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瑶,葛嘉雯,戴永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当前,我国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大环境鼓励通过创新创业提高国家竞争力,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使得商科高校的创业教育迎来了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商科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缺乏系统化的创业思维培养、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培养需求、学生创新思维和行动力不足等,从而导致人才供求不对等、理论与实践缺乏结合、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不适应市场,等等。因而,当前商科高校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思维的培养亟须探讨与调整。
传统商科高校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理念主要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多为理论讲解,各种商科课程交错学习,以便适应市场不同领域的理论需求,学生仅仅接触商科基础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了解管理学相关方法,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实践适应性,更偏向于听从指导老师讲解而非自我思考掘新,思维创新能力不足。
近几年商科高校响应“双创”号召,在课程培养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培养方向,但由于缺乏对创新创业的系统认识,在培养设计中往往囫囵吞枣、照搬照抄,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或是只进行相关课程的概念介绍,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支撑,创业思维的教育教学呈现零散特征。此外,尽管一些高校设有创新创业基地或合作平台,但学生参与度不高,或者参与中缺乏相关指导,使得一些创业项目流于形式,对于学生创业思维的系统形成帮助甚微。
商科高校培养中,不少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讲解内容多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脱节,而且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气氛死板,学生参与度不高。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学,重申报授权、轻落地转化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授课教师自身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并不深刻,难以胜任教育任务,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智能经济时代,企业需要的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具备风险意识、批判性思维的多元型人才,而现有师资力量及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出上述企业亟须的人才。
传统高校教育结果更看重对书面成绩的评定,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取得好的书面成绩。多年应试教育造成的习惯性思维,使得对创新的认知单一,盲目跟从指导教师的科研思路,创业动力缺乏,对学习知识的态度偏向功利性,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认识不够,在实践中操之过急,希望一蹴而就。由此导致一时激情产生创业想法,又由于缺乏系统框架及充分准备而中途放弃的情况屡屡发生。停留于书面计划,不断进行计划书的创新而不采取实际行动,不去验证理论也是当前创业教育面临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商科学生更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斯所言,“学校本应是赏识和培养创造性才能的场所,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一些教育机构过分注重学业上的表现,尤其是过分注重考试成绩,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才能难以完全发挥出来。[1]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商科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创新思维。由于市场需求与商科高校培养结构之间存在偏差,因而培养结构的整合成为了关键。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商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创业作为一项系统性活动,需要整合多方面知识将其融会贯通,因此在培养结构设计中,形成系统整合性至关重要。在当前创新创业政策下,高校除了需要提供相关环境与资源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创业心智相关内容的培养,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在双创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做到宏观、中观、微观相协调;融合性、专业性、主体性相结合;内生性、外引性、综合性相融通;多元性、过程性、增值性相兼顾;创新性、高阶性、挑战性相统筹。[2]上述课程设计体系符合整合设计原理,有利于培养出多元视角的创新人才。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与内在要求。当前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瞬息万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性思维,对多学科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以做到更好的融合,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调整和弹性应对。因而商科高校应该夯实创新创业的基础教育,在发展学生多学科融合能力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以便在未来创业活动中有更好的知识能力储备。
目前的双创课程设计,实践部分明显低于理论部分,相关指导教师自身创业素质难以担任课程任务的现象较为普遍。课程设计中书面创新层出不穷,但落地转化率并不乐观。在此现状下,他们既使参与部分创业实践活动也是形式大于内容,无法积累有用的创业实践知识,无法对真正的市场有深刻认知。麦可思《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 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1.6%,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3.4%。三年内跟踪调查数据显示,依然坚持创业的学生不多,这表明真正将创业想法由“念头”变为体系化的“计划”,再将“计划”付诸实践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在教学中,高校应当考虑加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解决企业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及平台,让他们在真情实景中运用知识和积累经验。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丰富实践形式,引入校外优秀创业师资进行设计,形成学生的基础创业网络,“理论+实践”双管齐下,“课程+实验”齐头并进,培养市场中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在创业教育中要融入道德精神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健全自身的人格,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是开展创业的基础,决定了其以后的道路及方向。[3]商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以经济、金融、管理等为主,容易培养学生的利益思维,诱发学生的利己主义。然而创业活动的利益并非短期可视的,创业初期的成本管理及过程中的资本管理对于创业结果均有较大影响,只关注利益的想法不适用于创业环境。因此,在商科高校创业培养方向上,应当融入责任教育,使学生明确选择创业是一份责任而非短期利益驱使。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契约精神及坚持的精神,使学生了解市场情况复杂,创业成功者的占比极少,创业并非一时兴起,创业项目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当前全球发展趋势分析来看,国际化是主流发展方向。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资源逐步向互融、共通方向发展,教育已走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这当中,创新创业教育也正强化着世界资源之间的流通与交流。[4]在此趋势下,国际国内相互影响不断增强,国际联系日趋紧密,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业人才尤为重要。培养国际化商业人才,即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化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例如,南洋理工大学在初创阶段,就明确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打通学术资源优势下的国际化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国际化、创业型、高水平的学术组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同时形成同步转型的国际化创业文化系统。[5]这种国际化培养模式有利于利用整合资源,在内外融合的大环境下形成学生的国际化、全球化创新视野,以更宏观的思想认识当今全球创业市场的发展方向。
商科高校培养创业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契约与坚持精神、全球化国际化视野等,因此,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调整改善。结合理论分析及现实需求,进行基于实际情况的建设,主要可以从整合培养架构、师资团队建设、课程体系改进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学校作为培养创业人才的大环境,应当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创业实践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等。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整合校内外资源
学生作为高校创业培养的主体,在资源获取上有一定局限性,而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源及关系网对创业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商科高校创业培养应当考虑把有兴趣创业的人组织到一起,依托丰富的校内外资源,举办各种各样的创业演讲、创业实践活动,构建多元化创业社交网络等。
2.提供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相关实践活动
积极创造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真实性较高的创业实践活动,组织企业管理实习、学生跟随教师参与项目课题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创新创业类项目,在实践中使其更深刻了解创业项目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可以配置指导老师和创业相关的社会人士给予建议指导,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在高校学生创业思维培养中,教师是直接接触学生的,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概念框架,接受学生反馈,解决部分思维问题的主体力量,因此,师资团队的建设改进在商科高校的创业思维培养中举足轻重。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创业思维培养中,学校应考虑构建“专业知识师资+实习指导师资+赛事活动师资”的三师型队伍,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编写具有本校独特性的教材体系,在教学中运用理论传授、实践操作、网络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真正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业思维的提升。
2.提升在校教师相关技能,引进校外优秀创业人才
目前,商科高校授课教师多为硕士、博士直接应聘而来,其中因为评职称、评优的压力,很多教师虽然申报和授权了多项国家专利,但最后能够进行转化的专利凤毛麟角,导致越来越多的“专利型”教师出现。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相关技能培训及资源供应,以提高目前在职教师的创业思维能力,以便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在推进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上发力,重视创业教育研究,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6]以及利用学校关系网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定期邀请有成就的创业者以及新兴企业创业者进行主题演讲,让同学们能更好地吸收创业实践经验。
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学生知识框架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在培养建设过程中形成课程之间的贯通运用,并且利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当前课程效果进行反馈,以便之后及时调整。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
商科高校授课课程设置大多与经济、管理相关,涉及内容广泛,但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在调整中应当构建课程整合系统观念,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应用,打破现有的学科壁垒,使学生知识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联合框架,打好创业理论知识需要的基础。同时,加入创新思维开发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挖掘学生个人创新特质,根据个人特殊性做到“因材施教”。
2.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推动创业项目落地转化
目前,商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已经纳入学科体系之中,同其他学科一样,最终的考核标准多以书面成绩为准。高校虽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及专利申报,但其过程漫长,又难以实现落地转化,影响到学生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因而,在商科高校设计创业思维培养中,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对书面成绩的评定比例,加大对学生创业实践及平台参与的考察。同时在学生创业项目成形初期,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及更深刻的指导,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项目转化落地,从而提高其创业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以此激励后来者对创业项目落实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