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关 总 署6 月7 日 发 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 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77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5月单月进出口3.45万亿元,增长0.5%,月度进出口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为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陆续出台的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外需走弱带来的挑战,有效捕捉市场机遇,推动我国外贸持续保持正增长。具体来看,前5个月,出口9.62万亿元,同比增长8.1%;进口7.15万亿元,增长0.5%;5月当月,出口1.95万亿元,下降0.8%;进口1.5万亿元,增长2.3%。(摘自新华社)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88万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9%。而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创下近年来新高,达到10.06万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7%。此外,还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5000亿元。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债务率不高。“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我们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该负责人说,整体来看,我国财政状况健康、安全,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足够空间。(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5月29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要求不折不扣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国资委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要继续发挥统筹推进和督促指导作用,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完善审计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的制度体系,推动审计整改动真碰硬、确保落实到位。要强化出资人监督,切实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聚焦实体经济发展、聚焦推动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权力规范运行,揭示风险隐患,整治顽瘴痼疾,推进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摘自证券时报网)
世界银行6月6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较1月预测上调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2年的3.1%;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较1月预测上调1.3个百分点。报告说,在俄乌冲突持续、货币政策继续收紧以抑制高通胀的情况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显著低于去年。2024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2.4%,较1月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主要经济体增速也被广泛下调。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预计今年增长1.1%,明年放缓至0.8%;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速放缓至0.4%,明年增长1.3%;日本今年经济增长0.8%,明年增速为0.7%。报告指出,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货币政策大幅收紧等因素影响下,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美国利率快速走高对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造成重大挑战,出现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升高。(摘自新华社)
第七届中国民营企业合作大会5月26日至27日在武汉召开,全国1700余名民营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参会,以“团结奋进新征程共享合作新未来”为主题,共商合作发展新路径,聚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大会举办了“同城共兴、武汉有约”推介会、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推进会、计量服务中小企业研讨会、企业家创业创新分享交流会等活动,签约合作项目103个,总金额1080.98亿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及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摘自人民日报)
5月28日在贵阳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落下帷幕。本届数博会围绕东数西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热点议题举办论坛,吸引了328家企业线下参展,共发布国际国内领先科技成果20项,促成项目签约71个,投资金额613亿元。本届数博会以“数实相容算启未来”为年度主题,围绕“一会、一展、一发布、一大赛、一商贸洽谈”,共举办了220余场活动,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900余项,吸引了超过18万人次参会观展,参会观展人数创历届数博会新高。为促进国际交流,本届数博邀请了50个国家和地区的338名外宾参会,还首次设置了海外联展主题展区、国际友城展区,微软、松下存储等83家国际知名企业参展。(摘自新华社)
5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前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其中,两批延续优化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3083亿元,其他政策如增值税留抵退税等1606亿元,有力减轻了各类经营主体负担,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分经济类型看,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3393亿元,占比超七成,受益最大。在民营经济各行业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最高达48%,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29亿元。在民营经济各类主体中,小微企业优惠力度最大,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958亿元,占比57.7%。(摘自人民日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6月6日消息,2023年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8.3%,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连续8个月低于50%,创出自2020年6月以来的新低。分区域看,亚洲制造业PMI仍在50%以上;非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微幅上升,指数位于50%临界点附近;欧洲制造业PMI和美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小幅下降,且均继续运行在50%以下。指数持续在50%以下,并创出阶段新低,意味着全球经济波动下行趋势没有改变。从各个区域走势看,欧美主要国家的制造业走势趋弱,导致全球制造业呈现波动下行趋势,亚洲和非洲主要国家制造业走势相对稳定成为当前稳定制造业运行的主要力量。(摘自中国网)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的全面生效充分体现了15方支持开放、自由、公平、包容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行动,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提升东亚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助力地区和全球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中方将持续推进高质量实施RCEP,为各地方、各行业和广大企业深入实施和用好协定提供指导和服务,推动协定红利持续释放,充分发挥RCEP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摘自证券时报网)
德国联邦统计局5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今年一季度GDP终值环比下降0.3%,低于初值录得的0%。这已是德国连续第二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出现环比萎缩,意味着该国经济陷入了“技术性衰退”。德国联邦统计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家庭不愿消费的现象在多个领域都很明显。家庭在食品、饮料、服装、鞋子和家具上的支出较上一季度都出现了下降,随着激励措施的减少,他们在购买电动汽车方面的花销也减少了。”在其他领域,政府支出也出现大幅下降,不过投资有所增加——在反常的暖冬天气下,建筑业的投资出现回暖。对于德国朔尔茨政府而言,这一最新的GDP数据表现无疑是一个重大挫折,尽管德国逃过了俄乌冲突后能源危机的最恶劣情况,但还是难以躲过经济衰退。(摘自财联社)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5月24日晚宣布,由于美国党派之争阻碍国会两党就解决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协议,该机构已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惠誉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国会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采取边缘政策,而美国政府未能有效应对中期财政挑战,导致预算赤字上升、债务负担不断加重,这些都预示着美国信誉面临下行风险。惠誉表示,该机构仍然认为两党最终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但不能及时达成一致的风险正在增加。不能在截止日期前就债务上限达成协议将是一个负面信号,表明美国的整体治理和及时履行债务意愿不太可能与“AAA”评级相符。据美国媒体报道,惠誉的警告意味着美国当前的“AAA”主权信用评级面临下调风险。(摘自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