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例谈

2023-09-03 04:27:32李巍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说教学策略

李巍

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必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高质量的阅读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思维能力、形成优质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在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需要依据文体特征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来聚焦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以下是笔者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得到方家指教。

一、对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的科学性思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策略。童第周先生说:“科学尊重事实而又服从真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必然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而又遵循教学理论的策略。王荣生教授认为:“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依据文体特性选择教学策略。”可见,学生学情和文体特征是我们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语文思维培育专家、山西师范大学卫灿金教授认为,语文思维的培育要和语言训练、知识教育、生活实践、学生发展规律相结合。他的这一理论是我们设计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理论依据。

因而,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应当是从小说文本特征以及学生学情等教学实际出发,遵循阅读教学、语文思维培育等相关理论的教学策略。

二、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科学策略例说

(一)依据小说故事性的特点,选用故事表演的教学策略

虽然小说不等同于故事,但小说一定具有故事性。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小说的故事性,采取故事表演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一篇小说的故事性体现在一条潜藏的逻辑线将各自发散而又相互结合的故事串联起来。故事表演是表演者按照逻辑线对小说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演绎的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在故事表演的角色扮演中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想象、观察、判断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笔者依据契诃夫《一个文官之死》一文中的三次对话,采取故事表演的教学策略创设语言活动实践情境,让学生扮演庶务官和将军,在对话表演中体悟人物心理、形象和情绪的变化。表演之前,学生在小说内容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小说语言,分析理解庶务官、将军的性格,揣摩和想象他们的言行举止;表演之时,学生设身处地思考:该用什么的表情、语言、动作演绎出自己所感知、理解的庶务官和将军?故事表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小说阅读和故事演绎中不断修正对庶务官和将军的认识和理解,想象、观察、判断、理解等思维能力得到打磨,准确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有了提升。

(二)依据小说创作与欣赏形象性特点,活用图文转换的教学策略

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作家用语言创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生动的情节、典型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等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再现生活、表现审美意识;在小说阅读鉴赏过程中,读者感知、理解语言,在想象中创造性地建构出鲜活的画面或者典型形象,从而感知作者所反映的生活现象,体验、理解作者在形象中寄寓的情感、思想。由此可知,“形象性”既是小说表现形态的基本特征,更是读者阅读鉴赏小说的思维特性。这种特点,恰巧是设计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在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小说“形象性”的特征,抓住小说中的典型形象,巧妙采用图片与文字相互转换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祝福》这篇文章时,笔者利用文本中祥林嫂的插画创设图文转换的学习情境,要求学生以“插画鉴赏师”的身份开展祥林嫂插画鉴赏讲座活动。在这样的图文转换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笔者在教学《阿Q正传》时,巧妙利用“Q”这个字母的形象特点,采用图文转换的教学策略,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鲁迅的《阿Q正传》,大家看看这个‘Q,如果说它是小说主人公头部的画像,那么,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依据小说内容添加人物面部特征……”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策略引导下,阅读文字,理解阿Q的形象特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勾画人物面部特征,在描绘人物面部特征的过程中,原文的形象和学生自己头脑中最初建构的形象不断冲突和融合,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依据小说多义性特点,善用读写互动的教学策略

小说中有很多创作空白,或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表达,或是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或是含蓄省略、逆向转折、戛然而止的情节安排。这些创作空白,不仅留下了艺术想象空间,而且造成理解的多义性。在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依据这种多义性特点,采取读写互动策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指导学生思维发散,促使学生与作者、阅读与写作的思维相互融合,形成创造性发现,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例如,对《祝福》中鲁四老爷“可恶!然而……”的语言补写,对莫泊桑《归来》结尾的续写,对斯蒂芬·茨威格的《家庭女教师》转换叙述视角的改写,对《等待散场》等小小说的仿写,对《项链》伏笔的鉴赏评写等。在这些读写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学生由文本空白打开思维空间,感受作者在创作中的匠心独运,深度解读作品,对人物命运感同身受,形成独特认识与合理评价,在想象式情境中写作,发散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促进思维发展。

(四)依據小说各要素的关联性特点,巧用关系分析的教学策略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一篇完整的小说是由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相互关联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无法隔离的密切联系。人物与情节相互作用,既展现人物性格,又能生成和发展情节。环境映衬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又对情节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辅助作用。在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小说各要素的关联性特点,巧用关系分析策略,引导学生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领会和理解作者的匠心,获得阅读鉴赏的审美体验,锻炼思维能力和提升思维品质。

小说的特点还有很多,相应的,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也同样不胜枚举,比如:依据小说母题的传承性特点,采取文本互涉教学策略;依据小说叙述多视角的特点,采取视角转换教学策略;依据小说主题的相似性特点,采取专题阅读教学策略。笔者在此不再一一例说。总而言之,在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阅读教学策略设计过程中,只要我们遵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和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思辨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情境,就可以科学地选择教学策略,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说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培养思维能力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