年老水”。
(五)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
小学古诗词教学评价标准应试化的主要原因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仍以背诵、默写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古诗词效果的标准,使素质教育趋于“表面化”。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评价是师生思维情感联系的重要桥梁,课标强调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关注学习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第二学段的学生,教师、家长的评价会让他们很容易爱上一门学科或者产生厌烦情绪,他们会通过这些评价来发现自己的能力。然而,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古诗词翻译、背诵情况,却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感悟和理解。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很难让学生们爱上古诗词。
三.小学语文教师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对策
(一)重视备课,符合第二学段的特点
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情将课标中的要求贯彻执行到具体教学实践中,将诵读、情感、背诵理解三个方面合理安排时间分配,切忌大量时间用在知识目标上而忽视情感目标,在第二学段要重视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与第一学段相比更加突出诵读的作用。语文教育界提倡“文本”细读,对于每一首古诗词,教师首先应该自己解读,而不是去网上搜索教学案例和依赖教参。第二学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理解力也明显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推理诗题与诗句的关系;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风格后,可以推断诗人的创作动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备课时认真解读古诗词,对难以理解的古诗词多创设情境,在制定目标时注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诵读激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诵读是学生整体感悟最好的途径。情感体验是第二学段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循在诵读基础上体验情感的教学目标。统编版教材中的古诗词画面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会产生一种回环往复的感觉,这是古诗词的韵律美。学生在不明确其意思的时候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词,可以从整体感受古诗词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三年级上册的《山行》一诗,全诗语言凝练、描写生动、节奏性强。教师可在教学朗读中指导学生读读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斜”“家”“花”都押“a”韵,齐整的韵脚,所以读起来流畅自然,也奠定了这首诗积极向上、怡然自得的基调。首联可读得缓慢拖长,感受山路的蜿蜒绵长、山势的高而陡峭;颔联的“有人家”可感受到深山中充满生气,云雾缭绕,仿佛仙境,而不是一片沉寂,可以读出惊喜、轻快的感觉;颈联中的“晚”字无比巧妙,点明了时间也解释了作者停留的原因,指导学生读出作者对秋日枫林的喜爱以及不舍离去的情感;尾联是全诗的中心句,作者赞赏枫叶的坚毅顽强,因此可读得由重到缓,读出作者对上了枫叶的喜爱之情。通在读中,学生可以整体鉴赏古诗,充分地体会诗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设身处地入情入境,从而与作者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内容也会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优化方法,打破模式化古诗教学
古诗词的教学环节不应该走于固定的形式,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形成积极的教学互动模式,打破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
第二学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古诗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课上,教师不要直接对古诗词的意义作解释,将自己的见解或参考书的答案强塞给学生,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古诗词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古诗词课堂充满活力。例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时教师可借助音乐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歌手情感的特点,让学生们代入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毅的性格,带着深沉的离情别绪,送别时的孤寂心情配乐唱这首诗。学生在唱中可以深深沉浸在送别的情境中。诗词和现代音乐的结合刷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古诗背诵下来了,而且借助音乐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鉴赏。
(四)提升素养,积淀自身古诗词底蕴
在《清平乐村居》一堂课中,窦桂梅老师自己和学生共说出30多首古诗词,足以见得她的诗词功底,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们的诗词积累。古诗词的积累并不是一旦一夕可以速成的,它需要教师在平时就要重视古诗词的阅读、思考、沉淀。只有孜孜不倦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教师而言,读书是提升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其次,一首古诗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知人论世、历史文化、美学思想,几乎包罗万象,教师应提高古诗词的审美素养,才能更合理地处理古诗词教学内容,不破坏其整体美感,根据古诗词特点选择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古诗词审美素养以及诗词理论,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新教育观念,多读古诗词审美、教学研究、诗词理论等方面的书籍,多看优秀教学案例,总结经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之妙。
(五)转变观念,丰富古诗词评价方式
1.重视课堂评价,丰富评价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潜力。第二学段的学生在自我的评价上,可以不完全依赖他人,独立地对自己进行评价。罗杰斯的“有意义的学习”要求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结果,教师要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认识。
2.重视学生发展,丰富评价方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大会”,组织学生将课上学习、课下积累的古诗词进行诵读、可以配上音乐、服装、多媒体、改编故事旁白,几个学生合作表演故事情景等等。如一个学生读《送元二使安西》,两个学生表演元二和王维依依惜别的场景,再配上阳关三叠的伴奏。每周小组进行一次展示和评比,民主评选出最优秀的诵读和最精心的表演奖励一本《诗词大全》。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传统文化的渗透、感受古诗词音乐美、画面美、在多方面的评价中爱上古诗词。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采用古诗词成长记录袋来评价学生不同阶段古诗词学习的情况,以发展的目光评价学生,鼓励学生们在平时说古诗、写作时用古诗,甚至可以自己创作一些简短的古诗。此外,除了古诗词诵读大会,还可以开展古诗词积累大会,古诗词赏析大会、古诗词猜谜等等。
参考文献
[1]刘洁.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
[2]王瑶.小学中年级古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李艳萍.小学古诗词教学应凸显学段特点[J].文教资料,2019(08):53-54+78.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通讯作者:陈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